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重复杨锐有关钾通道的论文,始终是蔡教授心里的一根刺。
杨锐实在是太年轻了,而cell的诱惑又实在是太大了,在科研这条漫长而孤独的山路上,忍受不了艰苦,又或者忍受不了诱惑的人,实在太多太多,没有人能保证论文造假不会发生。
或许不是全面的造假这种造假也是容易识别的。最具隐患的是大处真实,小处造假。
凡是开创性的论文,哪怕只是一篇小论文,都可能有几百个关键点,其中一些关键点甚至小到普通人想象不到,比如仪器里装实验物的小盒应该是平底的还是圆底的?小的不能再小的区别,结果却会大不一样。
如果项目长时间无法攻破关键点,或者经费等方面有缺失,作假的诱惑力就大大增强了。
杨锐有关钾通道的论文设计清晰而逻辑分明,这是优点,但其中的关键点,他是否在半年时间里全数攻破了?无人可知。
蔡教授是名学者,用少年郎喜欢的词汇,就是一名科学家。科学家是讲科学讲理性的,并不轻易感情用事。
能够证明杨锐的,唯有重复实验。
越优秀的重复试验,越来越多的重复实验,是比论文本身更有力的证明。
而钾通道的重复实验,也确实让蔡教授等了好久。
当然,就绝对时间来说并不算久,若是那些非热点的论文,有时候根本就没有重复实验,即使有,延迟几年的都不奇怪。
杨锐的论文新颖性极强,这样才有人抢着做重复试验,但这东西杀起时间来,亦是钝刀子割肉,慢的不得了。
现在就能做出来,杨锐亦是惊喜,问:“发表了吗?在哪里?”
“还是发表在《cell》上,17页的长文。”蔡教授笑呵呵的,又补充道:“也只能在cell上,设计与你的基本雷同。”
蔡教授说着笑了起来。
早有人在旁边听他们的对话,这时候已经有人不自觉的过来恭喜杨锐:“重复实验都发表在cell上了,你下篇论文也一定能上cell。”
“谢谢。”伸手不打笑脸人,杨锐也不能和他们争辩谈话**什么的。
80年代人基本没有这个概念,你在卧室里吵架,有人用玻璃杯贴着墙偷听了,第二天早上还和你搞统一战线:你老婆昨晚说的不对。
杨锐依旧面向蔡教授,问:“您说也只能发表在cell上,设计雷同……”
“基本的实验设计都是一致的,不过,他们发现的基因表现和你不同,所以我说只能发表在cell上,cns也有竞争嘛。”
《自然》和《科学》的编辑不愿意发表cell发表过的非原创性论文,非常自然和科学。
说起来,三大顶级期刊都是非常傲娇的,或者说,大部分的顶级期刊都是非常傲娇的,因为来投稿的太多了,选择余地太大,就会出现完美主义的倾向。
所以,被cns拒稿也不一定是论文不好,或许只是期刊社的尊严作祟。
钾通道是生物界的研究热点,如果有所变化,或者发现了什么重要的结论,《自然》和《科学》大约也不会坚持己见,但相同设计的论文,就基本只能登上cell了,毕竟是自己家发表的前述论文。
杨锐以前没有发表顶级期刊的经历,但脑筋一转,也就理解了,不禁摇头道:“老外也挺爱面子的么。”
“谁不爱面子。不过,你确实是给我们生物系,给我们北大争了面子。”蔡教授的心情太好了,完全不吝赞扬。
“有奖励吗?”听说有了重复性论文,虽然早确定有这一天,杨锐也不其然间少了许多压力。
蔡教授哈哈大笑,却是道:“可口可乐给你的好处还不够?”
“花了好几万块钱的经费呢。”杨锐亦不掩饰,只是一副劳动所得的模样。
“学校里确实应该考虑给你奖励。”蔡教授说的不是生物系,而是学校。
杨锐不禁讶然,没想到蔡教授这么好说话。
几个小时以后,看到《cell》最新一期的文章,杨锐才明白为什么。
做了钾通道重复实验的,竟然是霍普金斯大学。
如果说哈弗大学是教育领域的大哥大的话,霍普金斯大学就是研究领域的大哥大了。
作为全美第一所研究型大学,霍普金斯大学连续33年,是全美研究经费投入最多的大学,理所当然的,它的产出也煞是惊人,数十名诺贝尔奖得主只是代表了它的尖端水平,超过3000名的教职工,以研究为目标,戮力向前,才是它最可怕的地方。
毫不客气的说,仅仅是一所霍普金斯大学,在80年代的研究实力,超过一个第三世界国家全部的研究实力,比如80年代的马来西亚,它的国家科学院的科学家的水平,还比不上霍普金斯大学的二线教授的水平,而它的研究经费、论文产出、专利申请数、奖项获得等等方面,也大逊于霍普金斯大学。
如果说在民间,很多人也许并不知道,或者并不在乎霍普金斯大学的存在,但在研究领域,尤其是在霍普金斯大学的强势研究领域,比如医学、卫生和生物学方面,却有无数人关注着它的一举一动。
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重复了杨锐的论文,而且发表在了《cell》上,此消息,不啻于一次浓墨重彩的奖项。
“我们的奖励,也该兑现了。”校级会议上,蔡教授意气风发。
这个学期,绝对是生物系出大彩的一个学期。
其他各个院系的领导无话可说,人家霍普金斯大学都承认了杨锐的论文,他们也没有充足的理由阻止蔡教授的进击了。
趁机炫耀了几句,又说了两句闲话以后,蔡教授咳嗽了一声,道:“我有个提议,请大家商议一下。”
“生物系的学生,就生物系自己决定好了。”
“校级实验室,我们生物系自己不好决定。”蔡教授笑呵呵的道:“以前就决定要给杨锐一个单独的独立实验室了,一直这么拖着,现在也应该兑现了才是。”
“校级实验室?有必要吗?”物理系向来耗费资源,对资源的争夺也相当积极。
蔡教授严肃的道:“有必要。杨锐的科研组现在挂在唐集中实验室下面,如果有人去了实验楼,就可以看到,老唐的实验室牌子下面,现在就有日本东京大学,以及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合作实验室的牌子,咱们学校的校级实验室的牌子,比东大和斯坦福大学的牌子还厉害?我觉得不至于吧。”
以前,蔡教授是不敢如此争取的,他就是在等杨锐的论文的反馈。
学界是一向如此的,上到诺贝尔奖,下到评职称,大家都有等证明的习惯。
即使是证明等来了,也不是人人都能得到奖赏的。
也就是杨锐发表了顶级期刊,才得到了额外的关注。
校长考虑片刻,道:“校级实验室要增加拨款吗?”
