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之光,传颂天下?”</p>
陈锋一愣,看着荷花。</p>
荷花解释道,</p>
“我平时听小姐说起过,诗词写得好,到了一定境界,便会产生诗词之光,这是文道气运的一种,虽然不如公子昨晚的文道真言那样激发的文道气运,但是也能增加文道气运,</p>
公子,你真是文道气运之子,天才耶!”</p>
侍女荷花看着陈锋的眼神充满了崇拜。</p>
莺莺还沉浸在激动幸福之中。</p>
“峰郎,把这幅字送给我,我挂在房间里,可好?”</p>
陈锋一笑,</p>
“这就是送给你的啊。”</p>
“那,你再把昨天晚上的文道真言写出来,也一并送给我,可好?”</p>
有这两幅墨宝挂在房间,莺莺便可以终身享受不尽,不仅气运长存,还能得到社会的尊重。</p>
昨晚的文道真言和今天的诗词,都是因为莺莺而引起的,这就是上天恩赐的缘分。</p>
“举手之劳而已。”</p>
陈锋说完,再次提笔,将昨晚的话写了下来。</p>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p>
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p>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p>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p>
落笔之后,这幅墨宝同样被一道金色光芒笼罩,挥之不去。</p>
“多谢公子厚爱!”</p>
莺莺对陈锋深深鞠躬,感激和崇拜之情溢于言表。</p>
......</p>
依云县的县令杨树才,是一位文道七品的儒生。</p>
从二十八年前开始,朱照领悟文道,横空出世,执掌翰林院。</p>
君上采纳朱照的意见,在大炎帝国推行文道教化,文道治国,科举考试,在基层县实行文道儒生治理制度,县令一般都是文道七品或者八品的儒生。</p>
武道仍然是大炎帝国的核心,是立国的根本,但是,在教化民众和治理国家方面,武道却有着天然的缺陷。</p>
要在一个武道昌盛的世界推行文道治国,也是阻力重重,即便是君上亲自颁布法令,下面依然很难执行。</p>
经过二十多年的艰难努力,文道治国目前也仅仅在县一级实行,在州郡两级的主要官员,仍然是武道修炼者执牛耳。</p>
杨树才昨晚睡得比较迟,早晨起来,洗漱完毕,正准备吃饭,属下师爷匆匆跑过来。</p>
“大人,不好了,昨晚出大事了。”</p>
杨树才一愣,看着师爷,</p>
“什么事?好好说,别一惊一乍的。”</p>
“大人,昨晚半夜有文道之光在夜空绽放。”</p>
“文道之光?”</p>
县令杨树才腾地一下站起来,双眼盯着师爷,</p>
“什么时间?什么地方?何人?你又是如何确定那是文道之光?”</p>
一连四个问号。</p>
师爷是一个精瘦的老头,也算是一个读书人。</p>
“大人,这是今早从莺歌楼的客人传出来的,昨晚有客人在莺歌楼亲眼见到了文道之光冲天而起,而且现场有人亲自见证了整个过程,激发文道之光的是一位年轻公子,他说出了一段文道真言,便立即引发了文道气运,”</p>
“此话当真?”</p>
县令杨树才身体在颤抖,在他管辖的地盘出现了文道气运之光,这是何等荣幸的大事?</p>
“千真万确,现在,全城都在传颂昨晚的文道真言呢。”</p>
“你快念出来我听听。”</p>
“好,咳,”</p>
师爷轻咳一声。</p>
县令心急,恨不得撕扯着师爷的嘴巴让他立即吐出文道真言。</p>
“大人,有茶吗?嗓子有点干。”</p>
县令无比嫌弃又无可奈何地看着师爷,扭头对丫鬟喊道:</p>
“赶紧给师爷上茶。”</p>
师爷平日里在县令家都是很难喝到一杯茶的。</p>
丫鬟看到这个场景,也是转身低头憋着笑,赶紧倒了一杯茶给师爷。</p>
师爷不紧不慢,吹了吹,喝了一口。</p>
县令急道:</p>
“师爷,你就先说了再喝茶也不迟嘛。”</p>
“咳,那年轻公子说的文道真言是这样的,</p>
生如蝼蚁,当有鸿鹄之志;</p>
命如薄纸,应有不屈之心。”</p>
“好!”</p>
县令杨树才听了,一股莫名的激动涌上心头,一巴掌拍在大腿上,兴奋地叫道。</p>
“不亏是文道真言,听得本官是热血沸腾啊,想当年,我为了参悟文道,寒窗苦读十年,终于顿悟,连过院试,乡试两关,虽然卡在了会试,但是本官这些年依然没有放弃啊。”</p>
县令杨树才想起自己的修炼文道的艰辛过往,被自己感动了。</p>
师爷则很惭愧地说道:</p>
“老爷,卑职也是苦读十几年啊,只可惜,命不予我,运不予我,唉!”</p>
“师爷,别灰心嘛,命如纸薄,当有不屈之心,只要你继续努力,终有一日,你会顿悟的。”</p>
“嗯,老爷说的没错。”</p>
师爷内心燃烧起熊熊大火,整个人精神为之一抖。</p>
“对了,老爷,还有,”</p>
“还有什么?”</p>
“文道真言呀,后面还有,”</p>
“还有?快说,快说,你看看你,也不连续说完,瞎激动啥?”</p>
师爷想,明明是你瞎激动一巴掌打断了我的思路。</p>
“还有一句是这样的,</p>
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p>
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p>
“好!妙哉!”</p>
县令从椅子上站起来,激动得来回走动,口中赞不绝口。</p>
“文道真言,果然是充满着磅礴的正能量,直达人心深处。”</p>
师爷看着激动不已的县令,愣了一下,问道:</p>
“老爷,那我们现在怎么办?”</p>
“什么怎么办?”</p>
“就是,这文道真言出现在我们依云县,引发了文道气运,对于说出这文道真言的人,还有这文道真言,我们如何处理,是不是要立即上报京都翰林院?”</p>
“对,你说的没错,召集县衙随从侍卫,立即跟我去,”</p>
县令突然一愣,停下来,看着师爷,</p>
“你刚才说,昨晚说出文道真言的地方在哪儿?”</p>
“莺歌楼。”</p>
“莺歌楼?</p>
唉,真是遗憾啊,白璧微瑕,好好的文道真言,居然出现在了青楼,有伤大雅啊。”</p>
“大人,那我们还去不去?”</p>
“去,当然去,记住,带上鼓乐班子,一路吹吹打打,要把声势搞起来,要让满城人民都知道,</p>
不,要让天下人都知道,在我们依云县,在我治理的依云县,出了文道真言,引发了文道气运,这是无上荣耀啊。”</p>
“明白!安排!”</p>
师爷会心一笑,大声说道,立即去安排了。</p>
......</p>
</p>sxbiquge/read/5/5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