走进不科学 第一百八十章 我家室友来自一千年前(6.6K)

>

公元1101年。</p>

元符四年七月初三。</p>

是日寅时。</p>

古代的寅时,便是后世的凌晨三点钟左右。</p>

一般来说。</p>

哪怕是大宋这种没有宵禁的朝代,到了寅时各家也早就熄灯打烊,各回各家了。</p>

除了极少数的醉汉与打更人,路面上基本听不到啥声响。。</p>

但今天的汴京却是是个特例。</p>

不但不似往常一般安静,反倒是喧闹至极,空气中充满着一股凝重与肃杀。</p>

早在数个时辰前。</p>

便有大量成建制的官兵从城外涌入, 把守住了城中的所有要道出口,任何人不准擅自出入。</p>

同时,他们还对朱雀门附近的住户进行了严格搜查,收缴了大量民间自有的刀枪武器。</p>

禁军步卒如此大张旗鼓的进行戒严,并不是因为皇宫中又发生了变故,而是因为......</p>

今天是小赵登基的日子。</p>

.......</p>

开封府衙外。</p>

新任的府尹谢文瓘此时正站在府衙入口处,执袖端立,面色肃然的望着皇宫的方向。</p>

三年前。</p>

在职十年的原任府尹吕大防因病去世。</p>

哲宗和后续的徽宗皇帝都选择了空置府尹一职,并没有正式任命全新的府尹。</p>

当然了。</p>

这里的‘正式任命’实际上也只是“权知”, 而非其他官位的“知”。</p>

因为开封府尹的位置非常特殊:</p>

这是一个专门为可能继位的宗室、皇子设立的锻炼岗位。</p>

北宋历史上,真正能‘知开封府’的只有四個人:</p>

太宗赵光义、秦王赵廷美、许王赵元僖、真宗赵元侃。</p>

这几人都曾是皇位继承人,只不过赵廷美离奇身死、赵元僖则病死于任上。</p>

因此对于官员们来说,开封府尹至多便是“权知”。</p>

吕大防病逝后,开封府尹的空缺一直持续到了今年三月份。</p>

当时谢文瓘才被监国的小赵从大名府调回,以给事中权发遣开封府,并且审理了申王“强抢民女”一案。</p>

谢文瓘是公元1021年生人,年龄只比老苏小一岁,妥妥的活化石级元老。</p>

作为一位曾因质疑过变法、给吕公著写过信而被外放过的元祐党人。</p>

谢文瓘怎么也想不到,自己这个时日无多的老头子居然还能在人生末了见证过一次政变,并且再度被新皇复用。</p>

“简王啊......”</p>

黑夜中,看着面前一排排的火把, 谢文瓘不由幽幽叹了口气。</p>

恐怕所有人在此之前都不会想到。</p>

短短一年之内, 哲宗与向太后竟然先后薨殂, 京中局势骤变。</p>

刚即位的端王屁股还没坐热,便被人从皇位上拉了下来, 换上了一位更年轻的新帝王。</p>

端王昏庸轻佻, 这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事实。</p>

简王虽然品行上公认要比赵佶优秀许多,但谁又能保证他在即位之后,必然就是一位明君呢?</p>

只能祈祷这位哲宗的亲胞弟不要辜负他的身份,能引导这个内忧外患的帝国继续前进吧......</p>

“明府......明府......”</p>

就在谢文瓘思绪飞扬之际,身边的一道轻呼声忽然将他拉回了现实。</p>

谢文瓘转过头,发现来人乃是手下的一位推官,名叫张邦昌:</p>

“子能,民众招聚的如何了?”</p>

张邦昌乃是去年刚及第的进士,今年不过20岁,按理本因试任符宝郎。</p>

不过因为向太后提前病故、以及小赵政变的原因,他便暂时被安置到了谢文瓘手下。</p>

听到自己上司的问话,张邦昌连忙一拱手,答道:</p>

“回明府,京内大小六百三十九个坊巷已尽数通知得当,再过半个时辰便会由坊正带领,于巷外恭迎圣谕。”</p>

谢文瓘微微颔首,捋着胡须道:</p>

“子能,辛苦你了。”</p>

“忠君之事,不敢妄言辛劳。”</p>

张邦昌又是一拱手,同时藉着火光瞥了眼谢文瓘,试探着问道:</p>

“明府,此番简王殿下登临大宝,社稷有主,去岁的进士是否也会.....”</p>

谢文瓘闻言微微一愣,旋即明白了这位副手想问什么,便道:</p>

“子能,你放心吧,本官估计旬月不到,殿下便会有旨意下达,届时本官.....”</p>

谢文瓘这番话还没说完,远处便疾步走来了一队兵马,面色肃然。</p>

其中领头的是个高大的军汉,此人来到谢文瓘面前后一抱拳,说道:</p>

“末将殿前司都虞侯陈克,见过谢府尹。”</p>

“殿前司?”</p>

谢文瓘对对方的来历有些意外,不过还是下意识的回了个礼,同时问道:</p>

“不知将军深夜出宫来寻本府,可是有何要事需要本府配合?”</p>

王克从身上取出一份圣旨,递给谢文瓘,道:</p>

“谢府尹,此乃宫中手谕,来时殿下特意嘱咐过,谢府尹年事已高,无需跪拜,持阅即可。”</p>

谢文瓘连忙朝皇宫的方向行了个揖礼,随后接过手谕看了起来。</p>

片刻过后。</p>

谢文瓘面色复杂的抬头,看向身边的张邦昌:</p>

“子能,殿下有旨,着你为郊外皇庄宣赞舍人,官秩从七品。”</p>

“负责照顾废帝赵佶起居,无事不得擅离皇庄,即刻启程,不得延误......”</p>

就在谢文瓘接到手谕的同时。</p>

在京中的几处府邸或者官衙之外,也有几位官员收到了与张邦昌一样的任命。</p>

如果视线再拉远一点的话......</p>

距离汴京有不少路程的苏州。</p>

此时也有一对名叫朱冲和朱勔的父子,也在深夜中被以为祸乡里的罪名给抓了起来.......</p>

.........</p>

一个时辰后。</p>

汴京城外另一处戒备森严的庄园里。</p>

小赵端坐在一间密室中,面色肃然,嘴唇微动,像极了后世考试前还在背书的学生。</p>

过了一会儿。</p>

屋外忽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来人乃是小赵的贴身近侍,也就是那位引发了蔡王府狱案的邓铎:</p>

