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火 第二十六章 两颗佛珠

第二十六章 两颗佛珠</p>

侍僧净水通报有客来访,修能住持放下手中的经书,迎到门口来:“赵队长,请进。”</p>

双方坐定之后,赵子蒙开门见山:“修能住持,我们冒味造访,有一事相扰。”</p>

“赵队长请讲。”</p>

“我们想借用一下寺中的日志,能否请修能住持给个方便。”赵子蒙道。</p>

“这有何难。”修能住持朝站在门口的净水招了一下手。</p>

净水走进禅房,毕恭毕敬地站在修能住持的跟前:“师傅。”</p>

“净水,你到西禅院去,让觉水把一九七六年以来的日志拿过来。”</p>

“是。”净水转身,准备退出禅房。</p>

“请等一下。”赵子蒙道。</p>

净水转身望着赵子蒙。</p>

“修能住持,是这样,我们想看寺院所有的日志,能不能……”</p>

“老衲明白赵队长的意思了,赵队长是想了解寺中所有僧人的情况,寺中最早出家的人有七八十年了,那就不是一本两本日志。得花些时间好好找一找。”</p>

“赵队长,您看这样行不行?”</p>

“修能住持请说。”</p>

“寺中所有日志都在监事房,监事房在藏经阁的旁边,老衲让净水领赵队长去找觉水,让觉水给赵队长一把监事房的钥匙,赵队长,日志太多,搬来搬去不方便,你们直接到监事房去查看。”</p>

“老衲让觉水帮你们找,他找起来会方便些。”</p>

“行,感谢修能住持的帮助。”</p>

“不必客气。”</p>

告别修能住持以后,净水领着四个人去了西禅院。</p>

巧的很,觉水监事和普济禅师同住在一层楼上,中间只隔着一间禅房。</p>

觉水监事的门上了锁。</p>

作为监事,管的事情肯定要多一些,所以,呆在禅房里面的时间会较少。</p>

赵子蒙让项代沫和林狄跟净水去寻觉水监事,自己则和令狐云飞顺便拜访一下普济禅师。</p>

离开东禅院的时候,赵子蒙将装有两颗佛珠的塑料袋装进了口袋。</p>

和上次令狐云飞来拜访一样,普济禅师仍然坐在蒲垫上参禅理佛。</p>

禅房的门半掩着,哑巴静能站在门口恭敬肃立。</p>

两个人站在门外耐心地等了一会。</p>

这次,普济禅师的祈祷没有出声。</p>

两个人只等了一小会,普济禅师就站起身,然后示意静能将两个人领到椅子上坐下。</p>

普济禅师的脖子上挂着一串佛珠,看上去,佛珠有一百多可。</p>

他的手上也拿着一串佛珠,约『摸』有十几颗。</p>

静能端进来两杯茶以后。拎起一个热水瓶退出禅房,关上门,朝楼梯口走去,脚步声很快就消失在楼梯口。</p>

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习惯和规矩,只要有人来拜访普济禅师,静能就会拎水瓶到东禅院的伙房去打水。</p>

