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宁 第二百二十一章 缺人才啊

纪谢氏不知道是对自己的外甥失望透顶了,还是怎么的。</p>

突然表示不舒服,让谢若宁扶她回屋子。</p>

谢若宁立即二话不说,赶紧上前去搀扶。</p>

也难怪的,自己这个和人家不熟,严格来说还没血缘关系的,看了都不舒服,更何况是纪谢氏了。</p>

对于纪谢氏而言,西府的几个外甥和谢彦信是没啥两样的。</p>

可现在……</p>

踏入了东府的草坪,纪谢氏才放慢了脚步,然后长长的吁了口气,道,“宁丫头陪着我走走。”</p>

谢若宁也不说话,搀扶着纪谢氏,慢慢地陪着她散着步。</p>

就像平常饭后散步那样,悠闲,自在。</p>

她知道纪谢氏需要静静,同样的,她也需要。</p>

她不知道东府会不会如此,但至少在谢老太爷夫妇在世,应该是看不到了。</p>

她只是怕,万一哪天真分家了,谢若慎父子会如何。</p>

是不是会被人算计了走。</p>

福运来和生活馆的事儿,家里人现在隐隐约约也知道了。</p>

只不过,他们还摸不清宫里对自己的态度,所以不说话。</p>

但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看中这两块肥猪肉。</p>

虽说这两家店背后有皇太孙的入股和撑腰。</p>

可是,只要皇太孙没上位,有些事就不能摆在明面上来说。</p>

至于生活馆哪儿,虽然有一部分是孝敬给世子妃的。</p>

可是也一样。</p>

倘若谢老太爷也像谢彦全那样不顾脸面的向自己要银子。</p>

或者更狠点的,告自己一个忤逆和不孝,那别说自己,三房基本是全部玩完。</p>

别说世子妃是自己的后台,哪怕是贵妃娘娘是自己的后台,也没用。</p>

因为,任何一个帝王,那都是以仁孝治国的。</p>

谢老太爷理论上是不会这么做。</p>

当官,他还要官声。</p>

教出这样的忤逆子孙,他的脸面也不会有光。</p>

但谢老太就说不好了。</p>

本来就没血缘关系,那么多的银子,看了不会眼红才怪。</p>

特别是她养的两个儿子基本也算是废了。</p>

谢老太爷在,她不敢这么做,但是,谢老太爷走在她之前呢?</p>

到时候,她被人挑拨一二,豁出一张老脸,给自己的子孙搞点银子,还真的做得出来。</p>

谢若宁也不敢问纪谢氏。</p>

毕竟,之前她也是没法子的。</p>

要不然,袁老太的公道,她自然能帮着讨回来了。</p>

她突然有种无力感。</p>

古代的某些规矩和制度太烦人,太讨厌了。</p>

“对今天的分家,你有什么看法?”</p>

纪谢氏拍了拍谢若宁的手,很是慈爱的问道。</p>

“看法?”</p>

谢若宁想了想,便道,“恕宁儿愚钝,很多事儿都看不出来。</p>

只觉得叔祖母白疼全叔了。”</p>

纪谢氏在心里翻了个白眼心道,这是个有眼睛的都看得出来,还需要问你?</p>

这孩子怎么一点长进也没有呢?</p>

满脑子都掉钱眼里去了?</p>

但凡分一点的心思和脑子来这宅院里,还看不出来?</p>

“别的呢?“</p>

她是希望谢若宁看出别的不同的来,因此,继续问道。</p>

“宁儿觉得做人还是要效仿济伯父。</p>

虽然叔祖母待他不善,但是……”</p>

纪谢氏应该想听的是这个吧?</p>

说真,自己和那谢彦济也不熟。</p>

虽然自己的内心觉得吧,他花了银子来买这个名声有点傻。</p>

不过,在古代,这仁孝的名声,真的是无往而不利,千金难换的。</p>

不说别的,将来谢老太爷也好,或者是谢家族长也好,在很多方面帮衬一把,就很值得了。</p>

哪怕不帮衬,不来为难你,不给你使绊子,也算是打个平手了。</p>

所以,这笔买卖严格来说,也不算亏本。</p>

只要他一天还是姓谢的,很多事情上面,还真离不开族长的支持。</p>

“你身边不是有人擅长收风的吗?有些事,你是没打听出来?</p>

还是不曾想过?”</p>

纪谢氏很是无语了,难道没了冬雪,她在这内宅之中,就成了聋子了?</p>

谢若宁一听纪谢氏话里有话,不由得朝她眨巴眨巴眼睛。</p>

“姑祖母的意思是,这事儿别有内情?</p>

以前冬雪在,也基本是打听东府这儿的事,西府那边……”</p>

更何况,现在哪里有那时间去打听西府的事。</p>

也没人手去打听,打听来干嘛呢?</p>

光是就会福运来和生活馆,自己已经不可开交了。</p>

主要还是缺人手。</p>

庄子上能够当店小二,或者是去做糕点学徒的不少。</p>

之前虽然也开办了私塾,甚至还包了学生的一日两餐。</p>

可是,去读的人不多。</p>

每年也就那么十几个孩子罢了。</p>

看着人数是不少,可实际上,读上一两年的,人家就不读了。</p>

那十几个孩子里,有好些的,还是冲着一日两餐去的。</p>

虽然是认得几个字,也会念些诗了,可是离算账,记账,盘账,这种技术含量高的工种,还差很远。</p>

哪怕真来铺子了,也得跟着师傅几年才能独挡一面。</p>

所以,庄子上的一些人就在算计了。</p>

你想,浪费七八年的时间去读书,到时候,也是去铺子里当账房先生,好像划不来。</p>

对,账房先生的月入是挺高的。</p>

最高的一年,不说分红,就有两百两之多。</p>

可问题是,出色的店小二,只要你嘴皮子够利索,在旺季的时候,你一个月的提成,也是有十几二十两的。</p>

一年平均下来,确实没账房先生高。</p>

可你想,当店小二只要读个一两年就成。</p>

对于他们来说,认识几个糕点上的字,会写自己的大名,就很不错了。</p>

他们也没啥雄心壮志不是?</p>

一来一去算下来,其实账房先生的收入,他们也不怎么看在眼里了。</p>

你想,能两百两一年的账房先生可都是有胡子的了。</p>

比他们的爹都要老了的。</p>

前期的账房学徒可是只能拿比他们还低的月银。</p>

想要自己独立出来,没个十几年,还真不行。</p>

可不像他们,赚点银子,到时候娶个漂亮媳妇,生一窝崽的,那简直就是人生赢家。</p>

虽然谢若宁有和秋霜说过,提高些账房学徒和账房先生的收入。</p>

可依旧是治标不治本的。</p>

私塾哪儿,每年都会有新人进来读书。</p>

读个一两年的,就不干了。</p>

虽然有心不想让这些人来铺子里上工。</p>

可问题是,铺子里,也实在缺人手。</p>

用秋霜的话来说,那就是,你招外面的,哪里有自己庄子上的人放心。</p>

所以,顶尖的人才,她永远缺。</p>

这种情况下,她哪里有时间和心情去关心西府的这种八卦!!</p>

</p>sxbiquge/read/1/1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