“殿下,苏公与王公子二人求见。”</p>

小赵连忙停下了诵读,沉声道:</p>

“请他们进来吧。”</p>

“是。”</p>

片刻过后。</p>

屋门被人推开,徐云跟在老苏身后走入了屋内。</p>

此时的小赵还没正式即位,因此老苏和徐云也只是微微的躬了躬身:</p>

“殿下,眼下离吉时只有一个时辰不到了,还请您做好准备。”</p>

小赵轻轻点了点头,又看向徐云,道:</p>

“王公子,飞机调试的如何了?”</p>

徐云看出了这位准帝王的紧张,毕竟初登大宝嘛,便道:</p>

“殿下尽管放心,今日无风无云,晴空万里,准保不会出现任何问题!”</p>

其实吧。</p>

按照正常帝王的登基流程,皇帝是不需要跑到宫外这么远的地方的。</p>

他们只需要先祭拜过太庙和社稷,然后从东华门入宫。</p>

待敲响第一通鼓后,沿着东西大街接受百官跪拜,一路前往太殿即可。</p>

所谓‘见万民而登大宝’的说法,只是一种客套话而已。</p>

在整个登基大典中。</p>

普通民众是压根见不到皇帝的,只能听到各种乐器锣鼓以及鞭炮声罢了。</p>

不过这次小赵要搞的可是一个大新闻:</p>

届时他搭乘飞机,环绕汴京城一周,受万民觐见。</p>

同时通过扩音器宣读诏书,以自天而降的形式登上皇位。</p>

可以这样说。</p>

包含了第一位皇帝嬴政...或者说更早之前的所有君王在内。</p>

小赵这样的登基方式,都堪称是古往今来头一遭!</p>

这注定是个会被记录在史书中的时刻,并且一定会给后世留下无尽的疑问。</p>

同时按照徐云的布置,这次两架制作好的波2都会起飞。</p>

不过前后有个时间差:</p>

首先起飞的是由徐云驾驶小赵搭乘的‘万户号’。</p>

他们的目的就是绕城一周、从东华门落地,完成宫内的即位流程。</p>

待‘万户号’降落后。</p>

老苏和王禀乘坐的‘永不空军号’才会起飞。</p>

老苏他们会继续绕城一周,让部分错过头一次环城表演的民众再次见证‘奇迹’,加深印象。</p>

总而言之。</p>

到了如今这一步,剩下也就一个等字了。</p>

“小王。”</p>

离开屋子后,老苏略显奇怪的看了眼徐云,问道:</p>

“今日殿下登临大宝,乃是个大喜的日子,老夫怎觉得你好似有些消沉?”</p>

徐云闻言,嘴角强扯起一个笑容,没有说话。</p>

就像这个时代没有人能像他那样清楚的知悉历史走向一样。</p>

如今同样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此时的心情。</p>

也许一个时辰。</p>

也许两个时辰。</p>

总之今日之内,他便会与这个时代的所有人永别。</p>

没错。</p>

永别。</p>

因为与1665副本不同。</p>

1665副本明确告知过他:</p>

当初他所进行的只是新手任务,后续还是有机会和小牛再见的。</p>

但北宋副本却是一个正式任务。</p>

也就是说当他回归后,双方再也不会有所交集了。</p>

一切的一切,就将永久的封存在那道门后。</p>

............</p>

又过了一个小时。</p>

礼部传来消息,吉时已到。</p>

早已准备好的小赵身着绛纱袍、蔽膝、方心曲领及通天冠,跟在徐云身后登上了飞机。</p>

徐云最后一次调试了一番仪表盘,对小赵道:</p>

“殿下,您可准备好了?”</p>

小赵一手拿着写好的诏书,一手握着铁质的扩音器麦克风,点头道:</p>

“准备好了。”</p>

