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熊孩子之皇帝聊天群 第30章 假理手怼真理手

二人将头叩得血流不止,李世民却任由他们叩着,一句话也不说。</p>

李文从长孙皇后怀中挣扎下来,跑过去一把把着李承乾道:“皇兄莫叩头了,父皇,你看,都流血了!”</p>

“多好的弟弟呀,你们欲杀他,他却在求朕宽恕你们的性命!”</p>

兄弟相残的事,李世民心里最怕。</p>

可偏偏发生了,并且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发生了。</p>

一声长叹,他站了起来,背过身去,他也需要冷静考虑,这该怎么办。</p>

李文心里想着,叫你害我,叫你害我!</p>

表面上却是大哭不止,抱着李泰,将眼泪鼻涕全涂抹在他脸上和肩上。</p>

可李泰除了受着,还能说啥?</p>

回过头对皇后道:“阿娘,你求求父皇吧,哥哥这血都滴到地上了。”</p>

一众朝臣,面面相视,皆不知如何是好。</p>

可是谁也佩服,这小子虽然精灵古怪,却是至仁至义!</p>

最为难的是李世民,他在等着大臣上前说话,可是所有大臣皆不作声。</p>

难道要重罚太子和魏王?</p>

这辱骂皇上,这诬告皇子,欲使其致死,这可是死罪。</p>

他又如何下得了手?</p>

李文岂能让这场面一发不可收拾?</p>

要救皇后,发展科技,改变体制,锻炼吕不韦他们,收服朝臣,招揽朝臣和人才。</p>

他要的是时间,没有人打搅的时间。</p>

所以他借系统任务,周密地设计了这场比赛。</p>

非得要这些害自己的人老实点,莫老是来围着自己害。</p>

莫说杀不了他们,就算是杀了他们。</p>

让李世民心里不爽,那也不符合自己的利益。</p>

让他感到意外的是,这些人一个个像头猪一样的笨。</p>

全听他的安排,让他设计出的许多精彩的场景落空。</p>

李文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走过去朝房玄龄、长孙无忌、徐茂公各作一长揖。</p>

哭着道:“众位大人,请代小子向父皇求求情吧,小子在此谢过各位了。”</p>

又冲过去,一把抱着李世民道:“父皇就放过他们吧。”</p>

李文不记仇,那大臣还不见风驶舵?</p>

大臣跪了一地,都叫着请皇上开恩,场面好不壮观。</p>

“你弟年方九岁,而你二人不思爱护,却是处处与其为难,包藏祸心。而他却为你们满朝廷的求情,难道你们就不感到羞愧么?”</p>

李世民也就顺着坡下驴,含威斥诉道。</p>

说罢,龙目四顾,又下旨道:“众爱卿平身吧。此二子各打三十大板,罚俸禄一年,禁足于各自宫中六个月,以观后效。”</p>

二人也顾不得擦头上的血,紧错钢牙,灰溜溜地往刑台去领刑而去。</p>

长孙皇后走过来,抱起李文,用丝帕给他擦过鼻涕道:“万岁爷,这比赛……”</p>

“哇操,小子,你行呀……”</p>

脑海中传来始皇帝嬴政的赞美声,李文赶紧回群一看。</p>

南唐后主李煜:“借两幅对联,整倒两个对手,不错,不错!”</p>

汉高祖刘邦:“我去,两个猪一样的对手,伸着脸让打,没意思……”</p>

汉昭烈帝刘备:“难道个个都学老祖,打霸王?也别小看这两个人,分分钟可以捏死群主的。”</p>

明太祖朱元璋:“我-塞!这还弱呀?莫让人家扮猪吃老虎了,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p>

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就是,分明是装的,就这水平能混到太子的位置上?”</p>

始皇帝嬴政:“说得也对,若是就这水平,只怕坟头草好深了。”</p>

汉高祖刘邦:“抬高对手有意思么?我看那就是两头蠢驴。”</p>

汉昭烈帝刘备:“老祖,这回老始说得对呀!”</p>

汉高祖刘邦:“对个锤子!”</p>

汉昭烈帝刘备:“我有旧友屌似他,如今坟头栽北瓜……”</p>

明太祖朱元璋:“你说的是袁术么?”</p>

南唐后主李煜:“估计是的,可为什么不是南瓜而是北瓜呢……”</p>

李文:“废话还有完没完,也不说说,接下来怎么办?”</p>

始皇帝嬴政:“决策权在李二手上,你能怎么办?”</p>

汉高祖刘邦:“水随渠转,你就听他李二的就是了。”</p>

汉昭烈帝刘备:“今天不错,你去申请下次再比,让李二增加一点好感。”</p>

明太祖朱元璋:“屁话!什么也不做,就听他的,好坏就是遵旨二字。”</p>

南唐后主李煜:“对头,那样才显实力,让群臣佩服,留上好印象!”</p>

李世民是什么人呀,贞观天子!</p>

岂能为了这点小插曲而不比了,一道旨下去,比赛继续!</p>

李文对个‘桃燃锦江堤’,李世民听罢,暗道一声“哇操,这是向老子示威?”</p>

可他当然高兴,因为后继有人。</p>

可是,从此在他心里种下了拿十皇子众位皇子比较的种子来!他还不自知。</p>

一声锣响,进入下一场。</p>

背四经五书,这二位大臣是烂熟于心。</p>

李文有五位皇帝相助,这一时之间,岂能分出个胜负?</p>

一众文武,越听越心惊,若说那对对子,是凭个思维敏捷。</p>

可这背书,理解其意,那可是要下苦功夫的。</p>

很多人都在拿自己打比方,自己九岁时,那蒙学还没完成呢,更别说经学了。</p>

这小子的经学,不但熟悉,而且见解独到。</p>

杜如晦又跟他翻到《易经》、《道德经》。</p>

当李文说出读《道德经》就读出一个“水”字时。</p>

掌声再一次将震耳欲聋!</p>

“老子说得口都干了,小子,你不会换个方式比呀!”</p>

始皇帝嬴政的声音总是那样的威风。</p>

这经呀书呀,翻来覆去就这几本,大家都背得,这要比到啥时候去?</p>

如是经现场提议,又转诗词。</p>

李文明白,这跟唐人比诗,那是自讨苦吃。</p>

于是以大唐之人都会诗为由,不与其拼诗。</p>

可关键之时,杀出个李恪来。</p>

吴王李恪拱手笑道:“莫非弟弟也跟不成才的哥哥我一样,只喜骑马射箭,不喜诗?”</p>

“哥哥错了,不会写几首诗,那还真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唐人。弟弟我虽然不才,却也是早晚习之。”</p>

那英物李恪,李文还是挺看重的,所以也就没准备怼他。</p>

吴王李恪温和地笑道:“皇弟却想绕过诗不对,那又是为何呢?”</p>

哇操!怼走两个又来一个,就没有一个是不想让自己输的!</p>

李文望着一脸疑问的表演家李恪,心里真个不爽!</p>sxbiquge/read/1/1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