蔡教授道:“是,初步可以是一年18万元。”
20万太刺激,他给减了两万,这钱是每年都要给的基础款,所谓校级实验室,就是要学校出经费的。如果升格了,变成了省级实验室,省里要给更多的钱,但学校的钱一般也不会少;如果是部级实验室,哪个部委给挂的牌子,哪个部委再掏钱,若是到了国家级实验室,如唐集中现在申请的,中央每年的拨款就要过百万,而且逐年增加,学校的支持更不能少。
大学和科研就是这样一个吞金巨兽,而且永无停止,可以说,这是一个给多少钱都不够的行业。
校长不置可否的道:“今年的建设预算也没剩下多少了。”
蔡教授笑道:“我们准备改建一个旧的仓库,另外,可以动用一点经费积累,总共弄下来,学校里再给个二三十万就行了。”
这是新开的实验室必须的支出,但是,绝对是额外支出了,物理系的主任听着急了,道:“你们生物系要做实验室,你们就做,要学校出钱,就该等这个财年结束,明年再做!”
他开了头,立刻有人跟着道:“不如先把实验室的框子搭起来,等明年的评审结束,咱们轻省下来再定级,到时候该校级就校级,该省级就省级。”
“那不行,不定级,怎么确定实验室的框子?”蔡教授不给捣鬼的机会。
在中国,级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识别码,就好像军队里的军衔一样,级别也许不是100%的准确的,但它的准确度肯定超过了50%。
校级实验室虽然是级别很低的实验室,可它的意义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北大的校级实验室,拿出去还很能忽悠一堆人,其基础设备等方面的条件,也能得到保障,若是做的好了,还能顺着省部级实验室,核心实验室,国家级实验室等方面挪动。
如果没有这个“校级”的前缀,这个独立实验室与某个市或者县,或者某个中学的实验室,在本质上并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它甚至没有评定高级实验室的资格。
换言之,有没有校级的前缀,意味着实验室有没有成长性。
校长沉默不语。
旁人见此,忙道:“奖励是该奖励,但杨锐并不是咱们学校的老师,也没有编制,让他独立主持一个校级实验室,算怎么回事?上面说不定也要驳回的。”
“你说杨锐不是咱们学校的老师,人家霍普金斯大学的教授,却不这样看。”蔡教授要不是准备了杀手锏,也不会自信满满。
说着话,蔡教授打开公文包,道:“霍普金斯大学方面,重复做了钾通道的实验的科研组,专门来了一封信,赞扬北大与杨锐,我复印了几份,给大家看看。”
他拿出来的,却是厚厚的一叠几十份,让人闻到了浓烈的炫耀气息。
也确实是值得炫耀。
因为这是一篇充满了正能量的,满满的赞扬的短信。
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总共4个人,在阐述了自己重复该实验的初衷以后,就是一股脑的说好话。
纯手写的赞扬信,好几百个词,全是好话,也令人佩服。
他们赞扬了杨锐设计的实验的逻辑性和精巧性,将之称作“可以比拟卡文迪许扭秤的精妙实验”;他们还赞扬杨锐实验的严密与容错,自称多次得到了相似乃至相同的结果,在抱怨“干扰了我们的实验”的同时,又庆幸杨锐的实验室人员不多,否则“会让我们的实验毫无意义”;最后,该论文的通讯作者,霍普金斯大学终身教授沃莱斯顿又对北京大学大加赞赏,称之为“培养出了一流学者的一流大学”!
蔡教授觉得自己的虚荣心是得到了最大程度的满足,看其他人的表情,凡是看懂的,大约也是一样的满足,看不懂的,也得看着别人的表情装作满足的样子。
来自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感谢信,对于北京大学的先生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认可了。
校长同志亦是看的摇头晃脑,看他眼珠子转动的方式,显然看了不止一遍。
“杨锐的实验,难度很高吧。”校长满足了以后,开始探究感谢信背后的故事。
蔡教授微笑道:“非常难,霍普金斯大学的研究组原本应该是设计了新方法,结果,新方法遇到的问题太多,为了追上进度,竞争第二名,他们最后不得不全面采用了杨锐的方案。”
惊呼和轻笑声,不约而同的响起。
……sxbiquge/read/37/3708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