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361章 大沽河盐场

>

在第四团,沈迅是一个传奇。</p>

上上下下都知道他。</p>

因为这个家伙升职特别快。</p>

安山湖之战时,他还是趴在船头的大头兵一个。</p>

横扫青州府的时候,他就是小队长了。</p>

孟良崮之战打到一半,因为原来的主官阵亡,他被火线提拔为了排长。</p>

之后第四团组建,他被调来,直接就是一连连长。</p>

不过却没有人嫉妒他,认为他投机取巧,或者有什么背景。</p>

沈迅升职快,主要靠两点。</p>

其一是有文化。</p>

身为莱阳才子,沈迅的文化水平非常高。</p>

别的士兵,识字就了不得了。他是诗词歌赋、文章经义信手拈来。</p>

有了文化的基础在,沈迅的学习速度飞快。各种军事本领的掌握速度,远超其他士兵。</p>

其次是他有作战经验。</p>

其他的士兵,当兵之前都是平头百姓。莫说枪了,刀都没有摸过。</p>

可他不同。</p>

在参加新军之前,他可是跟着左懋第、姜埰、蒋垓等人打了莱阳保卫战的。</p>

因此当其他的士兵看到血火和死尸吓的尿裤子时,他已经能够行色如常,勇猛作战了。</p>

攻下寨墙,第一连没有停止脚步。建立阵地后,继续向前进发。</p>

通往山顶的路愈发难走,乱石横行,极大地遮蔽了视野。</p>

前面几个士兵奔跑中,突然发出惨叫,全都摔倒在地上。还不等爬起来,石头缝里一杆杆铁枪刺出,带走了他们的生命。</p>

后面的火力支援已经很快了,可石头缝隙太小,子弹根本打不进去,也就对敌人没什么伤害。</p>

沈迅看在眼里,吼道:“放火。”</p>

对付石头掩体,最好的武器不是火枪、火炮,而是火焰。</p>

立刻有几个士兵掏出玻璃瓶子,里面装着一些浑黄色的液体。</p>

士兵们将玻璃瓶子甩出,全都砸在了那片起伏不定的石堆上。玻璃破碎,里面的液体流淌的到处都是。</p>

又有士兵拿出劲弩,上面的弩箭箭头处裹了浸油的棉布,此时已经被点燃。</p>

一箭过去,登时令那片石堆变成了火海。</p>

不一会儿,石头后面惨叫声此起彼伏,几十个白莲教乱贼窜出来,惊慌失措地往后跑去。</p>

新军士兵恼恨他们使阴招,一顿排枪,全都打死在了平地上。</p>

玻璃瓶子里装的,并非是普通的菜油,而是石油提炼物。</p>

乐安和利津附近的百姓发现地下会冒出黑色的液体,遇火即燃,即使用水也无法浇灭,因此会拿来生火。</p>

情报部的工作人员在集市上发现了这种东西,带了一些回来,但一时都不知道其用途。</p>

左梦庚看过后大喜,教了蒸馏提取的办法,于是得到了汽油、柴油等基础油料。</p>

现如今连蒸汽机都没实现呢,内燃机就更加遥遥无期了。所以这些石油提炼物品,最大的用处就是军事上的。</p>

此时用来,效果非凡。</p>

不过虽然消灭了隐藏在乱石后面的白莲教乱贼,但因为大火弥漫,第一连也无法前进,只好等着火势自然熄灭。</p>

沈迅让传令兵给友邻的部队发去信息,告知这里的进攻停止了。</p>

旁边的第三连收到后,也跟着停了下来。一时间,战场上出现了短暂的平静。</p>

趁着这个功夫,炮兵将左营炮拆了,抬到了近前,重新组装,准备第二波攻势。</p>

沈迅清点人数,问道:“各排报告伤亡。”</p>

“一排,牺牲七人,伤三个……”</p>

“二排,牺牲一人,伤七个……”</p>

“三排,牺牲五人,伤两个……”</p>

副连长汪兴武在一旁记录,听到一个数字就心疼好一阵。</p>

“我说老沈,你可得悠着点打,别把咱们连都打光了。”</p>

沈迅心算的本事很快,疑惑道:“这不才伤亡二十五人嘛,区区四分之一,咋就急了?”</p>

汪兴武破口大骂。</p>

“你小子打完这一仗就去军校报道了,老子还得在这儿耗着。人都打光了,老子不就成光杆司令了?”</p>>

沈迅眉头紧皱。</p>

“你听谁说的老子要去军校?”</p>

汪兴武牛眼珠子打横。</p>

“这不是明摆着的?你老沈学问大,本事高,如今正是用人之际,你这样的不提拔谁提拔?这一仗打完,你的资历也够了,肯定会去军校深造。再出来,起码一个营长跑不了。哎,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回来了?”</p>

