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主岂能犹豫?”</p>
李文走了过去,拉着他的手,眨着两只大眼睛望着李世民。</p>
李世民咬了咬牙,扫了一眼场上,点了点头。</p>
他止住众人,传来太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下过罪己诏,割发代首。</p>
着长孙无忌代为施粥,发放物资。</p>
命房玄龄为首,修改律法,限期完成。</p>
让宇文士及当了天下赌坊的董事长,命宁轩公子为监管,并将日前所赐御扇诏告天下。</p>
李文又坚辞不受监管一职,拗不过李世民,最后让程咬金为钦差监办。</p>
一通快刀斩乱麻,草草处理此事,正当李世民觉差不多可以收工,去看看皇后时。</p>
那治书侍御史唐临便闪了出来。</p>
朝堂之上,此人是属茅坑里的石头。</p>
他一躬身便说:“这后法不管前事,这太子和魏王所犯,乃是唐律之大罪,岂能这样草草结案?”</p>
太子和魏王,那也是前世做多了坏事的,竟惹出这么号人来,惹得李文只差没有笑出来。</p>
老子费尽心机,让你二人跟着捡点便宜,唐监这事可真怪不得俺。</p>
但他也不能只看笑话,毕竟这事最大赢家是自己和长孙无忌。</p>
要是让人强行翻案,那还了得?</p>
“我说那丑老头,你还有没完没完,听得懂人话不?”</p>
李文站了起来,指着唐临喝道。</p>
唐临不依不饶,象牙笏一捧,沉脸道:“就算是拿刀逼着我,我还是要说,这与律不合。”</p>
我去,这老头还油盐不进了?</p>
李文瞟了李世民一眼,见他笑看自己争吵,也就无所顾忌了。</p>
仗碰上有扇子在手,破口大骂道:“房玄龄可知罪?”</p>
房玄龄不禁打了个冷颤,这怎么又到自己头上来了?</p>
望着这折扇,心思这小魔王可真惹不起呀!</p>
但这被点名了,能咋的?</p>
只得硬着头皮,陪着笑道:“老臣还在反省公子之教诲,没有想别的,自是不知。”</p>
哇操!这也是个属狐狸的老家伙!</p>
“你看你带的都是什么人?来,你去告诉他,圣人道‘养不教、父之过’的道理。讲清了,搞明白了,再回家。”</p>
李文板着脸,打开扇子,含怒斥诉道。</p>
这说起来房老那是首席相爷,唐朝的相权相对分散,平时也没有让他统领过百官呀。</p>
但他敢说相爷不是统领百官的?</p>
自己给自己削权这事,他房玄龄可没笨这到地步呢。</p>
更何况,李文手中的扇子不时翻着边,那“先斩后奏”四个字,不时惊艳着他那双老眼。</p>
所以他只好站出了来,正颜道:“唐大人,皇上承受了管教不周的责任,割发代首了。唐律难道要杀人两回?”</p>
这房玄龄一出面,那班见风就转的大臣,东个一句,西个一言,纷纷驳斥唐临。</p>
搞得唐临脸成猪肝色,一时半会下不得台。</p>
李文跟李世民附耳一通话,但见李世民不时点头。</p>
李文说罢拉着李世民止住这乱哄哄的场面。</p>
李世民脸一沉,喝道:“唐临乃为大唐律法之公平,无可厚非!赏帛十匹,以资鼓励!”</p>
群臣皆道:“吾皇圣明!”又朝唐临称贺。</p>
这下是大家都有面了。</p>
唐临除了谢恩,还能上天不成?</p>
李世民手一挥,怒喝道:“太子擅自离开东宫,抗旨不遵,理当问斩;魏王纵管家与民夺利,有失察之罪。十皇子前来为此二人求情,朕念其救治皇后有功,故代罪,下罪己诏。”</p>
太子与魏王这刚要叩首谢恩,不料用力过猛,重心失稳,竟然摔倒在地。</p>
原来二人本有伤在身,此番跪久了,双脚早已失去知觉。</p>
惹得李文拍手大笑道:“难道就这是传说中的‘佩服得五体投地’?”</p>
二人一脸尴尬,狼狈之相呈于殿前。</p>
一众大臣,心底哄笑,哪敢在含怒的李世民面前失态?</p>
一个个强行憋着,皆是内伤累累。</p>
李世民龙目环顾,威严无双。</p>
下旨道:“此二子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太子抗旨,仗三十,魏王祸民,仗二十。宁轩公子前翻救皇后、此时周旋有功,赏千金,食百户!”</p>
众人谢恩,长孙无忌进言道:“皇上,老臣能不能求个人情?”</p>
李世民望了他一眼道:“说!”</p>
“这二位可是老臣外甥,皆是有伤在身,是不是找个人监一下刑,千万莫把我这宝贝给打残了。”</p>
长孙无忌一本正经地说道。</p>
这也是人之常情,众人皆说是要找个能干的人,李世民点头问谁可监刑。</p>
长孙无忌四下一看,突然一拱手说道:“臣以为,与此事无关的陈国公侯君集是不二人选。”</p>
随着李世民点头,太子以为这下是得便宜了,心中感激,暗道还是舅舅好。</p>
哪知这一去,侯君集却是为了避嫌,命人重责,不得徇私枉法。</p>
打得二人皮开肉绽,被人抬回府去。</p>
这才散了朝,李文便随李世民去看长孙皇后。</p>
长孙皇后已经醒来,却不让二人进去。</p>
李世民问其因,宫女道是皇后拉肚子,臭气熏天,怕惹皇上不开心。</p>
二人只得作罢,“看来是没有人是你不敢坑的,你娘这是只怕是脚发软了!”李世民笑嘻嘻地说着,伸手便敲李文的头。</p>
李文朝外跑去,头也不回地说道:“不识好歹是传承么?懒得理你,我回宁轩阁了。”说罢便出宫去。</p>
“群主万岁!真他娘的牛皮!”脑海里传来刘备的夸赞声。</p>
李文打开群聊,便见这改变唐朝律法的任务也完成了,清空群聊扯淡记录。</p>
李文:“有你这样夸人的吗?能不能多读几本书,没文化真可怕。”</p>
汉昭烈帝刘备:“扯几-巴蛋,老子一个打草鞋编席子的,要什么文化?”</p>
始皇帝嬴政:“哎!什么鬼,什么玩意?”</p>
汉高祖刘邦:“去去去,别说跟老子姓的,丢脸!”</p>
汉昭烈帝刘备:“哈哈哈……”</p>
明太祖朱元璋:“笑你个头!”</p>
南唐后主李煜:“该哭的是太子,还有那个魏王!”</p>
李文:“我这也是没办法,要立足,要发红包,要发工资,要图发展,都得要钱。”</p>
始皇帝嬴政:“我倒小看这小子了,‘得了便宜还卖乖’这话,说得真没错!”</p>
汉高祖刘邦:“那是,那是,古人诚不欺我也!”</p>
汉昭烈帝刘备:“那太子本来想着是自己人行刑,有便宜捞,却不曾想到侯君集怕是没有这个胆。想来此际怕是在专业骂长孙无忌坑外甥了!”</p>
明太祖朱元璋:“如此说来,群主何不带我们到东宫去看看?”</p>
李文:“去看险(去讥刺他人倒霉)?可不是君子所为哟。”</p>
“走,走,走。去看看!”皇帝们开始起哄了。</p>
李文:“好吧,依了你们。”</p>sxbiquge/read/1/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