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海带着一扇门 第四百三十二,菜馍

>

带着小草回去,把水倒进锅里。</p>

想到现在自己这边做饭也不方便,便将那些面粉都拿了过来。</p>

省的老人家心里乱想。</p>

“小草,把这个拿过去,这几天我们就一起吃吧。也省得我做了。”</p>

小草闻言看向了自己的奶奶。</p>

对方见状点了点头,“你要吃馒头还是面条?”</p>

周小川犹豫了一下,“面条吧!”</p>

他个人习惯了吃米饭,馒头感觉没滋味,要是包子还挺不错的。。</p>

苗奶奶见状点了点头,“行,我知道了。”</p>

说完,接过面粉便转身进了屋里。</p>

看着对方进去,他看了一眼小草问道:“小草,我这粮食去队里帮忙磨玉米粉的话,我又没工分,怎么办?”</p>

对方闻言轻轻摇了摇头。“这个你要去问三爷爷了,不是很清楚。”</p>

“哦!有时间我去问问。”</p>

此时外面的地还有点泥泞。</p>

道场的正对面,下坡的位置,有一小块开垦出来的小型菜园子,大概也就十几個平方。</p>

挨着路边。</p>

里面种着十几颗玉米和一些豆角、辣椒、西红柿之类的。</p>

西红柿上结着几个鸡蛋大小的发青的西红柿。</p>

数量不多,种类倒是挺杂的。</p>

下次这洗脸水不用喂鸡了,直接浇菜里就行了。</p>

来到赵队长家里。</p>

听到是找赵赵保山,赵婶子便指着西边的方向。</p>

“哦,他不在,去看一下给你们挖的窑洞怎么样了。”</p>

周小川闻言轻哦一声, 道了声谢,便向着那边走去。</p>

其实就是水井的方向。</p>

他应该知道是哪里了。</p>

昨天在附近溜达的时候, 看到有个地方有几口挖了一半的窑洞。</p>

之前不知道干嘛的, 现在明白了, 那就是给他们挖的新家了。</p>

果然。</p>

在水井上方的地方,看到了站在窑洞口的赵保山, 手里正拿着旱烟袋。</p>

对方显然也看到了他。</p>

直到周小川走过来,他这才笑着说道:“小知青同志,是过来看看你们的新家吗?”</p>

周小川闻言笑了笑, “哦,过来看看。”</p>

听到他的话,赵队长点了点头, 随后说道:“这两个就是给你们准备的窑,那边一个以后当学校。”</p>

对方先指着其中两口窑洞说道,随后又指了指旁边的一口窑洞。</p>

面前的三口窑洞, 都是挖了一点大概一两米。</p>

中间那口窑洞里面有三个人, 正在里面拿着镐头, 敲着墙上的泥土。</p>

两个在边上,其中一个站在木头梯子上, 对着上面敲着泥土。</p>

里面有一个人居然是赵三喜。</p>

“三喜大哥?”周小川对着里面叫了一声。</p>

对方闻言停下了手里的镐头,向着这边看来, 见是周小川笑了笑, “是你啊, 知青同志。”</p>

估计是不怎么熟悉。</p>

周小川笑道:“三喜大哥,两位大哥,谢谢你们了啊!”</p>

另外两个闻言扭过头来, 其中一个人笑了笑, “不用客气呢,我们这也算是上工了。有工分拿的。”</p>

对方比三喜大一些, 大概有三十好几了。</p>

周小川笑了笑没有说话。</p>

找三喜见状对着他笑道:“你和二大聊着, 我们先干活了。”</p>

“好, 那你们忙吧。”</p>

周小川对着几人点了点头。</p>

想到刚刚赵队长的话,他便对着赵保山笑道“队里要办小学?”</p>

“是的啊!早就收到通知了, 这不是一直没条件嘛, 现在你们来了,就能办了。”</p>

说完, 便说起了这里的情况。</p>

村里的人口没有那么多, 所以村里有想上学的,就去隔壁的下林村。</p>

那里是个大的生产队, 所以有个小学,至于初中的话,只有公社那边有一个初中。</p>

不过这个下林大队,说是在隔壁,可是比较远的,走路要两三个小时。</p>

离公社也远不了多少了。</p>

