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带着一扇门 第五百二十二章,分粮食。

>

这天早上。</p>

除了去县城修水渠的人没有回来,其他村民全都到场了。</p>

因为今天是个大日子。</p>

分粮食和油。</p>

几天前冯会计已经将工分和粮食的发放数量统计出来了。</p>

大早上天刚刚亮。</p>

赵保山家门口,已经被人们围的水泄不通。</p>

众人都是夹着脑袋,在寒风中等待着。</p>

这个时候温度已经很低了,白天的时候最高也就三四度。</p>

晚上冷的时候,更是零下七八度。</p>

这个温度在徽州,已经是深冬的温度了,但是在这里,只是刚刚开始而已。</p>

因为现在才十一月中旬。离过年还有两个多月。</p>

过年前,那个时候才是最冷的。</p>

但是这些都无法阻挡人们的热情。</p>

冯会计报账,赵大凡、三喜以及有根几人在那里称重发粮食。</p>

“王爱菊,你们家基本口粮,你是132斤,孩子是79斤一个人。一共是369斤粮食。你另外还有1164个工分,折合粮食254斤。合计623斤。没错话就画押。”</p>

爱菊闻言点点头,按个手印,赶忙拿着袋子去赵大凡这边分粮食了。</p>

“赵保根,你的基本口粮是158斤,家里一个老人79斤。你另外还有1561个工分折合粮食340斤,一共577斤,对的话,就下一个……”</p>

……</p>

一个一个人上前去核对工分,然后领粮食。</p>

周小川看了一会他便明白了。</p>

分配方法就是,基本口粮与按劳动工分相结合。</p>

具体做法是将预分粮食总数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按人口分,即按劳力强弱和性别、年龄确定基本口粮,其余部分按劳动工分来分。</p>

按着这个情况的话,男劳动力应该是158斤的基本口粮。</p>

妇女是132斤,而老人和孩子都是79斤。</p>

这里已经除去留下来的应急保障粮食,以及五保护的口粮。</p>

而爱菊拿到手的粮食平均也就158斤一年。一天算下来三两粮食,这点怎么可能够吃。</p>

到时候分粮食结束了,肯定还是要去跟生产队来借钱买返销粮。</p>

就算借钱买了,也是有限定额度的。</p>

毕竟村里的粮食就那么多。</p>

粮食再不够,那只能春天夏天的时候,挖点野菜、用瓜果蔬菜来凑合了。</p>

这也是农村为什么说,瓜果蔬菜半年粮的原因。</p>

这种情况也是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p>

干多,干的少都差不了太多。</p>

我不干,你也得借给我,你不能把我饿死了吧!</p>

至于倒挂?</p>

那就倒挂呗!</p>

反正我也没钱还。</p>

然后各家出钱买返销粮,没钱就跟生产队借。</p>

反正都离不开一个借字。</p>

工分高不借或者少借。</p>

工分少的,只能一直倒挂,年年不够,年年借。</p>

除非哪年粮食丰产到不用借都够吃。</p>

其实这样的分配方式,会让人们产生消极怠工情绪。</p>

对于家里劳动力多的人不公平。</p>

但是这样一来,也能很好的保护了那些,家里严重缺乏劳动力的困难家庭。</p>

吃不好,但是至少可以活着。</p>

“这也太少了吧!”</p>

李国盛看着拿到手的380斤粮食,一脸的不满。</p>

380斤粮食里面,200斤玉米,50斤高粱、100斤红薯,30斤小米。</p>

周凤兰闻言皱着眉头说道:“你自己看看,那些乡亲们最多的只有280多斤。你还好意思说少啊。”</p>

听到他的话,李国盛没有搭理他。</p>

来到赵保山这边,直接说道:“赵队长,这粮食没发足呢。”</p>>

赵保山和冯会计两个人相互看了一眼。</p>

随后两人沉默了一会。</p>

“行,那等一会,等五保户的粮食分完了,和返销粮弄好了,有多的再给你们补上。”</p>

听到赵保山的话,李国盛这才点点头。</p>

其他几个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是,心里也是希望能多发点。发足。</p>

粮食发完,五保户的粮食也发完了。</p>

赵保山看着李国盛这些人,笑道:“返销粮食还没发,是你们先还是他们先?他们平均下来一人只有一百多斤。像爱菊家里的,一人只有158斤。”</p>

之前发粮食的时候,大部分都只是注意了一家领到的总数。</p>

没有太在意平均口粮。</p>

一听,只有这么一点。</p>

几个人都没有好意思开口说先要。</p>

赵保山闻言笑了笑,:“那行,等发结束了,多的都给你们。”</p>

听到他的话,李国盛这才放心。</p>

一直忙活到快吃午饭的时候,粮食才发完。</p>

李国盛看着米袋里,大概还有半斤左右的粮食,傻眼了。</p>

“这……”</p>

周小川看着這一幕,笑了笑。</p>

通過刚才的观察,他发现了,这购买返销粮也是有定量的。</p>

也就是说,整个过程都是在冯会计的掌控之中。</p>

谁家需要借粮食,借多少。</p>

这都是提前算好的。</p>

李国盛看着角落里的粮食不满的说道:“那不是还有挺多的嘛!”</p>

看着角落里的粮食,赵保山轻轻摇了摇头,“那是紧急保障粮,除非特殊情况,暂时誰也不能动,就算是我也不行。”</p>

赵保山已经将话说到这个地步了。</p>

总不可能把那些老百姓的粮食拿回来吧!</p>

而且今年这些人都没有工分,连让生产队欠工分的机会都没有。</p>

赵保山见状笑道:“行了,先这样吧。实在顶不住了,到时候再说。总不能把你们饿死吧。还有,过段时间再发一点红薯和土豆。”</p>

周小川知道,这红薯和土豆是对面那块田种出来的。</p>

用过泉水,产量不会太低。</p>

应该一人能分个几十斤吧。</p>

众人闻言也只能作罢。</p>

粮食发完,剩下的就是分油了。</p>

分油时候,根据各家工分多少相差就比较大了。</p>

除了五保户。</p>

多的一家子,平均下来,一人能拿到二斤。</p>

少的,平均下来,一人只有一斤。</p>

还是需要有差距的,不然工分就完全没用了。</p>

东西发完了,人群也渐渐散去。</p>

周小川见状,将自己和小草家里的粮食给拿了回去。</p>

东西拿回来,苗奶奶便将红薯放进了之前挖的一个小地窖。</p>

里面还放了一些自留地裡种的一些土豆、红薯、大白菜以及南瓜。</p>

全靠田里的那点粮食,饿不死也差不多了。</p>

数量不是很多,但是每种都有一些。</p>

特别是那十来个长条南瓜。</p>

个个都有二十多斤以上。</p>

最大的有个三十来斤。</p>

苗奶奶一边放红薯,一边开心嘀咕着,“今年的南瓜长的真好。过了冬至咱们就吃。这个最大的,种子要留好了,看看他们有没有人要。”</p>

周小川看着对方脸上的笑容,笑了笑。</p>

冬至吃南瓜。</p>

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传下来的习俗。</p>

不过,估计今年谁家的南瓜都不会小。</p>

</p>sxbiquge/read/55/5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