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说,谢若敏猜得没有错,董夫人还真的看上谢家三房的男人了。</p>
只不过,不是谢若慎,而是谢彦信。</p>
谢若宁曾经能被列为京城四大美人之一,虽说有一定文人才子的吹捧,可美貌确实上乘。</p>
至于谢若慎能被人家某些权贵看上,自然也是长得极好的。</p>
儿女长得美丽无双,英俊潇洒的,父母会长得丑吗?</p>
本来谢彦信便是庶出。</p>
倘若人家的娘亲当年长得不好看,会被谢老太爷看上?</p>
早年间谢彦信也没怎么打理自己。</p>
男人嘛,不修边幅很是正常,特别是像谢彦信身边没了妻子。</p>
大家都觉得更加正常了。</p>
可自从谢若宁穿来就不同了。</p>
她就跟个老妈子似的爱瞎操心。</p>
自从有一次发现谢彦信的着装很有问题之后,便开始接手这方面的事务起来了。</p>
谢彦信本来就是个宠女儿的。</p>
更何况谢若宁的借口也找得很好。</p>
她以后要嫁人吧?</p>
总得会学打理这方面的事儿吧?</p>
虽说可以找兄长练习,可这不是谢若慎老找不着么。</p>
而且谢若宁还说了,“爹,难道你想让我找哥哥这样每天爱到处乱跑的男子吗?”</p>
谢彦信一听,觉得有理啊。</p>
儿子乱跑他还生气呢,倘若是女婿乱跑?</p>
打死那爱乱跑的女婿,每天把娇滴滴的女儿扔家里……</p>
顿时觉得,不能让儿子来,不吉利啊!!</p>
所以,便拿谢彦信来练练手了。</p>
最要紧的是,谢若宁也没花太多的银子(在谢彦信看来)。</p>
谢彦信的衣裳还是那几件衣裳,每次的添置也没多让公中开后门啥的。</p>
只不过,她每天督促起谢彦信修修胡子,保养面部皮肤和头发起来。</p>
虽说每天早晚抹啥面霜面油的麻烦了点。</p>
不过,对于一个“老父亲”来讲,有乖女天天这么督促自己,他也觉得很是幸福快乐。</p>
找大夫配的“乌发养发补脑保健丸”,谢彦信也是每天早晚记得准时吃。</p>
另外还给谢彦信的衣裳配些小挂件,配了几把扇子。</p>
那扇子还是她大街上随意买的白面扇子,然后让谢彦信写了几首诗上去。</p>
本来男子就不容易老。</p>
谢彦信生活作息也正常,最多偶尔下个茶馆去下盘棋,闲来带着儿女去庄子上骑个小马,踏个青。</p>
平时又有女儿围绕在膝下,谢彦信的心态本来就不错。</p>
所以,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丝儒雅,一丝淡然,一丝云淡风清,一丝干净爽俐。</p>
哪怕和谢若慎站一起,也是把谢若慎比下去的。</p>
毛头小子谢若慎哪里比得上成熟稳重,自有一股气质风流的谢彦信啊!!</p>
董夫人平时也见多识广,可像谢彦信这一类款的是真没看见。</p>
别人是没意识到谢彦信的好,可董夫人毕竟也不是什么小姑娘了,自然知道像这种男人的难能可贵。</p>
通身的干净,儒雅气质就不谈了。</p>
正室死了这么多年,但凡他流露出一点娶妻的念头,估计早娶了。</p>
可人家为了三个子女,愣是没娶。</p>
倘若早年和妻子感情不好,估计也会有庶子庶女吧?</p>
可三个孩子都是嫡出。</p>
通房那是肯定有的,可是,这么多年来,通房也没生下一男半女,便能看出这个男子的心性了。</p>
不是人家通房不给力,是他不要。</p>
女人到了一定的年纪,也不谈什么情情爱爱,那是年轻小姑娘瞎想的。</p>
她们要的是稳定,要的是一个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男人,可以共渡余生的男人。</p>
看看人家对亡妻,对三个子女的态度,便可看出端倪来了。</p>
所以,她觉得,她可以帮着牵牵线。</p>
成功自然是最好,不成功,也无妨。</p>
反正她堂姐也说过,倘若有合适的,那再嫁也无妨。</p>
没合适的,反正有银子,有庄子,就继续靠住在娘家呗。</p>
她有个堂姐,丧偶在娘家小住。</p>
严格说来,也不算住娘家,反正手里有银子,把娘家隔壁的小宅子给买了下来,打通了罢了。</p>
和前夫生了两个女儿也出嫁了。</p>
当年前夫留下的财产和自己的陪嫁,她分作三份,两份给女儿当陪嫁,一份留给自己养老。</p>
所以,她是看得很开。</p>
董夫人则觉得像她堂姐这样的人,一个人过下半辈子,太可惜了。</p>
正好,这个谢老三人品也好,那么,和自家堂姐处处看呢?</p>
万一看对眼,也好过堂姐孤独地过下半辈子。</p>
想来谢若宁两姐妹也是不反对的吧?</p>
更何况,堂姐手里也有不少的银子。</p>
倘若两姑娘到时候陪嫁真有困难,她相信,堂姐也不建议补贴一二的。</p>
谢家长房某些人干的事,在京城,也不是啥秘密。</p>
谢若宁两姐妹哪里知道董夫人的这个想法。</p>
她们是觉得,万一谢若慎真被看中呢?</p>
所以,谢若宁便开始盘算起她们三房的家底来。</p>
之前她买的那些地,现在七七八八也放得差不多了。</p>
现在她手里只留下了七块地,其中有三块地都相邻,是不打算卖的。</p>
她是觉得,自己和姐姐哪天都嫁人了,可闲着的时候,或者老了,还是可以住一起,互相有个照应。</p>
那么,陪嫁的庄子在一起,将来往来,是最最方便不过了。</p>
本来二人是没打算和谢若慎的靠这么近。</p>
这兄弟成了亲之后,往来毕竟和姐妹之间不同。</p>
不过,那时候谢彦则表示,还是三块地靠一起好。</p>
他到时候修个小庄子,这样,两个女儿得闲了,带着外孙外孙女的,来看看他也很好。</p>
谢若宁一想,对啊,回娘家不方便,去自己的陪嫁庄子,应该会比回娘家方便吧?</p>
毕竟,古代和现代还是不同的。</p>
古代的女人嫁了人,一年到头,婆家好说话的,又离得近的,能回家两三次算不错了。</p>
有些,一嫁人,便是永别的都有。</p>
而另外四块地,由于皇上现在的温泉行宫已经建到一半了。</p>
哪怕那四块地,离行宫的距离是有点距离的。</p>
可架不住那几块地也是有一到两个泉眼,而且行宫附近,能卖的,也基本卖得差不多了。</p>
所以,倘若把这四块地卖了,倒也能换不少的银子。</p>
这银子到时候是继续买庄子呢?</p>
还是做点小生意投资啥的?</p>
何二现在的杂货生意其实开展得还是不错的。</p>
但是,让他再去发展别的,一没经验,二也没那精力和人手。</p>
保险点嘛,要么继续买庄子?</p>
</p>sxbiquge/read/1/1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