“普济禅师,漏夜打搅,不请自来,还请不要见怪。”赵子蒙道。</p>

“赵队长太客气了。老朽冒昧问一句,赵队长今年多大年纪?”普济禅师面带微笑,语气显得很亲切。</p>

“回普济禅师的话,我今年三十九岁。”</p>

“赵队长年纪这么轻,但目光如炬、明察秋毫,行事有板有眼,短短三天时间,案子就有了一些眉目,老朽算是开眼了。”</p>

“普济禅师过奖了,我们初来咋到,人生地不熟,若非普济禅师指点『迷』津,我们可能还在菩萨跟前转圈子呢!”</p>

“赵队长真会说话,老朽并不曾说过什么,赵队长把这么高的帽子戴在老朽的头上,普济惭愧之至。”普济禅师一边说,一边转动手中的佛珠。</p>

“灵谷塔上的无题诗,老朽琢磨了大半辈子,都不曾悟出半点眉目来,没有想到你们刚进寺不几天,就解开了老朽心中大半生的疑『惑』。”</p>

“无题诗,我们是读懂了,但案子还扑朔『迷』离,我们前来打扰禅师,是想请教普济禅师一些事情。还望普济禅师能知无不言、不吝赐教啊。”</p>

“赐教?老朽不敢当,只要是老朽知道的,一定言无不尽。但愿老朽不会让赵队长失望。”</p>

赵子蒙从口袋里面掏出塑料袋,打开袋口,从里面拿出两颗佛珠,放在茶几上:“这两颗佛珠肯定是凶手在匆忙之中丢在暗道里面的。”</p>

赵子蒙注意到,他手中的两颗佛珠确实和普济禅师挂在脖子上的佛珠大小一样,颜『色』也一样。而且体积比普济禅师手上的佛珠要小一些。</p>

“是啊!凶手肯定是寺院众人,之前,老朽曾说过,那两个蒙面黑衣人肯定是寺院中人——在二十五年前那次大修之前,他们在寺中兴风作浪,搅的寺院不得安宁。”</p>

“普济禅师,寺中僧人的佛珠从大小、颜『色』上看,大同小异,但材质会不会有些差别呢?”令狐云飞问。</p>

“问的好,从表面上看,所有佛珠都差不多,但材料各不相同。”</p>

“佛珠的材料都有哪些呢?”赵子蒙道。</p>

“有石质和木质两类,石质有水晶、琥珀、玛瑙、翡翠、珊瑚、蜜蜡和绿松石。木质的有菩提子、檀木、沉香木和黄花梨,还有红木。”</p>

“您看这两颗佛珠是什么材质的呢?”</p>

“只有把佛珠砸开才能知道,把两颗佛珠放在一起敲一敲,或者放在水中,也能听出、看出来是石质,还是木质。”</p>

“但要想知道具体是什么质地,必须砸开才能知道,有些佛珠僧人佩戴许久,时常把玩,外表会有包浆,所以,从外观上,是看不出来的。”</p>

“寺中僧人是不是级别越高,佛珠的材质越讲究?”</p>

“赵队长真会动脑筋,你说的没错,寺中僧人,级别越高,佛珠的材质就越名贵。”</p>

“修能住持脖子上挂珠是什么材质的呢?”</p>

“修能住持有两串挂珠,两串挂珠都是清风住持传给他的。一串挂珠是水晶的,另一串挂珠是琥珀的。”</p>

普济禅师眯着眼睛,目不转睛地望着赵子蒙的脸,之前,他没有对赵子蒙的脸这样关注过。</p>

令狐云飞能看出来,普济禅师的目光中除了赞赏,就是敬佩。</p>

“禅师,这两颗佛珠是不是挂珠上的?”</p>

“肯定是挂珠上的。”</p>

这是赵子蒙要的答案。</p>

“赵队长果然是观察入微啊!”</p>

在赵子蒙看来,观察入微的人应该是萧路含,他不得不佩服这小子的脑回路。</p>

“修能住持现在挂脖子的挂珠是水晶的,还是琥珀的呢?”</p>

“是琥珀挂珠,修能禅师那串水晶挂珠子奖给了空云禅师。”</p>

“空云禅师在寺中担任什么职位?”</p>

“空云禅师职位不高,但功课做的最好,他看了大半辈子的山门。修能住持为了奖励空云禅师对寺院的贡献,把水晶挂珠奖给了空云。”</p>

“您说的是不是看守山门的那位禅师啊?”</p>

“正是。”</p>

“是什么时候奖给空云禅师的呢?”</p>

“是十年前。”</p>

“觉水监事挂在脖子上的是什么佛珠呢?”</p>

“是沉香木的。”</p>

普济禅师沉思片刻,然后道:“老朽这串佛珠是禄松石做的。”</p>

普济没等赵子蒙问,干脆自己说了出来,因为他看见赵子蒙和令狐云飞的眼睛一直盯着他脖子上的佛珠看呢!</p>

“普济禅师,我们可以在您这里把这两颗佛珠砸开,请您看看是什么材质吗?”</p>

“大可不必。也不妥当。”</p>

“这是为何?”</p>

“对赵队长来讲,要想知道这两个佛珠是什么材质的,并非难事。”</p>

普济禅师果然睿智,这些公安要想知道两颗佛珠是什么材质,只要把佛珠砸开,拿给有关专家看一看,或者拿到化验室化验一下,就知道结果了。</p>

普济禅师应该是知道这两个佛珠是谁的,但他没有直接说出来,他非常巧妙地提供了一个思路和方向。</p>

赵子蒙不得不得佩服普济禅师,这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p>

一个耄耋老人,思维竟然如此清晰,如此敏捷,实属难得啊!</p>

虽然诫诚监事已经病逝,但赵子蒙并没有忘记他:“普济禅师,觉水监事的前任诫诚监事也应该有挂珠吧!”</p>

诫诚监事是在那次大修之后病逝的,所以,也不能排除他作案的嫌疑。</p>

既然他已经进入同志们的视线,是不能忽略他的。</p>

更何况他和法正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呢?而法正又于二十二年前离开了冷月寺。</p>

“诫诚也有两串挂珠,一串是清风住持奖给他的,一串是修能住持奖给他的。清风住持送给他的是水晶挂珠,修能住持送给他的是沉香挂珠。”</p>

“诫诚监事平时戴水晶挂珠,还是戴沉香挂珠呢?”</p>

“肯定是水晶挂珠了。比较而言,水晶挂珠比沉香挂珠讲究,能显示僧人身份的除了袈裟,就是挂珠,袈裟只有住持才有。诫诚只能戴水晶挂珠了。”</p>

“清风住持为什么要送挂珠给诫诚监事呢?”</p>

“清风住持在的时候,诫诚就是监事,在清风住持的眼中,诫诚为人勤勤恳恳、做事兢兢业业。住持送佛珠给诫诚,是对他的工作的奖赏,在寺中,能得到这种奖赏的僧人是很少的。”</p>

“说来惭愧之至,老朽在冷月寺侍奉佛祖大半辈子,也不曾得到过这种奖赏。”普济禅师面『露』愧『色』。</p>

赵子蒙没有忘记病逝的诫诚监事,更不会忘记已经离开冷月寺的法正:“法正有没有挂珠呢?”</p>

“有,法正有一串用菩提子挂珠。”</p>

“这串挂珠是谁送给他的呢?”</p>sxbiquge/read/65/65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