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m,最快更新农家弃女最新章节! 罗兴蕾伸手轻轻推了一下房间门,早就从里面反锁上了,她只能上前拉过项长瑞的手,“走吧,跟我进去。”项长瑞没有反对,跟着罗兴蕾进到房间,有些局促不安,罗兴蕾上前点了灯,回头想问她们之间怎么了,突然看到了项长瑞脸上的巴掌印,明显打人的手很小,印子也小
其他的都不用猜了,肯定是与罗兴荣和项雪瑞发生矛盾了。
“先在我这里住一晚吧。”
项长瑞有些不好意思,“会不会太麻烦。”“没关系。”罗兴蕾没有多说,叫项长瑞上床睡觉,项长瑞上床了,过了好一会儿,罗兴蕾都快要睡着了,项长瑞小声道:“小蕾姐姐,今天晚上的事情,你能不能别说出去
”
罗兴蕾脑子清醒了瞬间,略迟疑就答应了,“恩。”
天快亮的时候,罗兴蕾就醒了,她们每在都这个时间点醒,这几年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但现在不需要日日去练习,所以醒来要不要起床就看自己。
她正想着醒来会不会吵醒这个睡得不太踏实的妹妹时,就听到身边有人动静,她小心翼翼的起来,下床,然后转身还给罗兴蕾掖了掖被角,这才小心翼翼的离开。
这一系列的动作,非常轻,若不是罗兴蕾醒来了,可能项长瑞做什么她都不会知道。
安安静静听着外面的动静,项长瑞出门关门,然后去了隔壁,隔壁的门开了,影约还能听到她们在说什么,但听不太清。
罗兴蕾有些不太懂,但也不说什么。
天亮之后,她起身去帮着关小妮做饭,冷丽丽与罗爱静也起来了,项根起来的很早,比罗爱福还早,起来之后就开始扫院子。
冷丽丽与罗爱静两人也没有进厨房去帮忙,而是坐在堂厅聊天,说说笑笑的,饭还没做好,罗兴荣几人也起了。
项长瑞进厨房,看到罗兴蕾时还有些不好意思,“福舅娘,小蕾姐,我来端点水。”
“好。”关小妮立刻给项长瑞倒了热水。罗兴蕾在一边看着,很快项长瑞端走了,没过一会儿又进来了,她有些诧异但没说什么,快到吃饭的时候,关小妮解释,“这几年都是长瑞给她们端水,我都已经习惯了,
还有你爱轩叔与爱静姑说什么,你听着就好。”
“哦。”罗兴蕾没什么反应。
吃饭的时候,罗兴蕾才知道关小妮为什么跟她说这些,原因无他,这两个人又开始了,昨天晚上那些车轱辘话,反复说。
整个吃饭的过程,罗兴蕾感觉就跟念经差不多,终于吃过饭,她今天不去县里,还是打算在家里看书,罗兴平却来找她下棋。
于是兄妹两人坐在院子里开始下棋。
罗爱轩等人去了罗五家,没人看到这兄妹两人高手过招的场面。
“他们天天这样,好没几天就是太爷爷寿辰,紧跟着他们可能就离开了。”罗兴平对罗兴蕾解释。
罗兴蕾想到自己前两天不在,此刻她竟有些感激方阳,让她避免了那些车轱辘话的折磨。
原以为能安安静静待到下午,没一会儿,罗糖果就跑回来了,兴冲冲的喊道:“小姑姑,曾祖奶奶和曾祖爷爷让你过去一趟。”
“哦。”罗兴蕾问,“有没有说什么事情?”
“好像是七太爷爷回来了,没有见到你,曾祖奶奶说她也想你了。”
“好,知道啦,去玩吧。”
罗糖果跑了,罗兴蕾与罗兴平下完棋后,抬头看着后者,“二哥要与我一起去吗?”
罗兴平想到那天见人的场景,现在还有些心有余悸,“不去了,你自己过去吧,我已经见过人了。”他笑容有些神秘。
罗兴蕾总感觉接下来有雷人的事情发生,一路去罗五家,远远的就听到院子里传出来的笑声,走到门口,大门开着,看到里面坐着不少人。
有罗五夫妻,还有罗六夫妻,两个不怎么熟悉的脸应该就是罗七夫妻,还有罗爱轩几人,罗老太太与罗老爷子。
“小蕾来啦,快过来。”罗老太太之前没笑,传出来笑声的是罗七身边的女人与赵氏,两人不知道聊着什么,非常开心。
因为罗老太太开口,所有人都看向了罗兴蕾,赵氏瞬间拉了脸,有些不悦,她身边罗七媳妇刘氏皱眉看了一眼,发现自己嫂子不高兴,小声道:“二嫂你怎么了?”
“这就是个扫把星,而且还是个白眼狼。”赵氏小声嘀咕,刘氏瞪大了眼睛,随即小声道:“怕什么,一个小孩子还能翻了天去。”
“哎。”赵氏长长叹了一口气,不再说话,只用眼神示意刘氏看罗老太太与罗兴蕾。
罗兴蕾听到罗老太太叫,便上前走到老人身边轻轻叫了一声,“太奶奶。”
“你这丫头,又是好些日子见不到人,你七爷爷和七奶奶回来,你还没见过吧。”罗老太太说话的时候看向了罗七与刘氏。
罗兴蕾从善如流,上前叫人,“七爷爷,七奶奶。”
“哎,真是个好孩子,二嫂你可是有福气了,这孙女长得真好看。”刘氏一边夸赞着,一边从兜里拿出来两块糖递给罗兴蕾,“吃吧,我们从王城带回来的,这里有花生。”
罗兴蕾:“……”熟悉的包装纸,熟悉的配方,这不就是她家铺子里的,原来东西在王城也是很受欢迎的。
“谢谢七奶奶。”她道了一声谢。
赵氏白了罗兴蕾一眼道:“好好拿着吃,你七奶奶带回来的糖,可比自己家做的好吃多了,这糖里有花生。”
罗兴蕾没回答,这糖县里铺子当真没有,原因无他,成本太高,县里铺子不一定有人会买,少量的做也不合适,她就没让上。
但是一些大的城池里,每家铺子都有这个糖卖。罗七看着罗兴蕾倒是很满意的点头,“这丫头长得确实漂亮,别说在这村子里,就是王城恐怕也找不出来几个这样漂亮的,还真不像村里长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