其他大家心里都有数,沈迅一旦去了军校,是不可能再回到老部队了。</p>

第三师正在如火如荼地组建,缺少军官的地方太多了。像沈迅这样又有本事又有经验的人,肯定会充实到新部队去。</p>

沈迅其实也有点预感,要不然的话,这一仗不会让他的一连打主攻。</p>

可一切都是猜想,他生怕动摇军心,忙道:“子虚乌有的事儿,扯那个干什么?恶战当前,还是先打好再说吧。”</p>

汪兴武也摒弃了不该有的想法,心思回到战场上。</p>

“前面那个高地必须得拿下,不然的话,无论咱们从哪边攻,都被人家压在头上打。”</p>

沈迅也在琢磨呢。</p>

那块高地其实也不算什么高地,就是一整块巨石。上下落差大约二十多米,朝向新军的这面几乎垂直,根本无法攀爬。</p>

要想上去,就只能从两边绕过去。</p>

可问题是绕路的话,就会被巨石上的人压着打。</p>

沈迅将炮兵指挥请了过来。</p>

“咋样,你们的火炮能打到石头上吗?”</p>

炮兵指挥观察半晌,给出了不好的答复。</p>

“不成,没有角度。”</p>

他们目前所处的位置,距离巨石仅仅两百多米。</p>

左营炮直射的话,炮弹只会打在巨石的横截面上,造不成伤害;曲射的话,炮弹又会从巨石上飞过去,依旧无效。</p>

偏偏他们的背后又是向下的地势,火炮无法后退,否则仰角会变得更大。</p>

既然炮兵指望不上了,沈迅还得自己想办法。</p>

他拿着望远镜来来回回观察,还别说,真的让他发现了一个被人疏忽的地方。</p>

“老汪,你看,南边的那个小平台,和大石头的距离不超过五百米吧?”</p>

汪兴武不明所以,但还是点头。</p>

“大约四百七十多米吧。”</p>

沈迅兴致勃勃地道:“那台子虽然不大,但足以容纳一个班的士兵。有这一个班,咱们就等于有了一个水平面的火力点,可以从侧面打到石头上。”</p>

汪兴武觉得他在异想天开。</p>

“想啥呢?中间那么多大树,两边根本看不见啊。”</p>

沈迅露出狠绝的一面。</p>

“有树?烧掉就是了。咱们有燃烧弹,不用留着干什么?”</p>

汪兴武看着山坡上连绵不绝的植被,禁不住心惊肉跳。</p>

“这不会引发大火吧?”</p>

沈迅才不在乎呢。</p>

“那不正好,全都烧起来,这些乱贼就没有立足之处了。”</p>

汪兴武胆战心惊的。</p>

“书里可是说了,诸葛亮火烧博望坡,会折损性命的。”</p>

沈迅气不打一处来。</p>

“呸,那是封建迷信。演义里胡说八道而已,历史上诸葛亮就没有火烧过博望坡。博望坡是伏击战,不是火攻。”</p>

汪兴武的文化水平不高,平时最喜欢的就是听戏。闻言将信将疑,“真的?”</p>

沈迅懒得和这个筒子多说废话。</p>

“告诉七班,抢占那个小平台。九班和十班准备燃烧瓶,把那片林子给我烧了。二排掩护,莫要让九班、十班被人摸了。”</p>

伴随着他一声令下,熊熊大火陡然在山上燃起。不一会儿,黑烟冲霄而起,火龙咆哮着往山顶席卷而去,一路上的植被全都成为了燃料,也将整座龟蒙顶笼罩其中。</p>

半山腰上,观战的左梦庚恰好看到这一幕,啧啧有声。</p>

“这火攻漂亮,谁干的?”</p>

傅以渐不大一会儿返回,“是二师四团一连长沈迅。”</p>

左梦庚哈哈大笑。</p>

“你们读书人的心眼就是坏。”</p>

傅以渐大囧,不明白为何好端端的,自己也会躺枪。</p>sxbiquge/read/14/14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