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带着一扇门 第五百零二章,准备动工。

>

因为今天是收尾,所以没有干到晚上,众人便收工了。</p>

山里风大。</p>

趁着还有点温度,在寒风中向着家里赶去。</p>

而众人的衣服就显得泾渭分明。</p>

周小川几个人穿的都是带来的棉袄。生产队的女的也是穿着棉袄。</p>

而生产队的男人,则是一水的羊皮袄子。</p>

羊皮袄子比棉袄还要暖和点。</p>

这也是家里男人才穿。</p>

现在天冷了起来,这些汉子们有的头戴毡帽、腿裹裹腿,脚穿毡靴。</p>

毡帽和毡靴都是羊皮做的。</p>

家里只要有一点能力,都会给家里的汉子配上一套。</p>

不能让家里的顶梁柱受凉生病了。</p>

在这个寒冷的北方,这些顶梁柱不能病。</p>

不然感冒、关节炎之类的会给一家人带来灾难。</p>

众人边走边聊天。</p>

“这里冷的好早啊。我们那边这个时候还穿短袖呢。这要到了冬天怎么办啊。”</p>

张静静被风吹的缩了缩脖子,抱怨道。</p>

冯月也在旁边直接点头。</p>

“是啊,我就这一身棉袄,要是弄湿了,就完蛋了。”</p>

张爱军闻言撇撇嘴,“这才哪到哪呢!等到了冬天零下二十多度。那才叫冷呢。”</p>

“啊,那冬天不得冻死啊。”冯月闻言一脸的震惊。</p>

她和张静静两个人来自海市,零下十来度已经是最低的温度了,还不是每年都有。</p>

就这已经感觉冷的不行了。</p>

零下二十度,简直不敢想象。</p>

周凤兰闻言赶忙说道,“那你们赶快让家里早点准备,到了冬天还能用上。不然真的受不了。除非待屋里不出来了。”</p>

说完看向了周小川,“小川,你家是徽州的,那边也没这边冷吧。你准备了没有。”</p>

他们是京都的人,冬天也是十分的冷。</p>

所以都是有所准备了。</p>

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帮助别人。</p>

“小川,等一下。”</p>

周小川闻言刚要说话,身后传来了一道呼喊的声音。</p>

扭过头去,赵队长正对他招手。</p>

旁边跟着冯会计。</p>

“你们先走,我等一下赵队长。”</p>

说完,对着几个人打了一个招呼,便站在了原地。</p>

等到两人走近,周小川这才开,“怎么啦?找我有事?”</p>

赵队长闻言点了点头,对着他说道:“是啊,田里的活弄完了,剩下就是晒干粮食就好了。所以我和老冯两个商量了一下。明天就开始挖水吧。”</p>

听到他的话,周小川惊讶了一下。</p>

“这粮食还没归仓呢,是不是太早了,不是说等农闲的时候再弄吗?”</p>

冯会计接过了他的话,解释了一句,“你发现了没有,现在已经出现霜冻了。估计啊!今年会提前冷,而且有可能有大雪。</p>

我们寻思着先挖一口井,有水了再挖水渠,这样用不了多少人。最多两三个就好了。而且这点人影响不大。”</p>

周小川闻言明白过来了,一部分是因为后面天太冷了,会形成冻土,到时候不好挖。</p>

还有一个原因估计还是心里没底。</p>

不过对他来说无所谓,便点了点头,“那行,你自己看着办就行了。按照你们想的,要两个人就好了。一个在底下挖土,一個在上面拉土。”</p>

说完,又交代了一下,“不过这两个人你可要让人家吃饱啊。”</p>

赵队长闻言翻了翻白眼,“废话,还用你教啊!”</p>

周小川闻言呵呵一笑,没搭理他。</p>

随后便听到赵队长在和冯会计在那里商量着人选。</p>

最后找了两个周小川的熟人。</p>

