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左 第46章 什么是好学问

>

“贤弟也认为这大明穷途末路了吗?”</p>

知己难寻,黄宗羲迸发出了极大的热情,缠着左梦庚请教不停。</p>

左梦庚有心结交,自然畅所欲言。</p>

“方今天下,天灾是第一等大祸。倘若朝廷运转得当,君臣贤明,尚有解决之道。奈何如今的朝廷已经久病难医,无力回天了。”</p>

黄宗羲展现出了其局限性的一面。</p>

“哎,倘若太祖降世,或许可以国泰民安。”</p>

这种想法不可取,左梦庚要坚决打掉。</p>

“便是太祖重生,这大明也没救了。当今之格局,只能破而后立。首先要破的,就是那张龙椅。坐在龙椅上面的人不改变,其他的一切都是妄谈。”</p>

黄宗羲惊了。</p>

没想到还有比自己更激进的人。</p>

“太祖英明神武……”</p>

这一次左梦庚都不让他说下去了。</p>

“黄兄真以为历朝历代,开过之初的君主就英明,后期的君主就昏聩?”</p>

此言一出,别说黄宗羲了,就连侯恂、刘宗周、曹文衡等人都不禁看过来。</p>

左梦庚的见解,也确实不是说给黄宗羲一个人的。</p>

“一个朝代的没落乃至灭亡,其实和君臣的贤明与否,关系并不大。”</p>

这个说法无比新奇,几乎等于将数千年来儒家倡导的君王愚贤之论全给否定了。</p>

“真正导致一个王朝垮台的,其实是毫无进步的社会生产力和固化的政治制度。以本朝为例,人均生产所得,洪武年和如今并没有什么高下之别。可人口却增加了无数倍,土地承担不起,带来的自然就是经济崩溃。即使太祖复生,他能解决这个问题吗?”</p>

黄宗羲有点迷茫,但侯恂、刘宗周等人却眼前一亮。</p>

这些时日,他们没少和左梦庚探讨《国富论》。对生产力、生产关系等词汇,早已烂熟于胸,甚解其意。</p>

此时听来,颇有豁然开朗之感。</p>

左梦庚向黄宗羲解释了这些新名词后,这位仁兄也击节长叹。</p>

“着啊。天下大恶,莫过于土地兼并。可恨张江陵功亏一篑,未竟全功。否则的话,焉有今日之祸?”</p>

左梦庚好笑地看着他。</p>

“你真以为张江陵能解决土地兼并的难题?”</p>

黄宗羲反问。</p>

“为何不能?”</p>

左梦庚呵呵冷笑。</p>

“张江陵死后,万历为何对他下手?当真以为张江陵秉政之时,对皇帝压迫过狠吗?非也。张江陵之政,本就不够深入,但也触动到了这天下间地主们的利益。在他死后,这些人怎么会不反扑?诚如商鞅故事,今日重现罢了。”</p>

这黄宗羲就不敢苟同了。</p>

“天下地主对张江陵恨之入骨,我深知。可皇帝为何如此呢?”</p>

左梦庚嘿嘿一笑,拨云见日。</p>

“皇帝就不是地主了吗?”</p>

黄宗羲愕然,固有认知被冲击的七零八落。</p>

这还不算完,左梦庚又道:“张江陵改制未竟全功,根源何在?非不想也,实不能也。张江陵就不是地主了吗?纵观朝野,普天之下,士大夫非地主者,几人也?”</p>

在场的都是人中精英,闻听此问,全都被掀翻了认知,感觉整个世界都变了样。</p>

可仔细品味,却又发现,左梦庚所言,竟颇有道理。</p>

所谓的书香门第、耕读传家,说起来高洁素雅。</p>

可仔细想想,还不都是靠着掌握大量土地养家、读书,跻身仕途,再去攫取土地。于是家族日隆,虽百代而香火不绝。</p>

既然朝堂之上尽是地主之辈,要靠着土地来壮大家族,当有人不允许他们兼并土地的时候,他们会怎么做?</p>

就在他们心情无法平静时,左梦庚的话愈发的尖酸刻薄。</p>

“要想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首先就需要天下众生之首的皇帝做出表率,如此其余地主方才没有借口抵抗。可你想想,那位万岁爷愿意解散皇庄,将土地分给农民吗?”</p>

