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部电影最忌讳什么?</p>
自然是整体风格前后不符,演员的实力参差不齐,化学反应糟糕。</p>
如果是这几种情况下,就算剧本再优秀,也展示不出来。</p>
所以,当演技最弱的靳東激发起众位老戏骨的反应时,董熹内心是赞叹的。</p>
他有时候会觉得自己很幸运,总是能够找到合适的演员。</p>
“众位爱卿,觉得这事该如何处置?”靳東的语气谦虚却蕴含着不容忽视的霸气。</p>
将一位初登皇位的天子,那种锋芒毕露但又想要装出一副听取意见的样子。</p>
而接下来就是文臣的争锋,按理说这时候靳東的戏份就没有了,只需要在龙椅上做皱眉思考状。</p>
但不敢寂寞的靳東,在征求董熹的意见后,他转换了一下正襟危坐的姿势,将体态变得随意,展现出无形的攻击性。</p>
符合他刚刚登基,迫切需要立威的感觉。</p>
最重要的是,他这么一转换姿态,就会让自己更多的出现在镜头里。</p>
俗称:无言的抢戏。</p>
就好比陈小二在春晚舞台上,跟一根电线杆子一样,直戳戳的站在哪里。</p>
当然,不会那么的突兀,靳東更多的还是靠着颜值,来增加观众的记忆力。</p>
如果下面入镜的演员,台词和表演激不起观众兴趣的话,还真容易被靳東抢戏成功。</p>
但很可惜,接下来入境的每一个演员,都是熟脸,每一句台词的把控,都能牢牢抓住观众的眼球。</p>
不论是呜呼哀哉的语气,抑或是心平气和的回击,戳戳逼人、咬文嚼字、血口喷人、暴跳如雷……</p>
这些语气的变化,还有语速的意境,组合到一起的时候。</p>
除非靳東在龙椅上跳一段“骑马舞”,否则他根本就没办法让观众注意到自己。</p>
所以,他是在做无用功吗?</p>
非也!</p>
电影的魅力就是可以重复的观看,每一个小细节都会被有心人注意到。</p>
靳東看似的无用功,其实在整体画面里会很和谐,而且会让某些人过度的解读。</p>
在很多人眼里,导演留下的没用个镜头,都是在表现什么。</p>
当然,首先这部戏需要成功。</p>
否则没几个人愿意去解读每一个镜头。</p>
董熹出道至今,唯有第二部电影《燃烧》入选了北影的内部教材电影,被反复的解读过。</p>
而其他作品,哪怕是同样得到过三大奖项的《驭风少年》也没有得到青睐。</p>
他后期的作品商业属性太过于浓厚,电影学院会在内部播放,但是没必要过多的解读。</p>
现在的国内学院派,还是以文艺片为主,并不会鼓励学生向着商业靠拢。</p>
所以现在很多学校导演系的学生,毕业就等于失业。</p>
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像贾铃似的,有一个牛逼的大哥。</p>
这年头,拍院线商业电影能赚钱的都没几个,更别提投资文艺片。</p>
不过从去年开始,熹子影视的三部过亿票房的电影,彻底将资本的目光吸引过来。</p>>
很多有钱的、有势的开始往这个圈子里挤,比如退出华义兄弟的冯晓刚,就搭上了一位金主,拉上老朋友张国礼组建了一个新剧组。</p>
《温故1942》,听这名字就知道不是他擅长的贺岁片。</p>
熹子打听的消息时,这是部根据刘震云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p>
讲述的是一个关于饥饿的历史故事,以1942年河南大旱为背景……</p>
据说1993年,刘震云就把小说交到冯晓刚的手里。</p>
原本在华义兄弟的时候,这部戏就被立项过,但是后来不了了之。</p>
这也是冯裤子和大小王的裂痕开始出现的征兆,所以今年结束和华义兄弟的合约后,冯裤子迫不及待的自立山头,重启该片。</p>
也不知道从哪里骗了个傻财主,号称成本2000万元。</p>
一听这个数董熹就乐了,要不是冯晓刚打算粗制滥造,要不就是他想着玩姜闻那套,半路加钱!</p>
对于这种败坏行业的行为,董熹不可能视而不见,反正孙海平私底下找人联系了给冯裤子投资的那位爷。</p>
把事这么一说,对方虽然将信将疑,但怀疑的种子一旦埋下,条件成熟就会生根发芽。</p>
孙海平这人别的本事没有,但是看人下菜的能力绝对一流。</p>
吃了几顿饭后,冯裤子那个金主就彻底倒向熹子的怀抱,选择撤资。</p>
野心勃勃的冯晓刚还没有顺利开机,就直接胎死腹中。</p>
而熹子则收获了一个有实力的投资商,别看熹子不缺少投资,但这年头可以一口气拿出2000万拍摄电影的人。</p>
其本身的价值绝对强悍。</p>
而拍摄现场,一顿老戏骨吐沫纷飞之后,扮演皇帝的靳東心中已经有数。</p>
他看向默不作声的武将群体,直接开口问道:“爱卿你有何意见?”</p>
此时一身黑甲站在程龙站在前列,他扮演的正是耿家第三代的领头人耿秉。</p>
这里要说一下,《13》的男主角耿恭,他来自东汉赫赫有名的世家——耿家。</p>
东汉一朝,耿氏一族一共有十九人封侯,出了两位大将军和九位将军。此外还有三位子弟当驸马,一女是汉安帝的嫡母。</p>
这种显赫的家世,也注定汉章帝不会坐视耿恭被困不管。</p>
原本以程龙的年龄,扮演东汉开国云台二十八将的耿弇最为合适,但因为此时耿弇已经去世多年,所以他就只扮演和耿恭同辈的耿秉。</p>
正值壮年的程龙没有慷慨激昂的诠释利弊,他只是淡淡一拱手朝着靳東说道:“陛下,当年破胡侯有一句话,很适合当下的场景。”</p>
“哦,是何话?”靳東挑了挑眉。</p>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p>
此言一出,整个场面瞬间调转,刚才反对出兵的大臣纷纷闭上嘴。</p>
程龙没有提自己的胞弟争功,而是将这件事引申为整个国家利益。</p>
这个时候,再出言反对就是不理智的行为。</p>
端坐于龙椅上的靳東目光坚韧,抚掌大喝:“说得好,耿秉听令!”</p>
“臣在!”程龙单膝下跪,目视前方。</p>
“命耿秉为征西大将军,征发张掖、酒泉、敦煌三郡郡兵及鄯善的军队,共七千余人,前往救援耿恭!”</p>
“陛下英明~”此刻整个大殿上的群臣,纷纷称善。</p>
《13》的第二条主线,千里驰援的正式开启。</p>sxbiquge/read/9/92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