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两个人看着没有什么事,便和高站长说了一声,提前一个多钟头下班。</p>
骑着自己心爱的二八杠宝驴,穿街过巷,东一头西一脚有节奏的乱窜。</p>
很快便到了施家胡同老张头的家,两个人便直接进去了,又是乱窜找到了门。</p>
远远就看到老张头在院子里正在做马扎,工序简单,唯一的麻烦就是穿绳。</p>
马扎做了十多个,但真正算做好的才六个,这个效率太低了,感觉有点想当然了。</p>
好吧!动手,两个人从学到上手也用了半个小时,穿好绳三个人又用了一个钟头,做这个卖还是算了吧!</p>
弄好了十一个,和老张头说:“我看还是算了吧!咱们这效率太低了,做几个自己坐坐还行”</p>
老张头巴不得不做这破玩意,真浪费自己手艺,真知道昨天怎么上了这小子的当,答应做点马扎卖。</p>
“我早就不想做这个了,做这太大才小用,看着都头疼,工厂里都是机器钻眼,我可以是亲手钻的,这还是槐木”</p>
一副宝宝心里苦,委屈,求安慰。</p>
“好啦,也是啊!让你做这小玩意是有点大才小用的意思。</p>
咱们啊!先试试好不好卖,看看风向”</p>
骆涛只能好好慰藉一下他脆弱的心脏。</p>
侯明也不懂,也不怎么问,就干着活。</p>
“这个是挺麻烦的,哥,那咱卖多少钱一个呢?”</p>
骆涛低头沉思了片刻,便问老张头:“你们厂有做这个吗?”</p>
“那倒没有,那么大的家具厂做这个干嘛”</p>
骆涛撇撇嘴,想说那么大不还是倒闭了。</p>
老张头是不知道他心里想的是这,不然必须怼他,倒不倒闭心里没点数吗?</p>
“呃,那咱们要商量一下,五毛怎么样?”</p>
骆涛主持了一下这个影响后世几十年的商业会议,被史学界称为“马扎价格统一会”,又建议了一个价格。</p>
“屁吧!就不说这木料,就凭我做的就不值一块钱吗?”</p>
老张头很生气,这是对他艺术的轻视啊!</p>
这年头你和谁说木料啊!有几个人认,你?还是算了吧!现在充其量还是个不干木匠活改拉板车的脚夫。</p>
“我看老爷子说的挺合理,反正是试试水,不行我们自己留着用”</p>
侯明很有见解的说了一番有理有据的说辞。</p>
想想也是,反正明天就不做这个了,主要看看春风吹了快一年。</p>
京城下乡的知青不敢说回来完了,那也差不多,也不知道现在的京城人民对家具的需要是多少。</p>
伟人说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p>
自己真要去办家具厂,那必须先了解市场需求,争取在还没饱和前吃上一块肉,最好在市场最饥饿前的时候进入。</p>
需求来临之前入手,你便具备了迎接的能力。</p>
“那好,我们都出去溜溜,看看怎么个情况”</p>
三个人就拉着板车往煤市去,街上人很少可以数得过来。</p>
骆涛暗骂自己是不是脑子瓦特了,这都几点了还出来出摊,服,大写的服。</p>
你说说这两位,就没一个知道的吗?</p>
我想不起来了,你们也想不到吗?</p>
三个臭皮匠,还顶个诸葛亮呢?难道干木匠掉智商吗?</p>
出来了就不能轻意的说回去,开弓哪有回头箭,回来的也是对方射过来的。</p>
这街上的人都是啥意思?这眼神是嫉妒啊!</p>
不行,得离开这是非之地,总有刁民想害朕。</p>
“王朝马汉随本相离开此地”</p>
骆涛便和老张头和侯明快速的离开,他们也感觉了异样。</p>
很快便到了和煤市街相接的大栅栏。</p>
嗯!</p>
