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能签到 第两百八十六 科举

林轩沉吟了一会,说道:&ldo;用一张比较大一些的纸张,分为几个板块。除了朝堂的一些政令,还可以记录一些官府审理的一些案子。不过这些都是给百姓看的,最好不要咬文嚼字,越简单越好。&rdo;

古代的之乎者也,他看的都头疼,别说那些普通百姓了。

许敬宗有些迟疑的说道:&ldo;这样会不会有所不妥?&rdo;

&ldo;不妥?何处不妥?&rdo;林轩问道。

难不成有什么自己没考虑到的?

许敬宗说道:&ldo;报纸是朝廷办的,如果用词简单,恐怕会被世家大儒……&rdo;

虽然许敬宗没有说下去,但是林轩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无非是用词简单,会被世家大儒借此嘲笑。

&ldo;没事,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给他们看的,你可以在上面刊登一些大儒的文章即可。&rdo;林轩说道。

许敬宗点了点头,反正李世民让他过来问林轩报纸怎么弄,既然林轩这么说,他照着做就行了。

林轩说道:&ldo;除了这些,还可以收集一些最近发生的大事。明天不是科举么,等科举考完了。专门选一些考中的寒门子弟。把他们努力学习的感人故事刊登上去。&rdo;

&ldo;是,在下明白了!&rdo;许敬宗说道。

他本就是人精,李世民打压世家并不是什么秘密,他当然知道。

刊登寒门子弟的奋斗史,无非是鼓励百姓让孩子读书。

虽然这样做,他肯定会被世家忌恨,但是只要能得到李世民的看重,那些根本不重要。

林轩点了点头,一副孺子可教也的表情,问道:&ldo;你可知道报纸最重要的是什么?&rdo;

许敬宗一愣,说道:&ldo;应该是内容吧?只要内容吸引人,自然有人愿意买,愿意看。&rdo;

林轩摇了摇头,说道:&ldo;报纸内容那么多,别人怎么知道吸不吸引人?所以,要写一个吸引人的标题,让人一听标题,就有想知道整个故事的欲望。&rdo;

许敬宗眼睛一亮,一脸佩服的说道:&ldo;听侯爷一席话,在下对做好报纸已经有了几分把握。&rdo;

&ldo;明白就好,记得把报纸上的内容,加上标点符号。以后有其他不懂的,可以再来问我。&rdo;林轩说道。

许敬宗笑道:&ldo;多谢侯爷,在下以后一定多来请教,侯爷不要厌烦才是!&rdo;

林轩端起茶杯,笑道:&ldo;无妨!&rdo;

许敬宗会意,起身说道:&ldo;侯爷,在下就不打扰了,先告辞了!&rdo;

&ldo;我送许大人!&rdo;林轩笑道。

……

次日,是全国统一科考的日子。

李世民宣布休沐,带着一众大臣来到了长安县的考场。

长安县衙的考场,是县衙边的一处宅院改造的,对面有一客栈。

客栈早被包下,李世民带着群臣,在二楼看着对面的考场。

考场前人头涌动,除了考试的考生,还有送考的家长,把整条街道,挤的水泄不通。

许多豪门都是坐着马车来的,显得更加混乱。

李世民看到如此混乱,眉头皱了起来。

豆卢宽见李世民面色不愉,连忙说道:&ldo;陛下,是臣没有考虑周到,才如此混乱,请陛下恕罪!&rdo;

李世民摆了摆手,说道:&ldo;无妨,第一次科考,难免会有考虑不到的地方。以后科考,整条街道戒严,除了考生,其他人一律不准进入。&rdo;

大唐以前的科举,并不受重视。

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见,李世民并没有怪罪的意思。

&ldo;是!&rdo;豆卢宽见李世民没有怪罪,松了一口气。

&ldo;陛下,光长安一县就有如此多人参与科考。整个天下加在一起,简直数不胜数。以后大唐再也不会无人可用!&rdo;程咬金笑道。

李世民摇了摇头,说道:&ldo;长安乃是国都,才会有这么多考生。别的地方可没这么多人。&rdo;

长安做为大唐国都,百姓条件比其他地方好得多,才会有这么多读书人。

而且别看这么多人来参加科考,但是大多数人只能算识字而已。

大多数都是听到考上可以做官,过来试试罢了。

让他们做出什么好文章,不大可能。

对于这些,李世民心里跟明镜一样。

不过现在还只是县试而已,想必那些考中童生的,会更加努力。

等到会试的时候,肯定能涌现出一批可用之才。

房玄龄点了点头,赞同道:&ldo;陛下说的是,像北方边关那些地方,识字的都没几个,别说科举了。&rdo;

房玄龄做为宰相,对于这些情况,他比其他人要清楚的多。

李世民笑道:&ldo;房相说的对,不过朕相信,再有十年,天下读书人,一定会大大增加。&rdo;

他的自信,源于活字印刷术,不过他现在没有说出来的意思。

&ldo;今日是长安县县试,所有参加考试的考生,排队搜身入场,闲杂人等一律不准靠近!&rdo;考场门口守卫的衙役,大喝道。

考场门口的考生,连忙告别家人,排起了队伍。

&ldo;前面十人进去!&rdo;衙役大声说道。

排着前面的十日,跟着衙役,走了进去。

衙役领着他们进入院内,喝道:&ldo;脱衣服!&rdo;

&ldo;什么!&rdo;

&ldo;这不是羞辱人么!&rdo;

&ldo;就是,我等都是读书人,岂容你们如此羞辱!&rdo;

听到衙役的话,有些些考生愤怒、气愤,有些人眼神闪躲,各种表情,不一而足。

衙役不屑一笑,冷冷道:&ldo;不愿意的视为放弃参加科考!&rdo;

&ldo;这样羞辱人,不参加也罢!&rdo;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一脸正气的说道,然后转身离开了。

男子离开后,又有三人跟着离开了。

衙役看着剩下的六人说道:&ldo;既然你们留下了,就赶紧脱衣服吧,后面还有许多人呢,别耽搁时间!&rdo;

&ldo;你们怎么出来了?&rdo;

&ldo;就是啊,不是科考么?其他人呢?&rdo;

见到四人这么快就出来,门口排队的人,忍不住问道。

第一个出来的男子气愤的说道:&ldo;搜身竟然还要脱衣服,简直是对我等的羞辱,科举不参加也罢!&rdo;

&ldo;就是,太羞辱人了。&rdo;

另外三人,纷纷附和。

&ldo;怎么这样,竟然还要脱衣服?&rdo;

&ldo;是啊,难怪他们不愿意,士可杀不可辱。&rdo;

&ldo;欺人太甚,我也不参加了。&rdo;

一时间,排队的人群议论纷纷。

&ldo;陛下,此举确实不妥。&rdo;魏征看到这一幕,忍不住说道。

他之前知道搜身的时候,还要脱衣服,就反对过。

但是李世民坚持,他也没办法,现在见到这么多人接受不了,再次出声反对。

李世民说道:&ldo;林轩,这是你提出来的,你给他解释解释。&rdo;

&ldo;是!&rdo;林轩拱手一礼,说道:&ldo;郑国公,此举是为了防止作弊。要是有人在衣服里面写字,不脱衣服,如何知道?&rdo;

魏征说道:&ldo;你说的确实有可能,但是此举对考生太过羞辱。很多人都接受不了,如果因此流失人才怎么办?&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