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一次阵痛而已</p>
陈江海出资修建这条高速公路,本身就可以为省内提供很多的工作岗位。</p>
所以就冲着这一点,当地政府和省里面根本就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反倒会大力支持。</p>
更何况陈江海如今的身份摆在那里,政府方面若是知道这条高速公路是他投资兴建,也绝对会拿出百分之一百的诚意,竭尽所能为这条高速公路的建设保驾护航。</p>
不说其他东西,征地和税收方面肯定是要给于优惠的。</p>
在流程方面,也绝对是一路绿灯,没有任何的阻拦。</p>
陈江海现在找冯宗贤,无非是想先通个气。</p>
同时也是希望冯宗贤去找平山市政府和省里面,直接把这件事定下来。</p>
陈江海为人低调,也不喜欢麻烦,不想跟政府产生过多的纠缠,浪费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p>
正是因为这样,陈江海才会主动来找冯宗贤。</p>
这中间有冯宗贤牵头的话,陈江海能少好多的事。</p>
专业人士已经请好了,资金方面也绝对不是问题,冯宗贤要是能跟平山和上面谈好的话,这条高速随时可以开工。</p>
在知道陈江海的意思后,冯宗贤也就知道该怎么办了。</p>
“江海你放心,我会尽快给你答复的。”</p>
这种事,他知道一刻都不能耽误。</p>
越早开工的话,对于两地政府是越有利的。</p>
陈江海说:“冯市,那就辛苦你了。”</p>
“江海,我绝对会给你拿到最优惠的政策,不会让你吃亏的。”</p>
冯宗贤赶紧拍着胸脯保证道。</p>
关于这样的事,实际上各地市才是最大的受益者。</p>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要是不拿出足够的诚意来,真的就对不起陈江海的这番心意了。</p>
这条高速公路建立起来后,回本的时间虽然会很长,但起码不会亏本。</p>
如果前期能够拿到各种优惠政策的话,回本的时间就会更短。</p>
这样一来,陈江海建这条高速公路就更加的划算了。</p>
虽然说陈江海修建这条高速公路是一番好意,真正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问题,但是在商言商,成本方面的控制还是必须得考虑的。</p>
打完这两个电话,陈江海才算是微微松了一口气。</p>
现在这个时候,他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p>
至于其他地方的下岗员工,他真的是鞭长莫及,管不过来。</p>
充其量也就是看看能不能让下面的厂长尽可能吸收一些下岗职工,对他们培训之后,给予上岗的机会。</p>
当然这些终究是有限的。</p>
因为下岗是全国范围内的问题,仅凭陈江海一己之力,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p>
现在只能期望那些民营企业家,能够伸出援助之手了。</p>
老话说的好,众人拾柴火焰高。</p>
只有大家共同出力,才能最大限度的帮助国家解决这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p>
这些年,秋海在国内发展的不错,带动了不少的民族企业一起发展,起到了相当积极的作用。</p>
在这个困难的时候,希望秋海修建高速公路这个动作能够起到引导作用,这些民族企业家能够站出来做点什么。</p>
当然,这都是自陈江海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p>>
这些民族企业家究竟会怎么做,他完全不知道,也无法去干涉。</p>
他只能从自己做起,对得起自己的良心。</p>
陈江海看着桌子上的报纸,自言自语道:“做好自己的事,这就足够了。”</p>
华夏至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可以说遇了很多的危机。</p>
这个古老的国度,遭受了太多的苦难。</p>
不过,每一次都如同奇迹一般的挺过来了。</p>
这一次大规模的国企下岗,也只时代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阵痛而已。</p>
就在这个时候,陈江海突然想起了一件事。</p>
今年七月份左右,龙江将会爆发有史以来最大的洪水灾难。</p>
想到这里,陈江海的脸色突然变得有点凝重。</p>
今年的华夏,可以说真的是多灾多难。</p>
刚经历过金融风暴,现在正在国企改革的困难时候,马上就会遇到百年难得一遇的大洪水。</p>
这一次的特大洪水,全国有二十九个省市,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p>
受灾面积三亿多亩,成灾面积两亿多亩,受灾人口达到了两亿多人。</p>
房屋倒塌了六百八十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一千六百多亿元。</p>
从这些数字就能看得出来,这次洪水造成的危害到底有多大了。</p>
关于这一次的援助工作,陈江海觉得会比上次好做不少。</p>
因为对于这场灾难,国家方面其实早就已经预测到了。</p>
在今年一月一号的时候,华夏防洪法正式实施。</p>
四月九号的时候,国家召开了防总第一次全体会议,分析了九八年汛期,全国旱涝期。</p>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国家相关机构已经预测到了龙江将会在今年发生特大型洪水。</p>
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早就已经做好了各种准备。</p>
要知道,这样的特大洪水,在华夏的历史上还有两次。</p>
这两次的洪水灾难,死亡人数达到了十几万。</p>
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华夏政府方面提前做好准备,这次的洪水灾难,造成的损失肯定不会比前两次少的。</p>
陈江海现在要是提前筹备物资的话,肯定不会有多少人怀疑。</p>
到时候真的有人拿这个说事,陈江海完全可以把国家推出来充当挡箭牌。</p>
国家都这样做了,为什么他陈江海不能做?</p>
这次的受灾面积很大,光是让陈江山去置办物资的话,明显是不可能的事。</p>
想到这里,陈江海便直接把岳宏盛给叫了过来。</p>
此时的岳宏盛,为了外企的事可以说是忙到焦头烂额。</p>
这些天秋海一直在生产新产品,岳宏盛的心思全部都放在了这上面。</p>
现在这种情况下,秋海的新产品是绝对不能出问题的。</p>
一旦出了问题,对于秋海来说,肯定是毁灭性的打击。</p>
也正是因为这样,岳宏盛对于新产品质量的要求,那自然是相当的严格。</p>
此时的岳宏盛正在车间检查,知道陈江海要见他后,便立马对相关负责人交代了几句之后赶了回去。</p>
在岳宏盛看来,陈江海这个时候叫他回去,肯定是跟外企的事有关。</p>sxbiquge/read/11/117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