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被夷灭三族,最惶恐的并不是现在正在被押赴刑场,人头纷纷落地的董氏族人。</p>
而是胡轸段煨李傕郭汜杨定王方张济樊稠这些西凉军的将领。</p>
董卓一死,立即族灭。</p>
杀猴给鸡看,又听说如今的朝廷掌权者王允,根本不想赦免他们的罪过,命令关东军向西凉军进攻,一时间这些人全都变得惊慌失措起来。</p>
新丰城,徐荣接到了长安那边发来的诏书,王允还不算蠢,知道现在实力最强的人是徐荣,所以想要拉拢。</p>
然而徐荣接到这份诏书以后,脸色十分难堪。</p>
周围杨定樊稠等西凉军校尉、军司马、偏将、裨将都纷纷用古怪的眼神看着他。</p>
王允对西凉军内部不太了解,并不知道其中的详情。但徐荣却很清楚,他一个人幽州人,之所以能够成为董卓麾下五大中郎将之一,是靠自己的能力。</p>
可这并不代表他就能完全能够指挥得动西凉军,因为他担任统帅是董卓任命的,现在董卓已经死了,众人还会不会服他都是个问题。</p>
现在王允要拉拢他这个幽州人来处理掉数万的西凉人,那不是自寻死路吗?</p>
“将军。”</p>
杨定脸色不善地看着徐荣说道:“太师才刚惨遭贼手,尸骨未寒,将军就要弃我等而去,投靠贼否?”</p>
徐荣又不傻,自然能够听到杨定言语中含的威胁。</p>
弃他们而去?</p>
你一个幽州人还想指挥我们这些西凉人去杀另外一批西凉人,那是做梦。</p>
结局只有一个,只要他敢应,立即就死在这里。</p>
所以徐荣毫不犹豫地道:“这不过是朝廷用的分化之计也,我跟随太师多年,素来忠心耿耿,怎么可能会背叛。”</p>
听到他这么说,众人才松了一口气。</p>
徐荣毕竟领军有方,一直被董卓信任,带西凉军征战多年,在军中素有威望,不到万不得已,他们也不想闹到你死我活的境地。</p>
“既然如此,那我们该怎么办?”</p>
樊稠失魂落魄地道:“太师死了,我等群龙无首,又不能聚众。如今长安与我们为敌,外面还有关东军,前后夹击,难以维系呀。”</p>
杨定也愁眉苦脸道:“依我只见,再待在这里怕是死路一条,不如大家解散队伍,各自回归乡里,颐养天年吧。”</p>
“现在朝廷已经把我们的粮草供应断了,城中粮草只能维持一月。”</p>
“校尉所言极是,前狼后虎,如今能存?”</p>
“恐怕也只有西归乡里这一条出路了。”</p>
众人议论纷纷。</p>
以前的西凉军有一个主心骨董卓在,他们就有了奋斗目标,听从董卓的号令。</p>
现在董卓一死,西凉军没有了主心骨,立即就是树倒猢狲散。</p>
包括樊稠杨定在内,也只是担心徐荣率领他们去袭击胡轸李傕郭汜而已,根本就没有想过其它的事情。</p>
毕竟人一旦没有了目标,就很容易变得迷茫。</p>
眼下樊稠杨定等西凉军各级校尉、军司马、偏将裨将等中高层军官,就处于迷茫的状态。</p>
听到众人的话,徐荣心里却是一动。</p>
相比于他们这些西凉人,徐荣倒没有来自于朝廷的压力,毕竟他是个幽州人,朝廷也没有说要治他的罪,还发诏书来招安。</p>
只是一个光杆司令回去,能不能得到重用还另说,所以他必须手下有一批军队才行。</p>
如今城里全是西凉人,又没有别的选择,就只有他们了。</p>
想到这里,徐荣立即说道:“不能解散队伍,城外全是关东军,一旦解散队伍,则立即要为关东军所害,即便逃回西凉,一乡亭长便能取我们的性命。所以此时一定要团结起来,有军队在手,不管是与朝廷谈判,还是跟关东军议和,至少还有筹码。”</p>
众人互相对视,觉得徐荣说的有道理,便纷纷点头。</p>
“将军说的是。”</p>
“此危急存亡之刻也,万不能解散。”</p>
“既然如此,那依将军之见,我等应当如何?”</p>
所有人都看向他,希望徐荣能指条生路。</p>
徐荣沉吟道:“此时我等应当一边向朝廷上书,请求免罪,一边向关东军议和,暂时罢免刀兵。若朝廷能够接纳我等,我等便是官军,关东军反而不敢再攻击我们。”</p>
“好,一切听从将军吩咐。”</p>
众人连忙应允。</p>
这个时候大家都没有主意,又听徐荣的恐吓,自然就只能听从他的意见。</p>
当下,徐荣就派人给朝廷上书,恳求免罪。</p>
而他派过去的人是他的亲信,除了表面上的奏折以外,还有另外一封信件。</p>
第二日,长安那边就收到了徐荣的来信。</p>
王允把持朝政,即便开了朝议,他都是一个人正襟危坐,根本不听从其他大臣的意见。</p>
而回到自己的司徒府邸,召集司徒府主簿、长史等人,自己召开会议。</p>
朝堂上那份言辞凿凿的奏折他已经听过,现在则是取出了徐荣亲信在下朝之后,来到司徒府邸交给他的那封信。</p>