不需要有人回答,答案不明而喻。</p>

在场的人都很清楚,皇家的田庄数量从开国之初到现在增加了多少,全是有据可查的。</p>

特别是当今那位,让他动用内库都如杀父之仇一般,更遑论不兼并土地了。</p>

虽然皇庄数量在正德以后是不断减少的,但整个皇族拥有的土地数量却是在暴涨的。</p>

总不能皇族跟皇帝没关系吧?</p>

凡是这么说的,都是耍流氓。</p>

“呵呵,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正因如此,皇帝将天下的土地的都视为己有,任意侵占而毫无心理负担,再将其赏赐给勋贵、官僚、阉宦。大小地主吃的脑满肠肥,谁在乎过生民维艰?”</p>

码头边,随着左梦庚一声声尖锐的发问,陷入了无尽的沉默。</p>

在他们的周围,整个码头热火朝天,数不清的流民带着满足的笑容,努力的干着活。</p>>

虽然满身都是肮脏的泥泞,可是一想到等待着他们的饱饭和工钱,就没有更多的要求了。</p>

一直在码头监工到下午,左梦庚才回府。</p>

身后多了个尾巴。</p>

经过一番畅谈,左梦庚的言论让黄宗羲惊为天人。</p>

这位仁兄做了一个惊人的决定。</p>

留在临清不走了。</p>

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即使回去江南,目光所及也全是蝇营狗苟之辈。</p>

跟刘宗周去京师吧,又不忍见朝廷的腌臜之气。</p>

思来想去,还是左梦庚这里最对胃口。</p>

他看出来了,左梦庚还有许多东西没有透露。而对于他还未成熟的世界观来讲,这些都是求知若渴的财富。</p>

左府的后院里,分外热闹。</p>

不但徐若琳、左羡梅在,张好古、柳一元竟也来了。</p>

除此之外,张令锡和侯恂身旁的小孩,也围着徐若琳,不知道在说些什么。</p>

对了,那个小孩就是侯方域。</p>

未来的明末四公子之一,和李香君爱情故事名传千古。</p>

仕清的污点尽管后来悔之不已,却依旧被后世人唾骂、诟病。</p>

“姓左的,你还敢回来?”</p>

看到左梦庚,张好古怒火冲天,歪着半个屁股就要上来分说。</p>

柳一元好笑地一把拦住。</p>

“张兄,大夫说了,你这伤在要紧处,不可轻动。”</p>

周遭众人纷纷嬉笑,徐若琳和左羡梅更是轻啐,不忍多听。</p>

张好古咆哮连连。</p>

“我会受伤,还不是因为这个家伙?他要是救了我,还有此等厄运?”</p>

左梦庚摊开手,笑问道:“张兄,那你说,当时情形,我是救你呢,还是救徐小姐呢?”</p>

张好古梗着脖子,发出了来自于灵魂深处的呐喊。</p>

“我是你至亲至爱的兄弟呀!”</p>

左梦庚顺嘴回道:“你又不加钱。”</p>

说完才感觉不对,也幸好嘟囔的声音不大,张好古没听清,他赶紧改口。</p>

“身为一名绅士,遇到危险的时候必须要礼让女士。这是起码的道德,难道张兄枉顾人伦大道?”</p>

张好古懵了。</p>

这事儿有这么严重吗?</p>

不过他也没那么容易就范。</p>

“那你为何回头不救我?”</p>

第一次你要救女人,好,我认了。</p>

那你为何不回来救我?</p>

张好古觉得自己抓住了左梦庚的错处,不给一个理由,决不罢休。</p>

如果他知道面对的左梦庚实际上是个什么人的话,就不会开心的那么早了。</p>

左梦庚呵呵一笑,理由随便就找好了。</p>

“我被火药炸懵了,没想起来。”</p>

“你……”</p>

张好古一口气没上来,心好痛。</p>

可是想想那惊天动地的爆炸,这么解释似乎也说得过去。</p>

生怕张好古揪着不放,左梦庚赶紧走到徐若琳那边。</p>

“你们在干嘛?”</p>

徐若琳指着两个小孩,无奈地道:“还不是他们俩,偷听了若谷公议事,却拿了难题来烦我。”</p>

侯方域颇为机敏,眼珠子黑哟哟的带着灵性。</p>

“家严说,谈文论道,尽皆虚妄。这等实事,才于国于民有益。小弟想着,倘若能从此事中学习一二,也好增益学识,成有用之才。”</p>

左梦庚看去,才发现侯方域和张令锡正在钻研的,竟是堤坝修筑问题。</p>

码头那边被炸塌了不少地方,必须重新修筑。</p>

侯恂等人也参与了重建,估计在讨论时被侯方域听了去,于是拿来请教徐若琳。</p>sxbiquge/read/14/147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