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之荒野大冒险 第四百一十九章 冲刺?

>

独自搭建绳索的工作进行的很粗糙,但毕方不需要做的太多精细,一个人虽然慢,但绳索承受的重量也少了很多。</p>

狂风呼啸,期间是不是会有落石坠下,这是最需要注意的点。</p>

落石下坠的原因有很多,积雪融化,山峰吹落,自然滑落等等。</p>

哪怕是眼珠子那么大的小石块,砸下来都有可能发生流血事件,位置不凑巧可能直接就要下山了。</p>

“我们要边爬边抬头注意上方,如果看见远处滚落的石头越来越大,那一定是朝着你的正上方来的,迅速判断和提前躲避。一般来说,向导会把攀爬时间放在不容易发生落石的清晨,避开中午温度相对较高的时刻。”</p>

万幸的是,直到毕方来到第三营地,一切都很顺利。</p>

洛子壁今年覆盖上了一层厚厚的雪,盖住了亮冰,攀登的过程中毕方轻松了许多。</p>

海拔7165,总计耗时四小时。</p>

毕方早上五点出发,现在不过是九点,午饭点都没到。</p>

这个时候,毕方已经越过了高层云,云流就在他的脚下快速流淌,而珠峰依旧在头顶闪耀,阳光普洒肩头,仿若人间仙境。</p>

上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还是和艾蒂安一起领航雁鸟的时候,在暴风雨中冲出云层,恍如隔世。</p>

转头向二号营地的方向望去,陡升的坡度让身后的景色宛如是两边被巨人提起,并向中间合拢的,已经分辨不出方向的圆形世界。</p>

观众们此时也彻底沦陷在山巅风光之中,虽然碍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且主要是因为没钱,但能够以第一人称的视角完整爬完珠峰,依旧感到身心震撼。</p>

自然的美无与伦比。</p>

【漂亮哇】</p>

【太高了,已经开始缺氧了】</p>

【这就是珠峰吗?】</p>

【拍了拍肚子上的肥油,我笑了】</p>

毕方笑了笑,到这个高度,他已经轻易不讲话,但此情此景,还是忍不住赞叹一声。</p>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三号营地是搭在斜坡上的一块凸出地带,最宽处只搭在帐篷外多出的一米宽的地方。所以,进出帐篷要注意不要被帐篷绳绊倒,穿的冰爪不要扎破帐篷,当然,我没有帐篷。”</p>

“你们看,营地前方那边几年前也发过一次雪崩,还好没有人伤亡,当时有四名登山者就躲在岩石下逃过一劫,如果在登山过程中发生雪崩,雪海铺天盖地,这么狭窄的地方登山者几乎没有可以躲避的空间。”</p>

不过,虽然景色很美,毕方看了一会还是重新戴上了雪镜。</p>

这里的阳光带来的除了美丽和温暖外,还能直接影响你的身体机能。</p>

很多人或许没爬过珠峰,但去过XZ都能感受到那里能够刺痛皮肤的紫外线,更别说是七千多米的高山上了,这里甚至还突破了云层。</p>

缺少了一层反射作用,紫外线直接照射在身上,很快就会被晒伤,长久照射,甚至会有一种“热”的感觉,好在毕方包裹得严实,只要不露脸就可以。</p>

“不知道他现在感觉怎么样?”</p>

山脚下坐在村庄里的罗布看着直播,目露艳羡,他很羡慕毕方的身体素质,甚至是他的年龄。</p>>

罗布自己已经四十了,正常来说,经验和年纪几乎是一对反义词,许多大名鼎鼎的登山者,几乎都是三十五岁之后才开启了自己传奇的一生。</p>

就连毕方刚刚提到的瑞士机器,罗布印象里同样是三十五以后才开始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记录,彻底打响名头。</p>

眼下的毕方多大?</p>

二十五?</p>

比一众登山大师高了足足十年!</p>

十年!这是什么概念?</p>

如果专注于登山,毕方会有至少三十年的巅峰期,完全能让他成为一个传奇!</p>

这个年龄的罗布甚至还在了解如何攀登七千米的山峰,可毕方却已经能够几乎不费力的无氧solo到第三营地,七千二百米的海拔高度!</p>

自己在这里是什么反应?</p>

氧气瓶打开着,可总觉得不够呼吸;明明途中不时小憩,却总觉得疲乏。体力已经将近极限,累到不想动用任何脑细胞,只是一次次机械地往上慢慢挪动。</p>

这个怪物甚至还能讲话!</p>

和自己的粉丝聊天!</p>

我的天,如果不是一起组过队,看了全程攀登,罗布真的怀疑这家伙是不是进了一个摄影棚,身后都是背景板。</p>

有句话说得真对,有时候人和人的差距,比人和狗都大。</p>

似乎是看出了罗布那emo的心情,姚俊也感同身受,第一次进直播间看到那个青涩的年轻人的时候,他只是觉得厉害,经验丰富,可慢慢的,姚俊就发现,这就不是人,而是一个为冒险而生的怪物。</p>

乌力是瑞士机器,那毕方就应该是华夏火箭!</p>

姚俊拍了拍罗布的肩膀,递上一瓶可乐:“不要想太多,欣赏就行了,和他比,是个人都会自卑。见鬼,这里的可乐真贵,居然要了我500卢比!五十块一瓶可乐,他怎么不去抢?”</p>

罗布抽了抽嘴角,打开可乐一饮而尽。</p>

此时山上的毕方也坐下开始补充能量,如果是普通登山队,适应训练到三号营地就结束了,第二天一早就要开始下撤。</p>

这个时候,机体内的携氧红细胞增多,而且并不会在一周的时间里消失,可以放心的回到低海拔好好休息,进行休整并补充能量。</p>

如果待在大本营哪里也不去,表面上看是一直处于高海拔适应,但是适应期间消耗的能量没有及时得到补给,血细胞反而不能有效增长。</p>

但是......</p>

毕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自己所能摄入的氧气变少了,少了很多,但依旧在能忍受的范围内。</p>

自己的身体状态比预想的要好上很多很多,现在和珠峰的垂直距离不过是一千六百米了,好像真的已经触手可及。</p>

四维十五点,是无与伦比的均衡性,快慢肌肉纤维比例完美,高达八十以上的摄氧量,注定了毕方是耐力运动的宠儿。</p>

冲不冲刺,天气是首要的,此外便是适应,可如果状态良好,也不必过于拘泥所谓的适应期,何不直接冲刺登顶?</p>sxbiquge/read/12/129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