三喜和有根。</p>

不过这样也好,几个人还有点话说呢。</p>

估计也是赵队长特意安排的。</p>

回到村里的时候,村里也开始热闹了起来。</p>

因为现在还没天黑,所以都加入了干活的行列里。</p>>

玉米已经弄完收了起来。</p>

现在剩下正在给之前已经晒干的高粱和小米脱粒。</p>

只见道场上一个个男人或者妇女,手里拿着一把高粱穗正对着面前的木桶沿使劲的摔打。</p>

饱满的颗粒大部分都被摔打进桶里,有些直接蹦出外面来,打到人的脸上十分的疼痛。</p>

最后还剩余一些,实在摔不下来的高粱种子,都是瘪的。</p>

旁边有人把锄头的刀口朝上。</p>

用手按在上面,用力一拉,种子就被刮下来。</p>

饱满的颗粒要拿去做种子和交公粮。</p>

剩下的瘪高粱就是留下来自己吃的口粮。</p>

不是不想吃饱满的种子,问题是瘪的粮食,粮站不收啊。</p>

堆放小米的道场,两排各六个人,手里拿着连枷在那里反复拍打着小米穗。</p>

你上我下,整齐划一的动作,搭配着老乡嘴里着有节律的口号。</p>

让人看着赏心悦目。</p>

也有的道场上有人拉着毛驴,后面拖着一个石磙,在道场上转圈圈。</p>

反复的碾压着道场上的小米穗。</p>

反正一句话,物尽其用。</p>

最快的将粮食入仓,只有颗粒归仓人们才是真的放心。</p>

周小川感觉打连枷挺有意思的。</p>

拿着一个连枷跟在老乡的后面,一起打了起来。</p>

这不用不知道,就这一个简单的动作,也是需要技巧的。</p>

试了好多次,才找到感觉。</p>

跟着后面有节奏的拍打着。</p>

好奇的不止他一个人。其他几个人也同样要试试。</p>

不过那怪异的动作,惹得其他的老乡在那里笑呵呵的看着。</p>

就这一个看起来极其简单的动作,居然有一半的人学不会。只能干看着。</p>

钱红兵是老手,上手以后都不用熟练的,信手拈来。</p>

打起来有模有样。</p>

女孩里面只有周凤兰学会了,其他几个最后还是退了下来。</p>

玩归玩,但是不能耽误老乡打粮食。</p>

不过男人里面,李国盛居然也没有学会,这真的让人惊讶了。</p>

只能说肢体协调能力太差了。</p>

最后红着脸退下了道场,跑去和一群妇女们摔高粱的种子。</p>

不过最后冯月还是红着脸又跑了上来,来到周小川的身边,“教教我呗!”</p>

周小川见状叹了口气。</p>

这丫头有点要强啊。</p>

不过他还是点了点头,“你先别急着打,拿着这个抡圈。什么时候能抡出一个圈,你再试试。”</p>

说完比划了一下,将连枷递给了她。</p>

冯月闻言轻哦一声。</p>

接过了连枷,便学着周小川的样子开始抡圈。</p>

不过怎么样都还是找不到感觉。最多打了一个圈便没有动力了。</p>

周小川见状轻摇了摇头,“前面的那个前后画椭圆。”</p>

冯月见状按照他的方法,试了一下。</p>

终于完美抡了两个整圆。</p>

不过还没等她高兴,又是后继无力。</p>

周小川见状笑了笑,“你就按照这个找找感觉。”</p>

说完便不再管她了。</p>

自己又重新弄了一个和几个人配合着打了起来。</p>

这玩意本来就简单。</p>

很快,冯月也就学会了。</p>

人多热闹,又能干活又能聊天。还能听老乡唱歌。</p>

没多久就到了吃饭的饭点了。</p>

至于粮食就放在道场上不管了,反正看样子这几天都没有雨。</p>

</p>sxbiquge/read/55/5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