这边的人明明感觉多了不少,现在出来买东西的都是清尾的货,便宜也有点损坏,这个时候的人,不太挑这个,能吃就中啊!</p>
还有一些应该下了班,自己回家开小灶的人。</p>
街上也不那么冷清,也没有多少人注意他们,谁都有谁的事。</p>
待了一会也没有人过来问话,三个人目光对视了一下。</p>
“过来看看,过来瞧瞧了,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p>
江南马扎厂被迫倒闭,清仓大甩卖。</p>
真正的清仓,真正的甩卖,你不用问价,也不用讲价,随便挑,随便选。</p>
全场卖一块,买啥都一块?”</p>
最后一句就算了,凑个韵,那板车和三个大男人还是值不少钱的。</p>
看看他们俩什么眼神,羡慕嫉妒,怎么就把他们两个给带出来了,和黄援朝差了太多。</p>
黄援朝如果按明星等级算,那起码是一线明星还要加老戏骨。</p>
这二位就别提了,脑子反应太慢,顶多是个只有两句词的大龙套,“嗯……,啊……”这都是照顾了。</p>
骆涛抬脚就给侯明一下,不给点提示是不行,嗯!还行知道接话了。</p>
“叔叔大爷,大姐奶奶们可怜可怜我们吧!三天没吃上一口热乎饭了”</p>
抹了一下脸,这货真没法救了,杖毙吧,本书最大龙套杀青。开玩笑,别当真哈!</p>
不过还真来了一个中年大婶过来问:“你们这怎么卖的”</p>
“这个便宜,用的料子都是上好的槐木,没有一块是以次充好,就一块,婶子您看看这做工这手艺,这可大的四九城少见了”</p>
“做这的老师傅都八十多了,纯手工,做一件都很不容易,一块不算多”</p>
骆涛也不看老张头的脸,就说大了几岁怕什么,还有炸弹没说呢?</p>
你鼓着腮帮子不累啊!笑眯眯的对这大婶倾心推销。</p>
“你这太贵了,供销社才几毛钱一个”</p>
“婶子,咱不比价格,比质量,您拿一个看看怎么样”</p>
她随意拿了一个,在手来回的看,收放,“啪”啥意思?怎么掉地上了。</p>
“对不起,对不起啊大兄弟,实在不是有意,手有点不稳,你看看有损坏吗?如果有我买了”大婶子很诚恳的道了歉。</p>
骆涛也没和她发火自己拿过来看了一下,还好没有太大事就擦点皮毛。</p>
“唉!算了,东西也没多大点事”</p>
大婶子感觉有点歉意,想把这个马扎买回去:“大兄弟,这个我要了,嗯,这是一块钱”</p>
看了一下那几张毛票,唉!爷们什么时候穷成这样了。</p>
一分钱也是钱,蚊子腿也是肉,现在一碗豆汁才几个钱。</p>
接过钱“好,好,您有需要再来”</p>
这番事故也引了不少人看热闹,你们不能光看不买啊,几个人凑凑也行,那怕推荐票也行啊!</p>
大多数人都嫌太贵,七嘴八舌的说话又扯了一会,最终以七毛一个全部出售了。</p>
这生意做的太没有低线了,对不起那个帮忙开张的大婶了,有缘再见必须补尝。</p>
看着手里一把钱,一算才八块。</p>
嘿嘿!够吃一顿了,看看这腹黑的嘴脸,在这个别人家还为下顿着想的年代,他一顿就要干掉八块钱,腐败了。</p>
消息还是探听到了一些,大批知青回城,老三届和新五届的知青年龄都不小了,也都到了适婚年龄。</p>
回了城户口和工作办好之后,就剩结婚了,不是所有人都会在插队的地方找个,也多有张家那样的事。</p>
又多问了些,了解到现在大多都在跑户口和工作,结婚的也有,但也不是很多。</p>
看来明年会有个结婚的小浪潮,如果没记错大批知青回城是在一九八零年底结束的。</p>
还好吧!明年的事还不少呢!</p>
</p>sxbiquge/read/4/43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