公社大概也就四个小时左右的路。</p>>

谷蹘 这盖学校了,肯定需要老师的。</p>

相比去田里上工,这老师的活肯定是要舒服很多。</p>

周小川心里想的是,几人相对和睦的知青关系,不知道会不会因为这个有什么变化。</p>

赵保山看着沉思的周小川,问道:“你是不是找我有事?”</p>

“嗯,是的赵队长。我是想问一下,我那粮食能不能用生产队的驴子帮我磨一下?”</p>

赵保山下意识的说道:“那点粮食你还要用驴子?”</p>

这话说的周小川有点尴尬。</p>

几十斤的粮食,完全要他去推磨,还是算了吧。不得弄个一天啊。</p>

没人的时候无所谓。</p>

这都在别人的眼皮底下,也不好去作假。</p>

对方看到周小川的表情,知道这群城里娃吃不了苦,便笑了笑。</p>

“行吧,明天要是不下雨的话,就来找我,对了,顺便叫上其他知青吧。省得一个一个叫了,估计你们都不想自己磨。”</p>

“不过先说好,一共四十个工分。”</p>

听到他的话,周小川刚要问。</p>

赵队长便说道:“知道你们没工分,那就得用粮食了, 这粮食可不是给我们,是给那驴子吃的。”</p>

说完便解释了一下。</p>

平时这驴子不轻易动用的,还有一段时间就要秋收了,村里的驴子都在养膘。</p>

除非特殊情况, 比如去接周小川他们回来,或者赶集、打水这些活计, 一般都不用驴子出马。</p>

如果非要用的话,那就得补回来。</p>

这驴子一天吃七八斤的饲料。</p>

不干活的时候就吃干草就行了,但是要让驴子干活,就得喂驴子粮食,这也是害怕驴子掉膘,影响秋收。</p>

之所以这么规定也是有他们的原因。</p>

要是都免费用了,谁家要是有一点粮食都来找驴子来拉磨,这怎么行呢。</p>

粮食人吃了都不富裕,谁家愿意给驴子吃。</p>

所以基本上都是都是自己在家磨了。</p>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的霜冻时间比较长,农闲的时候你不找点事做,怎么行呢。</p>

不过每个生产队都是不一样的,根据情况。</p>

那些大点的生产队,没有那么多的石磨,加上驴子也多的。</p>

就会集体磨东西。</p>

比如隔壁的下林生产队,每年秋收过后,村里集体磨东西,不算工分,也不要粮食的。</p>

集体磨豆子之类的也不要粮食。</p>

反正只要是集体组织的活动,都不用付出代价。</p>

说白了就是村里有实力。</p>

周小川闻言轻哦了一声,不知道这一个工分算什么价格。</p>

不过这个时候显露出来驴子的精贵了。</p>

一个男人一天才多少工分?</p>

10分。</p>

一个驴子干一天就要四十个工分。</p>

哎,人不如牲畜啊。</p>

得到自己想知道的,便离开了,接着他就去通知了其他人。</p>

明天要是不下雨的话,就去大队去磨粮食。</p>

晚上吃的很早,等他回来的时候,苗奶奶已经将饭做好了。</p>

桌上只有他的铝饭盒里有一碗面条。</p>

还有一点咸菜。</p>

而小草两个人手里则是有两块菜馍。</p>

询问下来才知道,这是玉米面里加上用水泡发的干野菜和萝卜缨子。蒸出来的。</p>

成年人巴掌大小。</p>

两人就着煮面条的面汤,便开始吃了起来。</p>

小草从头到尾都没有去看周小川饭盒里的面条,估计是怕周小川误会。</p>

周小川看着自己饭盒里的面条,再看看没有其他的吃的了。</p>

没有提让她们吃面条的话。</p>

默默的吃着碗里的面条。就着碗里的一些咸菜。</p>

咸菜里没有油,吃起来干干的。</p>

一点也没有放了芝麻油的咸菜香。</p>

一顿饭吃完,他便离开了,一会还要去学习思想教育。</p>

</p>sxbiquge/read/55/558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