“您忘了飞行的术语了吗?”</p>

小赵闻言一愣,旋即想起了之前演练中,徐云提过的一个词。</p>

按照徐云的说法,这是表示准备就绪的专业词汇。</p>

于是他再次扯起了一个巨帅的笑容,说道:</p>

“欧...欧姬霸剋。”</p>

听到自己在眼下这个时代整完的最后一个活,徐云顿时深吸一口气,踩下了踏板。</p>

是的,踏板。</p>

毕竟飞机要点火,总不能像莱特兄弟那样人力转动螺旋桨启动吧?</p>

那也太丢逼格了。</p>

过了几分钟。</p>

发动机预热完毕,‘万户号’缓缓启动。</p>

只见它顺着草坪向前滑行,并且越滑越远,越滑越快。</p>

当速度和升力达到某个临界值时。</p>

万户号......</p>

飞上了天。</p>

夏季的天亮的会更快一些,眼下不过六点出头,来自太阳的光辉便驱散了所有黑暗。</p>

“真美啊.......”</p>

飞机上天后,小赵坐在后座,通过座舱向外打量着地面上的景色。</p>>

谷柾 一望无际的壮阔感,令他不由感到心潮澎湃。</p>

这便是大宋的江山!</p>

“殿下。”</p>

看着有些激动的小赵,徐云保持着操控飞机的专注力不便,嘴上则道:</p>

“如今周围没有外人,您若是愿意的话,可以朝远处大喊几声。”</p>

“您别问我怎么知道的,每个第一次乘坐飞机的人都有这想法。”</p>

“咱们高度不高,速度也慢,完全不会出问题。”</p>

小赵闻言一愣,正准备开口拒绝,便又听徐云道:</p>

“这次您若是不喊,等您登上皇位以后,这辈子可能都没机会了。”</p>

小赵张了张嘴,但最终没有说话。</p>

是啊。</p>

就像徐云说的那样。</p>

现在的自己还是简王,但等飞机落地之后,自己便会成为宋帝。</p>

届时各种光环压力在身,恐怕真没法放纵宣泄了。</p>

况且比起其他人,徐云几乎知道了自己所有的秘密,甚至于自己的上位都是他推动的。</p>

在他面前放纵一次,倒也无关痛痒。</p>

想到这儿。</p>

小赵不由掀开头盔,胸腔鼓起,朝远处大喊道:</p>

“嘿——————!”</p>

与此同时。</p>

驾驶室的徐云也将脑袋侧转,用假音喊道:</p>

“芜湖—————!”</p>

片刻过后。</p>

徐云朝后视镜竖起一根大拇指,二人齐齐大笑了起来。</p>

接着飞机又飞了一会儿。</p>

绕过一座山后,徐云忽然道:</p>

“殿下,前方便是汴京城了。”</p>

“本王.....朕看到了。”</p>

徐云沉默片刻,又说道:</p>

“殿下,草民身份低微,但有些话如今却想僭越进言,还请殿下应允。”</p>

“有话但说无妨。”</p>

“老爷年事已高,精力有限,恐怕难以助理朝政。”</p>

“”民私以为宗泽、张叔夜可为文辅,王禀、刘法可为武执,党争之乱宜快刀斩乱麻......”</p>

“必要时可借郭京之口,言称天翼......”</p>

徐云絮絮叨叨的说了一大堆,小赵静静听完,忽然说道:</p>

“王公子,你打算走了,是吗?”</p>

徐云顿时一愣,随后叹息一声:</p>

“殿下,宗门有规度,还望殿下恕罪。”</p>

在他身后的副驾驶室,小赵亦是叹了口气。</p>

他不是傻子,早在先前徐云托他将书册交给小李的时候,他的心中便已然有了猜测。</p>

一个为自己打开科学大门的智者,一个将自己推上王位的黑手,一个收藏着无数神奇技艺的宝库......</p>

如果换做其他帝王,或许宁可将其杀死也绝不会放走。</p>

但小赵却不一样。</p>

