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侯 第五百七十章 家主

陈庆也没有想到,一个小小茶馆事件,居然让韦氏家主韦宁远来拜访,看来这个韦宁远很关注自己,他居然知道李清照和自己有关系。

陈庆把韦宁远请到会客堂,茶童进来上了茶。

陈庆笑眯眯道:“上次迎宾客宴请士绅,好像没有看见韦家主啊!”

韦宁远歉然道:“上次正好我感恙,卧床在家,我便让长子替我去了,或许他是晚辈旳缘故,不敢出头。”

说到这,韦宁远取出装有房契和地契的信封,放在桌上推给陈庆,“这是茶馆的地契和房契,请经略使转给易安先生!”

陈庆没有接,看了一眼信封,淡淡道:“家主觉得那份契约合理吗?”

韦宁远一怔,“经略使指的是什么?”

“比如所有人,再比如价格,一千贯是不是太低了。”

韦宁远叹口气道:“那份契约是我四弟签的,严格说起来,他也有权出售,茶馆不是族产,是我母亲三十年前开的,至于价格,一千贯虽然少了点,但如果能满足我们一个小小的条件,也不是不能接受。”

“不知韦家主说的小小条件是指什么?”

“很简单,龙凤茶馆这块牌子是我母亲创立的,这是为了纪念我母亲,茶馆可以转让,但龙凤茶馆这四个字不转让,我们会在附近重新找一块地,重建龙凤茶馆。”

陈庆点点头,“既然茶馆可以转让,那就重新签署一份协议,价格就按照市场来,这样大家心里都舒服,也算是彼此尊重,至于龙凤茶馆牌子可以在契约中写清楚,这块牌子不转让,新茶馆必须更名。”

韦宁远是情商极高的人,陈庆一句‘彼此尊重’,他就没有再坚持下去,别人不缺那几千贯钱,自己若坚持要贱卖,反而会让别人以为是强权霸凌,反而会坏了陈庆的名声。

“那好吧!就由我和易安先生重新签署一份转让协议,按照三千贯的价格出售,我们保留龙凤茶馆的牌子。”

陈庆随即派人去找李清照过来签约,难得这个机会和韦氏家主聊天,京兆两大家族,一个韦家一个杜家,在京兆的影响都很大,陈庆和杜家的关系不错,杜家甚至还希望和他联姻,只是被他婉拒了。

而韦家他却是第一次接触,如果能得到韦家的全力支持,这对他们稳住关中局势会有帮助。

“关中我们了解不是太多,韦家主认为我们治理关中的重中之重在哪里?”

韦宁远微微笑道:“既然经略使问得这么坦率,那我也实话实说,我一直认为,经略好陕西路的关键在于边界和关中,而经略好关中的关键又在于民生和土地,民生我就不多说了,事实上经略使做得很好,盐价锐降,粮价也大幅度降低,还宣布了三年免税,五年税赋减半的好消息,可以说,不管是富人还是穷人,都对这些措施都欢欣鼓舞,但土地似乎还没有启动,我建议经略使在土地问题上要慎重。”

“哪些方面要慎重?”

“土地的归属,关中沃野千里,在金兵入侵之前,几乎没有空白土地,金兵入侵后,大量人口被屠杀,加上逃亡南方的人口,富平之战后,关中几乎十室九空,后来伪齐国又从陕北大量迁徙民众来关中种田,分给他们土地,可一旦这些土地的真正主人返回,肯定会产生严重的矛盾,还有大量官方土地,所以我建议经略使在土地问题上切不可操之过急,要缓缓图之。”

陈庆点点头,“多谢家主的金玉良言,莪会尽量谨慎!”

这时,士兵带着李清照进来了,陈庆迎上去笑道:“韦氏家主来了,我建议你们重新签约,价格就按照三千贯转让,咱们也不占他们的便宜。”

李清照点点头,“那就重新签约吧!”

