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一愣,眨了两下眼儿,“挺好,清官就该得到重用,调走不错”“还好吧,反正我觉得这个贾县令没有梁大人好”</p>
“为何呢?”</p>
“不知道,感觉吧梁大人对百姓是发自内心的,而这贾大人,好象就是为做清官而对百姓好的”</p>
“呵呵,只要为百姓谋福利,那就是好官”</p>
没想到一场变动,居然让贾应雄升了官,升了也好,升了就可以为百姓做更多的事</p>
她的傀儡,自然是不能做坏事</p>
就是不知道,将要上任的这个,对百姓是福是祸,还不好说</p>
不管啦,现在最重要的是养胎,只要不来招惹自己,随他吧</p>
六月初,天气热的让人喘不过来气,这都有一个多月了,滴雨未下</p>
庄稼人为了有了好收成,不是担水去浇地,就是挖沟从远的地方引水浇地</p>
高老庄四六不靠,即没山,水源也离的远,所以灾情最严重</p>
没人组织引水,周围的庄稼都旱着,有人就想到了阮家的引水渠</p>
只有阮家的水渠,离着他们的地近,即便近,想引水过去,那也得再挖不近的路呢</p>
可是他们都把阮家得罪了,想着沾便宜,又不说个软话,就这样僵持着</p>
这些情况,茶花自然知道,可她就是装不知道</p>
这帮人,就是茅房里的石头,又臭又硬,吃了那么大一个亏,一点悔过之心都没有</p>
即想沾便宜,又不想落人口实,天底下哪那么美的事</p>
旱死,她都不会心软的</p>
这帮人,就欠治</p>
一直到六月中旬,村里人都急眼了,他们找到村长,非逼着高润土想办法</p>
高润土直接一句话,“这个村长,我不当了,你们谁有办法,就来当这个村长”</p>
一句话,村里人,全都哑巴了</p>
气势汹汹的找来,一听村长不管这事,一个个全都蹲在地上,抹起眼泪来,</p>
村长摊摊手,“咱们和阮家,已经是闹成了这样,还想用人家的水渠,你们说可能吗?”</p>
“那总不能让庄稼旱死吧,这一季的收成,要是没了,我这一家老小冬天就得喝西北风去”</p>
“我能有啥法,那是人家的,人家不点头,咱们用个屁”</p>
“不行咱们就去找新来的县令?他是父母官,不能不管咱们百姓的死活”</p>
茶花用精神力瞧着这些人的一言一行,宁可找官府,都不会来她门前说一句好话</p>
行啊,有志气,那咱们就走着瞧,但愿你们将这一身的骨气坚持到底,哼</p>
县衙门,高老庄几十号村民聚集在一起,他们互相推搡着,谁也不敢上前鸣鼓</p>
有冤有案,才去击鼓,象这种事,直接跟门口的官差禀报就好,他们都不懂</p>
到最后,还是把村长扯了出来</p>
高润发叹口气,走上前,“差爷,我是高老庄的村长,大人是否有空,我能不能见见大人”</p>
官差倒是挺客气“有何要事,非要见我家大人?”</p>
“哎~这不是两月没下雨嘛,村里的庄稼都快旱死了,我们想请大人出面,帮我们解决一下”</p>
官差皱了一下眉头,“这事啊,等着,我这就去禀报大人”</p>
没多长时间,县令从里面走了出来,他穿着官服,年约二十七八,表情严肃,一脸的正气,表面看,不错!</p>
村民一见他,立即全部跪下来</p>
官差粗着嗓子跟他们介绍,“这是咱们县新上任的,牛大人”</p>
“草民见过牛大人”</p>
“都起,都起,有事就说事,本官办所能及”</p>
“大人,我们的庄稼再不浇,就要旱死了,求大人,为我们想条生路啊!”</p>
县令扭身冲着官差吩咐一声,“去备马,咱们去这个村看下”</p>
“你们是高老庄的是吧?”</p>
“是,是”</p>
“那你们先回村,本官,这就过去视察”</p>
高润发一听县令要去查看,立即带着村长往回赶,倒是这牛车没马车快</p>
县令比他们提前半个时辰到的,此时正带着人在地里查看</p>
“哎,还别说,旱成这样了,再不浇,这庄稼真就没得救了”</p>
官差四处张望“大人,属下查看过,四周没有水源,有水源的地儿,在好几里之外”</p>
“不行就让他们挖个渠吧,这么多人呢,也不废啥功夫,挖了渠以后浇地方便不说,再遇到这种事,也不用愁了”</p>
“估计不光是他们这个村旱,周围十里八里,都旱,都缺水,”</p>
“本官也不是神仙,总不能变出一条河吧,河虽远,但是这点困难,他们都不愿意克服,那本官也帮不了他们什么忙”</p>
这位牛县令,语气有点冷,他也有点看不惯高老庄的村民</p>
可是没办法,他是父母官,有了旱情,他得出面解决</p>
于是他和官差骑着马,去了几里地之外的那条河看了看</p>
“这引水是没问题,就是这水位也下降了不少,开口子是个问题,没些人手,还真引不过去”</p>
“大人,那边有个渠,看着好象通向那边的农场的”</p>
牛大人望着农场,“这个农场本官听说过,挺有名气的,出产的农产品,都说味道不错”</p>
“本官怀疑是不是这个村的人,想借用她家的渠?让本官出面?”</p>
“借用?人家的渠在自家农场里,即便是借用,那也得挖到他们地里吧,那人家农场启不是挖的乱七八造?</p>
况且,我看他们开的渠口挺高,现在河位下降,那渠也引不到水过来呀,那农场估计都自身难保”</p>
“那可咋办,我看着这村的地有不少”</p>
“想办法吧,走,咱们到官道对面的村看看,看他们怎么浇水的”</p>
他们正要走,村民们赶了回来,全都围住了他,“大人,您这是要走?”</p>
“本官去对面的村子看下,找找水源”</p>
“守着近的,干啥非要去远地方?”</p>
“近?”</p>
“你们说的是那家农场?”</p>
“是啊,阮家的农场有水,让她隔墙挖个沟,我们这边接引过去,就可以了”</p>
牛县令想想了,决定还是去一趟阮家,看看再说,要是方便,还是想办法从她家引水的好</p>
于是带着官差和村民,扣开了阮家的门</p>
柳嬷嬷早就得了茶花的吩咐,“我家夫人身体不适,正在养病,我是这家的管事,大人您有啥哈哈可以跟我说”</p>
她一点都不怯场,县令怎么了,夫人说的好,要真是清官好官,根本就不会摆架子</p>
“是这样,本官想看看你家农场,不知?”</p>
“这个没问题,我这就带您去看”</p>
有些村民,就想沾县令的光,跟着一起进去,无奈,柳嬷嬷吩咐大黑小黑,守着门,谁也别想进</p>
牛大人带着官差,见证人高润发,由柳嬷嬷陪同,进了农场</p>
一路走,县令不停寻问“你家农场平时怎么用水的”</p>
柳嬷嬷心里话,正题来了“池塘的水是从外面引来的,牲口喝的是打的井水,地里的水也是外面引过来的”</p>
“那现在呢?”</p>
“呵呵,大人,老天爷两月没下雨了,连河水都快见了河底,水是引不过来了,都是用的深井水”</p>
“哦,那你们农场有多少个深水井?”</p>
“不下十个”</p>
“还真不少”</p>
牛县令带着人来到池塘,看着紧剩下不多少的池水,叹口气,“看来你们农场用水也很紧张”</p>
</p>sxbiquge/read/1/117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