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婆是书香闺秀 第三十八章 两人已经呆住了

第二日下午,中午的时候下了一点雨,原本李纵还以为两人不来了呢。</p>

结果等到雨稍稍地小了一点后,两人却是戴着斗笠,脚踩着芒鞋来了。</p>

“小友见谅,今日天气不太好。来晚了。”</p>

两人一见到李纵便满脸歉意道。</p>

李纵倒也是不在意,反而是看了两者的鞋,说白了,就是草鞋。</p>

也是不由笑道:“没想到两位老先生这身打扮,也是着实有些时尚。”</p>

“时尚?”张公绰便问道,但略微一想,又道:“确实有些时尚。”</p>

他不知为何点了点头。当然,这便是李纵不知了,因为这就是这个时代的隐士的打扮。</p>

大家都喜欢这样,然后也有着木屐的。</p>

不管如何,都至少比雨天着布鞋要来的方便得多。</p>

见两人一路过来,已是满脚泥泞。</p>

李纵随即也是对一位男仆道:“法章,给两位先生拿盆水来。”</p>

“是。”</p>

说完,过没多久,男仆人便把一盆清水端了来。</p>

今天小清跟她三娘子一起在里屋做衣服,因此,也就没有出来。</p>

宁伯这边,也在忙,然后,便只好把一个男仆人给找来。</p>

等到两人把脚都洗了干净。</p>

进了屋,张公绰这才问道:“今天小友我们讲什么?”</p>

李纵便道:“今天就教你们圆周率的式子。”</p>

“当真!”</p>

张公绰一瞬间就有些激动。</p>

“这自然是当真的。不过,只能算是开个头吧,先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至于式子如何求解,接下来要说的还有很多。”</p>

“那赶紧开始吧!”恒巽也很好奇,圆周率的式子该如何列出来。</p>

“嗯!这就开始。”</p>

……</p>

桌案上。</p>

李纵首先画了一个坐标系,然后又以12为半径画了一个半圆。</p>

再取这个半圆一百八十度的三分之一,作辅助线。</p>

只不过,古代自然是没有度数这个概念的,因此,到这里的时候,李纵也是不得不举了一些例子。</p>

“我们这里首先说一下,何为度数。”</p>

“度数,就是两条射线的夹角。”</p>

“那又何谓射线?”</p>

“比如说这样……线起源于一个点,然后后续可以无限延长。”</p>

李纵把那个点特意地画大了些,好辨认。</p>

“与射线相似的,还有线段,线段就是两头都是点,而且不能再延长。”</p>

“还有直线,直线就是两端都可以无限延长。”</p>

“这就是这三种线的区别。”</p>

“还是说回到这两条射线吧,在这两条射线,中间这里是不是有一个角,如果用字母来表示,OAB,那这个角就可以写成∠AOB。”</p>

“∠AOB等于多少呢,或者说,我们可以用一个什么样的数字,来表示这个角的大小。”</p>

“这便是我所说的这个角的角度。”</p>

“按照日后运算相对来说更加方便的缘故,因此,有以下约定,三角形的内角和……”</p>

李纵随手便画了一个三角形,“我们约定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百八十度。”</p>

“而圆的角度,就是从开始到结束,总共三百六十度。”</p>

“像坐标轴这种垂直的,我们把垂直定为九十度。”</p>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一百八十度,圆是三百六十度了。”</p>

李纵指了指先前画的那个等腰直角三角形,又补充了成正方形。</p>

然后道:</p>

“假如这三角形的这两条边一样长,那我们就称它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正好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也就是四条边都相等,而且四个角都垂直的四边形。”</p>

“正方形的内角和,四个加起来,也是三百六十度。”</p>

“好了!说回圆这里,我们现在要在圆这里,以圆心,跟圆边做一条辅助线。”</p>

“这个辅助线与x轴相交的角度,我们让它恰好等于六十度跟一百二十度。”</p>

“一条线是一百八十度。”</p>

“那么半圆三等分,就是六十度了。”</p>

“再从与圆边相交的这个点,向下作垂线。”</p>

“如图所示:图”</p>

“此时……我想知道B点的坐标是什么。”</p>

“是不是就是(14,0)。”</p>

“为什么,我们把这里放大。”</p>

“取斜边的中点,连起来,是不是可以得到两个小的三角形。”</p>

“前面说了,我们约定三角形的内角和为一百八十度,那么六十度跟九十度都是已知了,剩下这个是不是就是三十度。”</p>

“现在我们再约定,三角形的边相等,角度也相等。”</p>

“其实……这不难看出。”</p>

“如果三角形的边不相等,角度肯定也是不相等的。”</p>

“现在的问题就在于,三角形BFC是个什么三角形。”</p>

人所皆知的30度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李纵没想到,在这里竟然如此难证明。</p>

最后没有办法,李纵又只好画了一个长方形,然后对应的角连线,用对称来向两人解释,另一个角为什么也是六十度。</p>

用这个六十度的图,这才解释了,为什么BFC是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三个角也相等。</p>

从而通过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DF=CF=BF=BC。</p>

“没错!当角相等,边也必然相等,反之边相等,角也必定相等。”</p>

张公绰跟恒巽虽然有点乱,不过看到最后的图,这也的确很一目了然了。</p>

“通过这个!我们就可以确定B点的坐标,正好是圆半径的一半,也就是14。”</p>

“然后接下来,我们当然也就可以列出一条有关圆周率π的式子。”</p>

“左边是S(ABD)=S扇形ACD-S三角形CDB。”</p>

“S(ABD)先忽略,而现在剩下的两个面积都是确定的,可以计算的。”</p>

“最后的答案是……”</p>

……</p>

看了李纵的式子,虽然还没有列完,但是两人已经呆住了。</p>

</p>sxbiquge/read/1/113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