“徐荣居然不能统领西凉军?”</p>
看完信件之后,王允皱起眉头,看向徐荣亲信道:“他率领西凉军多年,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到?”</p>
徐荣亲信苦笑道:“司徒不知道,将军虽在军中多年,可他是个幽州人。在西凉军内部根本无法培养起亲信,只有我等身边数百幽州侍从,那些西凉人根本不会听他的。”</p>
“原来如此。”</p>
对于大汉朝地域和乡党关系了如指掌的王允也算是理解了徐荣,点点头,对司徒府主簿、长史等人问道:“徐荣建议我拉拢胡轸,尔等觉得何如?”</p>
主簿想了想道:“胡轸最早跟随董卓,也是中郎将,在军中有威望,如果要处置西凉人,确实应当赦免一部分,更何况.....”</p>
“更何况什么?”</p>
王允问。</p>
主簿看了眼那徐荣亲信。</p>
王允便对他道:“你先出去。”</p>
“那小人就在门外等候,将军还在等司徒回应。”</p>
徐荣亲信便退了出去。</p>
主簿便继续道:“更何况关东军就在身侧,若他们进长安,难保不会再出现一个董卓。所以太师一定要手捏部分兵权方为上策,如果能够将西凉军全部招揽过来,我们才有和关东军对抗的资本。”</p>
王允轻笑一声:“西凉军罪行累累,若我不惩治他们,反而接纳他们,世人会怎么看我?至于关东军,袁氏世家望族,若能削弱刘备,引袁氏进京,便无忧矣,此言莫再多说。”</p>
一旁的长史就说道:“既然司徒不愿意接纳所有西凉军,那也不能全部处置。徐荣之言很不错,可以招揽胡轸,让他们按兵不动。再让刘备军去攻打李傕郭汜等人,一者让自己手中有兵,二者削弱刘备,再下诏书让袁绍袁术进京勤王,则为上计。”</p>
“嗯。”</p>
王允点点头:“此言甚好,那就这么办。”</p>
归根到底,王允若说忠君爱国,肯定是没错的。</p>
可性格刚愎自用,听不得劝。</p>
一系列骚操作不断,跟前期忍辱负重,策反吕布刺杀董卓比起来,确实降智得厉害。</p>
但这其中又不能忽略了古人的想法。</p>
西凉军跟着董卓为非作歹多年,现在只诛杀了首恶,其他人的罪行就一笔勾销?</p>
那洛阳被这些西凉人劫掠的世家豪强,朝廷公卿,会忍得住这口气?</p>
根据《后汉书》记载:“是时洛中贵戚室第相望,金帛财产,家家殷积。卓纵放兵士,突其庐舍,淫略妇女,剽虏资物,谓之搜牢。人情崩恐,不保朝夕。”</p>
下命令的是董卓没错,可西凉军是执行者。</p>
王允也是世家出身,跟很多公卿世家豪强家族都有复杂的利益纠葛,哪怕站在他的角度,赦免西凉军才是正确的选择,可架不住很多人都跑过来请他做主,来惩罚当时祸害自己家族的西凉军呀。</p>
所以王允想了很久,就觉得公卿世家那边不能得罪,决定还是要处置一批西凉军将领。</p>
至于徐荣,是因为他是幽州人,且治军严谨,并没有为恶。</p>
现在发现了徐荣的难处,再赦免一个胡轸,就差不多是底线了,至于其他西凉军将军,全都要死。</p>
因此王允的策略很简单,拉拢徐荣胡轸,笼络一批士兵,再派刘备去攻打李傕郭汜这些人,消耗双方的兵力,同时下诏让袁绍袁术进京勤王。等刘备跟李傕郭汜这些人打得两败俱伤的时候,最后再让徐荣袁绍袁术上去捡便宜。</p>
也许有人奇怪,大家都是关东军,为什么王允要偏向袁绍袁术,而厌恶刘备呢?</p>
原因很简单。</p>
刘备出身于底层,虽背了个宗室名头,可终究不是世家出身,又怎么能够跟四世三公的袁氏相提并论?</p>
而偏偏现在刘备兵强马壮,为了防备刘备进长安之后,挟持天子,把控朝政,王允自然要想办法削弱刘备的实力。</p>
可以说,现在已经不是朝廷是不是他能够掌权的问题,而是底层与世家之间的博弈。</p>
刘备如果赢了,那平民掌权,对于世家并不是一个好消息。</p>
当初汉孝康帝一道诏书,就让全天下的世家豪强吃了大亏,每年多上交无数税收,而作为同一个阶层的利益集团,王允自然不想再发生这样的事情。</p>
因此削弱刘备的实力,同时保证世家集团能够继续把持天下,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p>
更何况,历史上,他就是这么做的。</p>
一边对西凉军治罪,一边下令让袁氏等关东军进京勤王。</p>
结果关东军根本就没有鸟他,导致西凉军没有外部压力,直接反攻长安,最后落得个身死族灭的下场。</p>
可谓是被自己的骚操作害死,怨不得别人。</p>
</p>sxbiquge/read/1/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