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文音来到后台紧张的换着服装的这个间隙,观众之中的几名记者却提前写好了稿子。</p>
音乐他们确实不精通。</p>
但看周围观众们懵逼之中略带失望的表情,以及自己主观上的评价,仍旧是惊喜的发觉,自己遇到了一手大新闻。</p>
早在李文音的第一遍山歌雷击的时候,这些鸡贼的记者们便开始在手机上撰写着稿子。</p>
“李文音无疑是一名优秀的音乐家,但优秀的音乐家依旧会犯错!”</p>
“国风专辑首发与国风演唱会并齐,虽然噱头很不错,但李文音忽略了,这是一个演唱会,最重要的是歌曲的传唱度与风格的搭配。”</p>
“目前的乐坛里,不仅仅是华国,甚至全世界都在追求着一张专辑的多元化,尽量不要出现重复的风格。”</p>
“李文音纵使将国风玩出了花样,也难以回避一个根本的问题------审美疲劳!”</p>
“虽然有松有弛,但无疑多多少少的限制了歌曲的方向,像是一名天马行空的音乐人用国风这个概念限制住了自己。”</p>
“更令人感觉惋惜的,是李文音的才华似乎出现了尽头。”</p>
“一首《无涯》中,本来极好的摇滚,却生硬的穿插了一段民族山歌,太过突兀的反差令这首歌变成了失败的作品。”</p>
“若是放在平时,或许不会引起如此剧烈的观众反应,但在演唱会上唱新歌这种冒险的举动之下,《无涯》无疑是给李文音的音乐生涯上抹了一笔黑色。”</p>
“或许是期待越大,失望越大,李文音出道以来,不断的放出一首又一首令人惊叹的作品,但这一次......却一言难尽!”</p>
“演唱会的观众反响,如同车祸现场!”</p>
“只能期待李文音这一次国风演唱会后续的发展!”</p>
一名******的记者,仔细的品啄后,洋洋洒洒的打出了这么一大段文字,发给了自己的责任编辑。</p>
一手的大新闻!</p>
手快有,手慢无,新闻要的就是一个时效性与迅速性!</p>
因为新闻是需要传播与发酵的!</p>
越快越好!</p>
【李文音江郎才尽?】</p>
这无疑是一个最大的噱头!!</p>
笑了笑,黑框眼镜的记者满脸看好戏的表情,看着舞台上刚刚退场的李文音。</p>
-------------------</p>
但是李文音对这一切一无所知。</p>
后台换衣服的速度非常快。</p>
几名工作人员将李文音身上的衣服一扯,外衣便脱落了下来,将一套衣服递给李文音后,李文音迅速的脱下内衬与鞋袜,以最快的速度穿上下一场演出的演出服。</p>
而造型师与化妆师也趁着这个时间,给李文音快速的改妆上妆。</p>
风风火火的后台就如同战斗一般。</p>
当李文音再次登场的时候,造型焕然一新,但距离歌曲结束却只不过短短的一分钟。</p>
但一分钟,在演唱会的这种场合,也显得有些漫长。</p>
不过所幸,在串场的时候,早早就安排好了下一个节目的伴舞。</p>
伴舞们率先登场。</p>
一名名舞团的女舞者们,却身着宋代的仕女服,手中缠着绫罗绸缎。</p>
编钟与丝竹的乐舞,本就是起源于唐代,到了宋代发展到巅峰!</p>
初唐鼎盛,文化发展迅猛。</p>
荟萃历代歌舞的长处,兼收了各国的文化精华。</p>
唐王朝百国朝贺,兼容并包,海纳百川!</p>
从礼乐,变成了乐舞。</p>
气势磅礴,场面壮观。</p>
集诗词歌赋为一体,琴瑟和鸣,钟鼓齐奏。</p>
搭配上舒展流畅却不失力量感的舞蹈,华丽的服饰。</p>
轻歌曼舞!</p>
乐舞的兴盛也正是盛唐时期歌舞升平、国泰民安的完美写照!</p>
只不过,因为缺少传承,人们从古籍文献,壁画等遗留下来的文物中,逆推编篡乐舞,试图重现长安城中优美的乐舞。</p>
而这一次舞台之上,为了给李文音争取换衣服的时间,前后的舞蹈编排加在一起,比原曲还要多了两分十五秒的乐舞。</p>
本来还想更多的,但在演唱会这样的场合下,乐舞过于冗长,却更容易影响演唱会的质量。</p>
舞台上完全就是鲜活的大宋仕女图!</p>
传承了大唐的文化,宋代的宋词乐舞,无疑是将乐舞发展到了巅峰!</p>
古朴的编钟与琵琶,古筝与笙,逐渐加速了起来。</p>
鼓点也切入进去。</p>
只有仕女的舞蹈,却完全没见到李文音露面。</p>
但歌声却响了起来。</p>
“我俯身看去~那一帘秋雨~</p>
落下的水滴~却悄无声息~”</p>
轻柔的歌声无比的清澈,而在屏幕之上,却放起了一个古画。</p>
《清明上河图》!</p>
清明上河,是宋代汴京的一种民间习俗。</p>
这一天里,人们会成群结队的出门,进入到集市,进行大型的商贸活动。</p>
“雕刻在石碑上的印记~</p>
是否隐藏着秘密~</p>
在你的眼神中~</p>
我看到了情丝万缕~”</p>
在《清明上河图》这个传世的名画之中,似乎看到了人世间的百态千种。</p>
对于历史的追忆,本就是现代人通过出土的文物,进行的一种臆想。</p>
仕女们的舞姿轻灵优雅,干冰机运作,仙气缭绕。</p>
“......古巷的忧郁~</p>
写着琵琶的旋律~</p>
飘逸的外衣~</p>
街上叫卖的小曲~”</p>
寥寥几句,似乎便勾勒出了大宋时期繁华兴盛的清明上河!</p>
画面感扑面而来,栩栩如生。</p>
“仿佛隔空变换到那里~</p>
一切模糊又清晰~</p>
几秒钟的世界~</p>
感叹不平凡的意义~”</p>
现代人还原着古人的歌舞,穿越了时空,短短的一瞬之间,仿佛来到了宋代,</p>
华国的文物,承载了古人的精神,古人的智慧,古人的生活。</p>
而从仕女的最后方,莲步微移,一名化着彩妆的领舞来到最中间。</p>
抛出手中缠绕的绫罗绸缎,提嗓唱着。</p>
“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p>
奏一回断肠的古曲~”</p>
观众们被这大气端庄的乐舞震撼,但旋即却通过巨大的投影屏,惊讶的发现,这个领舞......赫然就是李文音本尊。</p>
柔媚却清丽,入木三分。</p>
又是演绎旦角!</p>
又是戏腔!</p>
又是真伪音戏腔,而并非是吊的假高音!</p>
真正的京剧元素融合!</p>
观众们仿佛看到了,当初演绎《赤伶》的那个李文音!</p>
“多少能人将相书画三千里~</p>
上河图雕琢的意义~”</p>
这大气中不失清丽的旋曲调,空灵纯净的声音。</p>
清新古朴!</p>
仿佛真的来到了那画中的烟雨迷蒙,《清明上河图》中的场景,栩栩如生的展现在了观众们的面前。</p>
</p>sxbiquge/read/0/63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