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晋军数量稀少,得知大军到来的话,不可能出城与己方的大军作战的。
就在前方大军刚刚走出两山之间的道路,突然在军中散发浓烈的烟雾,烟雾之中伴随着呛人的味道是,不少士卒咳嗽不止,一时间前方的军队显得有些混乱,之前没有与晋军大规模交手,他们对于晋军的战斗能力,不会有着更多的认识的。
呼喊声不断,这些声音,晋军的士卒是听不懂的,不过随行而来的倭国人,却是及时的将这些话的意思告知了军中的将领。
浓郁的烟雾之后,伴随着的是惊天动地的爆炸声,前方的军队更加的混乱了,不少士卒甚至在慌乱之中,将兵刃对向了己方的将士,这般的声势下,他们的耳中只有嗡鸣声。
这等声势的爆炸,也是之前驻守在倭国的军队所没有经历过的,他们驻守在倭国的时间不短了,对于晋军如今的战争手段,缺少足够的认识,即便是埋伏在两侧的山上,提前有了心理准备的情况下,仍旧是震惊不已,山上的石头更是簌簌下落。
爆炸声之后,两侧的山上突然出现了大量的晋军士卒,一架架连弩车为军中的士卒对准了下方卑弥呼大军。
簌簌之声此起彼伏,没有连弩车的士卒,则是将提前准备好的巨石推下去,此时下方的道路上,是密密麻麻的敌军,根本就不需要操控连弩车的士卒过多的瞄准,他们只需要将弩箭不停的释放即可。
弩箭、巨石之下,跟随卑弥呼而来的将士显得是那般的脆弱,在晋军这样的进攻满前,他们根本没有抵抗的余地。
一名名士卒倒在了血泊之中,纵然是他们有着铠甲作为掩护的情况下尚且不能阻挡住连弩车释放的弩箭,何况是这等情况呢。
爆炸声,让卑弥呼麾下的大军处于短暂的混乱之中,而突然杀出来的晋军,则是给他们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无论是连弩车还是巨石,在这种时候可是能够让卑弥呼麾下的大军付出惨重代价的。
周瑜看到下方的情景之后,嘴角露出了笑意,从敌军应对突袭的时候的情况上就能看出,这支军队,最多只能说是乌合之众,若是固守在城池内,让敌军在城外成了气候的话,想要得到胜利,并非是容易的事情,但是目前,正是给予敌军造成惨重损失的好机会。
连弩车中的弩箭释放完毕,准备好的巨石部推下去之后,晋军士卒向着敌军杀来。
一时间,喊杀声震天。
卑弥呼见到这等情况之后,大惊失色,以往在邪马台虽说领兵作战的次数不少了,但是卑弥呼何曾遇到这样的情况,之前的爆炸声让军中的将士混乱不堪,此时敌军从两侧的山上突然杀出,更是让军中将士措手不及。
之前卑弥呼曾经派遣士卒打探山上的情况,没想到这些士卒竟然隐藏在山上的敌军都没有打探到。
卑弥呼不断的指挥军中的士卒,试图阻挡晋军的进攻,但是从山上攻下来的晋军,就如同猛虎一般,所过之处敌军纷纷避让。
不过卑弥呼麾下也是有着精兵猛将的,他们在面对晋军突袭的时候,并没有选择后退,而是冲上前去,他们是勇猛的邪马台士卒,岂会因为敌军的强悍而退缩,只是他们的抵抗在晋军的面前显得是那般的脆弱。
在邪马台士卒之中算得上精良的兵刃,落在晋军的身上,根本不能突破他们的铠甲。
而在进攻之中,晋军将士展现出来的配合能力,也是邪马台的士卒远远不能比拟的,虽说晋军在人数上没有着优势,但是冲杀下来的晋军士卒,却是让邪马台的大军混乱不堪。
卑弥呼在大军之中可是有着莫大的影响力的,但是面对这般情况她一筹莫展,敌军的突然杀出,让大军混乱,而前往阻挡晋军的士卒,根本难以起到相应的作用。
最为凄惨的莫过于普通邪马台士卒,有些时候,他们与晋军士卒的兵刃碰撞之后,竟然出现了断裂的情形,从这一点上能够看到,邪马台士卒的病人,比之晋军有着多大的差距。
卑弥呼当即命令军中的将士撤退,这场交战,邪马台的大军已经处于混乱之中,就算是在战场上坚持更长的时间,对于战斗不会产生更大的影响,暂时的撤离战场,整顿兵马之后,对战晋军仍旧是有着胜利的可能的。
一支大军的统帅最为害怕的情况就是军中将士的混乱,他们对于将领的命令不可能做到遵从,就算是军中的士卒在作战的时候表现的勇猛,在敌军发起冲锋的时候又能够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就是更多的士卒倒在战场上。
卑弥呼的命令是没有错误的,后方的士卒迅速做好了撤离战场的准备。
卑弥呼的大军想要从战场上离开,晋军将士岂会让卑弥呼如意。
不得不说的是卑弥呼麾下的士卒在疯狂起来之后,还是比较可怕的,他们对于性命仿若是没有了丝毫的在乎,他们追求的就是冲锋,继而给晋军造成更大的伤亡。
但是卑弥呼麾下士卒的反抗,带来的是晋军将士更多的杀戮,在这场交战中,他们根本没有留手的必要,这是生死仇敌,唯有将敌军消灭之后,晋军在倭国的地位才能更加的稳固。
但凡是挑衅晋军威严之人,皆是要身死。
卑弥呼的命令传到军中之后,军中将士纷纷撤离战场,晋军将士的突然出现,是他们之前所没有想到的,在这种时候与晋军将士抗衡,并非是明智的举动,更快的离开战场的话,才有可能从交战中存活下来。
尤其是当卑弥呼撤退的命令下达之后,邪马台的士卒更是显得极为混乱,他们在撤退的途中,缺乏有效的指挥,甚至于连断后的大军都不存在,只能不断的面对晋军将士的屠杀。
这样的交战中,并没有所谓的怜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