停一下,李清照又对陈庆道:“大官人最好回去一趟,吕老爷子派人从临安送信来了。”

陈庆送走了韦宁远,又匆匆赶回了府宅,他知道,吕颐浩必然给自己带来了重要消息。

客堂上,两名送信的家人将一封信呈给了陈庆,果然是吕颐浩的亲笔信。

陈庆打开信看了一遍,信中提到了对自己的封赏,升为校检工部尚书、金紫光禄大夫,出任陕西路宣抚使,爵位改封秦国公,另外,自己的妻儿也会正式得到诰命和封赐。

这些封赏都在他的意料之中,他独占熙河路时,赵构就恨不得杀他而后快,可一旦他夺取陕西路,赵构就会反过来安抚他,讨好他,这其实就是窃钩者和窃国者的区别。

“老爷子还有什么交代吗?”陈庆放下信问道。

为首家人躬身道:“太老爷说,孙姑爷子嗣单薄,要夫人给孙姑爷多娶几房妾。”

谷駕/span“这不是对我说的吧!”陈庆笑道。

“这是给夫人的口信,别的口信就没有了。”

陈庆点点头,“你们长途跋涉辛苦了,每人赏你们五十两银子,下去休息吧!”

两名家丁大喜,连忙躬身道:“谢孙姑爷!”

陈庆带着信返回内宅,他来到自己临时书房,片刻,余莲给他送来一盏茶。

陈庆笑着点点头,“你去吧!”

余莲在外面很乖巧,她只有在主人书房里才敢放肆,她一下钻进陈庆怀中,搂着主人脖子噘嘴道:“本来今晚是奴家伺候主人的,但人家身子不方便

只好阿樱替我了。”

陈庆在她俏脸和红唇上亲吻两下,笑道:“什么时候来的?”

“就今天下午,人家还盼着今晚让主人好好怜惜呢!”

“那你就好好照顾夫人,让阿樱来吧!”

“我和她说好了,这几天我让你,等她来了月例,她可要还我的。”

陈庆着实喜欢这对孪生姐妹,一个温柔,一个火热,他就盼望着什么时候享一享齐人之福,但恐怕还需要真正纳她们为妾后才有机会。

“去吧!回头我去看看夫人。”

余莲又赖在他怀中撒了一会儿娇才委屈地去了。

陈庆重新拾起吕颐浩的信,仔仔细细又看了一遍,吕颐浩在信中劝他不要和朝廷翻脸,借助这个契机与朝廷和解。

信中又提到,官家已经下旨重新调查监军王铣的死因。

这确实是一个重大信号。

他和朝廷关系走向冰点的起因就是监军王铣之死,虽然他也想把王铣置于死地,但王铣之死确实和自己无关。

陈庆很清楚,王铣之死一定和刘光世有关,王铣本身就带了上百名护卫,一般盗贼还真动不了他,只有刘光世这样的带兵大将才有能力将王铣全灭。

这些情况自己都告诉过调查官员,但对方就盯着自己,说到底,还是赵构想给自己定罪,才把监军之死往自己头上栽。

现在又重新调查,不管他们会不会查出真正的死因,但肯定要解除自己的嫌疑,否则调查就没有意义了。

其实陈庆也很清楚,过早地和朝廷分裂,其实并不符合自己利益,与朝廷和而不融才是最佳状态,就像周宽所说,朝廷拿面子,自己得里子,何乐而不为?

但陈庆考虑更多的还是利益,包括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尤其是经济利益,不当家不知柴米贵,陈庆手中有了二十万大军后,才知道维持一支二十万人的军队是多么艰难,每天都要大量的粮食物资供养,光每天宰杀的羊就要近万头。

仅仅一个陕西路还是支撑不起二十万军队,更何况陕西路饱受蹂躏,需要休养生息多年,更无法养活他的军队。没有强大的后勤资源,他不可能击败正处于上升期间的金国。

现在他只不过是抓住金国政局不稳的机会,接下来,金国必然会大举反攻。

陈庆想到了秦朝,秦朝之所以能据关陇之地统一中原,根本原因还是得到了巴蜀千里沃野之地,后勤有了保障。

这确实是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巴蜀来承担自己养军的重担,当然,陈庆也知道不可能说服朝廷把巴蜀交给自己,他只能霸王硬上弓,强行控制巴蜀。

陈庆在书房里来回踱步,考虑着种种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