他是淋过雨的人,他经历过赵佶的迫害,完全能理解一个人对自由的渴望。</p>

至少现在,他的心还没那么黑。</p>

..........</p>

就这样。</p>

双翼机缓缓一路东行,终于抵达了汴京城外。</p>

按照礼制要求。</p>

北宋帝王登基时,只有朱雀门一带的民众需要长期跪伏。</p>

除此以外,大多数民众只要排队站立就行了,有些类似群众龙套。</p>

此时此刻。</p>

城东,红毛巷。</p>

张三正带着自己的家人,在人群中朝原处不停的张扬着。</p>

或许是站了太久的缘故,张三身旁的弟弟轻轻扯了扯他的衣袖:</p>

“大兄,俺饿了。”</p>

听到自己弟弟的低语,张三先是嘘了一声,机敏的朝四下里瞥了几眼。</p>

确定巡检的目光不再自己这儿后,飞快从胸前的内袋里胡乱掰了几块碎饼:</p>

“快吃,记得收声!”</p>

张三弟弟一把将碎饼塞到了嘴里,呜呜呜的吞咽了几声,又问道:</p>

“大兄,老爷们说的祥瑞啥时候会到哩?”</p>

张三闻言,略显迟疑的摇了摇头。</p>

他只知道祥瑞似乎和自家老爷有关,但具体内情却一无所知。</p>

对了。</p>

说起老爷,好像也挺久没见着王小哥了,只在前几天收到了他寄来的一册书......</p>

就在张三思维散发之际,</p>

他忽然感觉原本绵软无力的弟弟猛地一挺,大庭广众之下不停晃啊晃的:</p>

“大兄,你看那儿!”</p>

张三下意识的便扭头看去。</p>

只见远处的天空中,忽然飞来了一只巨型的庞然大物,哪怕是鹰隼在它面前也不值一提。</p>

见此情形。</p>

这个也算见识过一些大场面的小青年忍不住啊了一声,脑海中忽然闪过了一丝明悟,指着天道:</p>

“快看,祥瑞,祥瑞来了!!”</p>

实际上。</p>

此时陷入激动的不仅是张三一人。</p>

在视野中出现了缓缓飞来的波2时。</p>

整个城东的民众在短短数秒中内,几乎都陷入了疯狂!</p>

毕竟在此之前,巡检的士兵们便给他们打过了预防针,告知他们今日天空中一定会有祥瑞出现,见到后切勿惧怕。</p>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p>

民众们见到飞机的第一反应自然不会是惊恐,而是伴随着认知破碎的惊喜与敬畏。</p>

在他们的阅历中,能飞天的人造物只有一个,那就是初春时放的纸鸢。</p>

可纸鸢和飞来的祥瑞一比,哪怕是傻子都能看出来完全不是一个概念:</p>

祥瑞又大又厚,压根就不是风能吹动的。</p>

这种规格的器物想要上天,他们能想到的有且只有一个解释:</p>

神力!</p>

唰——</p>

几乎不用任何人组织。</p>

几秒钟内,民众们便齐齐的拜倒下了一大片,其中还包含了不少的士卒!</p>

又过了片刻。</p>

一道巨大而又清晰的雅语,开始缓缓传入地面上众人的耳中:</p>

“皇帝臣似,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宋历世八代,践年一百四十有一。”</p>

“前帝赵佶王纲不立,五纬错行,灵祥并见,推术数者,虑之古道,咸以为天之历数,运终兹世......”</p>

“羣上师郭京洎于蛮夷君长,佥曰:‘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羣臣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无统。’”</p>

