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已经过去三天了,京城里的消息,一点也传不出来。</p>
哪怕钟姐夫也算是人面广。</p>
谢若慎,云二哥也算是有官职的。</p>
在侍卫中虽然不算特别出名,可人面也算有些的,去城门附近哪儿打听。</p>
可压根进不了城门。</p>
据说现在西山大营和西城门那边的守城将士僵持着。</p>
东,南,北三门相对守城压力轻些。</p>
可问题是,像他们的人,还是进不去,人家压根不给进。</p>
据说,现在东南北三门的除了原先守城的将士之外,几位皇子府还各调了一些侍卫过去。</p>
几位皇子虽然是合作关系,不过,也是每个城门会各调一些亲信。</p>
不会完全把一门交给任何一个皇子的亲信来独揽。</p>
所以,导致了哪怕谢若慎和云二哥和某个守城的侍卫搭上了关系,也会被不相熟的拒绝。</p>
现在唯一能够打听到的是,除了一些一品大员是被困在皇官的。</p>
像谢老太爷,谢彦信这样的,要么是被困在衙门里,要么是自己单独在家里。</p>
谢若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不由得担心起来。</p>
这么说吧,单独困在家里,还好些。</p>
反正人家肯定会派那么几个人看守。</p>
你也不会被串连,人家皇子想换由头来找你事儿,也难找。</p>
可倘若困在像国子监这样的衙门就麻烦了。</p>
你想,清流最看重的是什么?</p>
流芳百世!!</p>
死谏!!</p>
那么某些人就会推荐人出来,让他们带头闹诸如此类的。</p>
谢若宁真是担心祖父或者父亲会被人推荐为“带头大哥”。</p>
像祖父还好,那就是个老滑头,装病装傻啥都干得出来。</p>
想想前世的时候,祖父后来成了国子监“一哥”,就知道他的能耐了。</p>
说明他是国子监高层里,笑到最后的人。</p>
可自家父亲就不一样了,秉性纯良,特别的忠君爱国。</p>
不是说忠君爱国不好,或者不对。</p>
可主要就是怕他被有些人利用,成了出头椽子。</p>
万一某些人搞个什么“清君侧”,推荐谢彦信带头呢?</p>
这也不是不可能的。</p>
一方面,他是老好人,耳根子软,而且特别的忠君爱国。</p>
另一方面,出身好啊,也不想想他爹是谁。</p>
倘若自家父亲在国子监,说真,你真要找一个比他更有底牌的,好像也不多了。</p>
可偏偏现在谁也进不了城,无从解决任何问题。</p>
想到这儿,谢若宁那是悔得肠子都青了。</p>
她有的时候就是太依仗前世的记忆。</p>
倘若平时的时候,她三不五时的给谢彦信灌输一些,人不为已,天诛地灭这种思想,会不会好些呢?</p>
可惜,她现在啥也做不到。</p>
她能做的,也就是保护好庄子上的人,还有佃户。</p>
之前谢若敏她们有提到过养生馆和福运来,谢若宁反倒并不担心。</p>
一方面,两家最多损失的,也就是些银子。</p>
但数量肯定并不会太多。</p>
就拿福运来来说,给供应商的银子,都是月结的。</p>
每天的营业额都会在申时前送到通达钱庄。</p>
通达钱庄的背后主人虽然是镇南王爷。</p>
可还有好些王爷和皇子是有干股的。</p>
所以,万万不会有哪位皇子的人,去打劫通达钱庄的银子。</p>
别以为那些王爷是好欺负的。</p>
那些王爷拧成一根绳子,哪怕是皇帝还得退让三分呢。</p>
更何况是现在这种情况了。</p>
云姑姑在通达钱庄有一定的话语权,虽然不多,不过,也够了。</p>
所以,那时候养生馆也好,福运来也好,每天的营业额都是存入通达钱庄。</p>
一般人的银子存入钱庄都是要付给钱庄利息的。</p>
这点和现代不一样,现代是银行付给客户利息。</p>
倘若你存钱越多,利息也越多。</p>
可古代就不同了。</p>
得存银子的,付给钱庄利息,你存的银子越多,付给钱庄的利息也越多。</p>
谢若宁这方面就不存在所谓付的利息。</p>
一方面,养生馆里有世子妃的股份。</p>
人家通达钱庄的人也不好意思要。</p>
也不想想,镇南王府将来的女主人会是谁。</p>
另一方面,养生馆和福运来每天的流动资金也不少。</p>
存入钱庄,掌柜们也可以拿来放贷。</p>
对于钱庄来说,也是多一股源源不动的新鲜血液注入。</p>
虽然,福运来每个月月结的时候,会提走一大笔银子。</p>
但养生馆这儿就不同了,人家是只存不取的。</p>
所以福运来也好,养生馆也好,哪怕真有损失,也就是每天申时以后,没有存入钱庄的银钱会损失。</p>
养生馆哪儿的美容师性命,肯定不会有啥危险。</p>
怎么着大部分人的也知道有世子妃做后盾。</p>
除非是镇南王府的谁想不开,和皇子们对着干。</p>
要不然,现在这种情况,任何一个皇子,也不会王爷们起任何的冲突。</p>
哪来这么多只手,这么多兵啊!!</p>
最怕的,还是福运来的那些小二,铺子里的师傅和掌柜们。</p>
谢若宁庄子上行动的速度虽然够快,但周边的粮食已经涨得不成样了。</p>
这也是没办法的,所以,出去买粮的人,基本是把所有的银子花光了,才买到几车。</p>
严格算了算,大概还够供庄子和佃户们吃一个多月,不到两个月的样子。</p>
不得不说,集思广益还是必须的。</p>
其中有几个佃户便提出,如何节省粮食的方法。</p>
比方说,年纪大和孩子们可以少吃点,一天一餐,保证不会饿死就成。</p>
本来年纪大的人新陈代谢就慢,小孩子只要少动,也不用太吃多。</p>
在打杂,还有打理后勤的女子们,一天吃两餐。</p>
至于每天要巡逻的青壮男子,还是保证一日三餐,管饱。</p>
当然了,为了防止粮食下去得太快,所以会在米饭里加番薯,土豆。</p>
一来垫饥,二来节约些米粮。</p>
毕竟谁知道会有多长时间。</p>
虽然现在是买到了粮食,可大家也知道,现在的粮食是全部的了。</p>
你现在哪怕有银子,出去买,那也是买不到了的。</p>
没人会把粮食再给放出来。</p>
而其中还有佃户提出来。</p>
说青壮们的一日三餐,或许可以改成,吃两餐正餐,还有一餐改成水果这类的。</p>
之前青壮们去巡逻,采摘了不少的水果回来。</p>
这样,又可以节省一些粮食下来了。</p>
</p>sxbiquge/read/1/1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