“似只承皇象,敢不钦承......”</p>

“后似卜以龟甲,太祖英武圣文神德皇帝托梦于似,告之以‘飞机’神道,其谓祥瑞,故今似御空而行,万民皆可视之......”</p>

就这样。</p>

小赵随着波2的飞行轨迹边飞边说,所到之处无论是民众还是对他持有否定态度的官吏文士,尽皆伏首下拜。</p>

开玩笑。</p>

那些历朝历代君主的神异大多都只是市井传闻,能在野史中见到都算少数了。</p>

可今天的小赵呢?</p>

踏空而行,舌绽春雷,这拿头去否定啊?</p>

两刻钟后。</p>

波2通过地面上的标识,平稳的落到了东华门外布置好的一处草地上,徐云和小赵先后从舱内走下。</p>

看着快步朝这里迎来的太监和卫士,小赵转头看了眼徐云,问道:</p>

“王公子,真不随朕进宫吗?”</p>

徐云没有回答,而是后退一步,朝小赵郑重一行礼:</p>

“草民徐云,恭祝殿下荣登大宝,为天下贺!”</p>

“徐云....”</p>

小赵沉默片刻,缓缓点头:</p>

“朕......明白了。”</p>

随后他忽然想起来了什么,又道:</p>

“对了,你让朕转交给李姑娘的书她已经收下了,她还托我和你说一声谢谢。”</p>

说完他便转过身,闭上眼。</p>

双手摊举,让赶到身边的内侍太监们为自己整理起了仪容。</p>

又过了一刻钟。</p>

礼部尚书李清臣快步上前:</p>

“殿下,仪容已毕,请入宫吧。”</p>

小赵微微颔首,与李清臣低语几声,示意他头前引路。</p>

得到了小赵的授命,李清臣朝护卫们打了个眼神,示意他们从徐云身边散开。</p>

随后礼乐声响起,一行人便开始向东华门行进。</p>

“殿下!”</p>

当小赵即将走入宫门时,徐云终于做出了某个决定,高喊道:</p>

“当初草民托殿下转交给李姑娘的书籍中,末页的皮质夹层里有几道配方,还望殿下慎用!”</p>

小赵停下脚步,但最终还是没有回头,</p>

而是像徐云在飞机上做的那般,朝后竖起了一根大拇指。</p>

徐云就这样站在原地,目送小赵远去。</p>

待小赵的身影消失后,轻叹一声,转身走向了平民聚集的朱雀门。</p>

又过了一个时辰。</p>

老苏搭乘着王禀驾驶的飞机,再次绕城一周,城中又一次响起了惊呼和跪拜声。</p>

半个时辰后。</p>

新皇登临城墙,为社稷祈福。</p>

未时初刻。</p>

礼毕。</p>

小赵手持礼简,立于城墙之上。</p>

在欢呼声中,向着城下十数万的民众挥了挥手。</p>

人群中,小赵看不见的某个角落。</p>

徐云也向台上的小赵挥了挥手。</p>

就仿佛在互致再见一样。</p>

“一定要当个好皇帝啊,小赵!”</p>

........</p>

随后徐云走到一处无人边角,点开了一个透明的对话栏。</p>

只见此时此刻。</p>

对话栏上赫然显示着一段话:</p>

【任务已完成,请面壁者在90分钟内选择回归】</p>

【倒计时剩余:115...114...113...】</p>

徐云就这样等啊等。</p>

当倒计时来到最后一秒时,心中缓缓道:</p>

“光环,回归......”</p>

片刻过后。</p>

一道光圈将徐云包裹,缓缓化作粒子,消散在了天际。</p>

再见了。</p>

老苏...小李...小赵...王禀...王越...宗泽...老种...张三...老李...谢老都管...永柱...</p>

哦对了。</p>

还有那头驴。</p>

总之.......</p>

再见,大宋!</p>

..........</p>

</p>sxbiquge/read/56/561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