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平三年二月,权倾天下,不可一世的董卓死于一场叛乱之中。</p>
而接下来,新任的掌权者王允要面临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把持朝政的同时,处理掉董卓旧部的威胁。</p>
历史上,面对这两个问题,王允表现得十分不理智。</p>
跟着董卓被迫迁移至长安的朝廷诸公中,比他有名望、威望更高的人不在少数。</p>
甚至还有杨彪这样四世三公之家的顶尖世家在,种拂马日磾等人也德高望重,理应大家一起坐下来商量国家大事才对。</p>
可王允因为除掉董卓立下大功,因此而居功自傲,依仗吕布的兵权,开始独揽朝政,所做一切决定根本不与其他人商议,独断专行,颇为跋扈。</p>
包括在杀蔡邕这件事上,满朝诸公都来劝他。可他依旧一意孤行,将举世闻名的大儒蔡邕杀死,可见其已专横到极点。</p>
后来在面对董卓旧部,处理西凉军的这个问题上,更是暴露了他狂妄无知,自大自傲的一面。</p>
要知道,在董卓死后,长安的兵马不多,大都是吕布的并州兵。</p>
而分散在长安各地的西凉军人马加起来足有数万之多,即便吕布再强悍,凭借他那点人马,又如何能跟兵强马壮的西凉军对抗?</p>
所以就算再蠢,敌我力量如此悬殊的情况下,正常人应该都明白,要以招抚为主才对。</p>
哪怕你想杀一批人,也总要拉一派打一派分化一下呀。</p>
结果王允自以为掌控了局势,就想要把这些西凉军将领全部处理掉,固执己见,要将众人治罪,最终引起李傕郭汜张济樊稠等人反弹,酿造了长安之乱。</p>
一系列操作,不可谓不蠢。</p>
如果说,在施反间计之前的王允有个80左右智力的话。</p>
那除掉董卓之后,智力直接降为0,即便只有30多智力的吕布,都比他清醒。</p>
从这一点上来看,一个人隐忍多面的野心家,在膨胀之后,权力欲望以及陡然乍富的心态,足以冲昏任何一个人的头脑。</p>
而如今的王允又已经跟历史上不同。</p>
因为面对他的不仅仅只有这两个问题,还要加上一个近在咫尺的关东军。</p>
历史上关东军在这个时候早就四分五裂,各回各家开始发展自己的地盘了,根本没有管朝廷的事情。</p>
而现在依旧有个刘备和孙坚还在坚持,并且兵力不弱,足有二十万众,要不是忌惮董卓对天子不利,西凉军根本不能跟关东军抗衡。</p>
哪怕刘备的主力军回师青州,讨伐扶持伪帝上台的王芬,关中依旧还剩下十多万白波军存在。</p>
面对董卓旧部与关东军的双重威胁,王允的选择是驱狼吞虎,让他们两败俱伤。</p>
这无疑是在把刘备当冤大头在玩。</p>
因为王允觉得,一旦刘备进京勤王成功,那他肯定就无法再掌控权力。</p>
利用刘备愣头青忠诚汉室的弱点,让天子下诏书,命令白波军攻打西凉军,无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p>
可惜王允一定想不明白,为什么陈暮要把刘备支走?</p>
还不是怕刘备真那么去做?</p>
现在白波军掌控在了陈暮手里,陈暮可不是一个朝廷下达诏书,他就会去做的人。</p>
华阴县。</p>
县衙府邸中,后院亭中。</p>
一壶黍酒,二月桃李春风,院中鸟语花香,清爽怡人。</p>
陈暮正在迎接一位特殊的老朋友。</p>
阎忠。</p>
在董卓死前,他早就请假卧病在家。</p>
董卓死后,马不停蹄逃出了长安城,在几名军情司护卫的保护下,来到了华阴县。</p>
二人相对席地而坐,互相含笑对视许久,才抑制不住大笑了起来。</p>
“哈哈哈哈哈。”</p>
阎忠大笑道:“子归,今日之事,是否已如你所愿?”</p>
陈暮含笑道:“意料之中的事尔。”</p>
“董卓已死,你下一步的打算到底是什么?”</p>
阎忠沉吟道:“莫非是想带兵入朝,拥戴天子,奉天子以讨不臣,最后......”</p>
“最后什么?”</p>
陈暮微笑道。</p>
“禅让......”</p>
阎忠的眼眸中闪烁过一丝精光。</p>
陈暮出道以来,为自己的大哥谋划了多番利益。</p>
如今刘备已是青州牧,坐拥一州之地,若能奉天子以讨不臣,先拿下冀州伪帝,如此有了天下最富饶的二州,则江山可定。</p>
等多年之后,如果能够平定天下,法尧禅舜,刘备必然能够轻易能够坐上帝位。</p>
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也就会变成从龙之臣,扶摇直上了。</p>
陈暮却淡淡地说道:“你死心吧,我大哥这个人,你不了解。如果真到了那一天,恐怕他不会接受的。”</p>
“为什么?”</p>
阎忠不明白,问道:“刘玄德亦是汉室宗亲,为中山靖王之后,若能扶大厦之将倾,可谓继往开来,如光武世祖般之功绩,缘何不能继承皇位?”</p>
陈暮笑了起来:“大哥这个人别的地方都好,唯独性格过于刚烈,且又宽仁忠厚,在意自己的名声。你说如果他到了那个位置,忽然学王莽篡位,哪怕他是汉朝宗室,天下人会怎么说?”</p>
“天下人怎么说那是天下人的事情,更何况宗室继承皇位,有何不妥?先帝,还有恒帝,都是宗室诸侯子。甚至光武世祖,不也是长沙定王之苗裔?身份地位比之刘玄德,高不到哪里去,不照样夺得了江山,赢了天下?”</p>
阎忠不以为然。</p>
成大事者,怎么能拘泥于小节呢?</p>
真到了那个位置,面对帝位诱惑,他就不信刘备不动心。</p>
然而陈暮却知道,以他对刘备的了解,估计大概率是不会学曹丕篡位的。</p>
原因很简单。</p>
刘备这人太要脸,在意自己的名声。</p>
简单来说,就是太好面子。</p>
也许有人说,他三顾茅庐,哪里像是个好面子的人,天天蹲别人门口,明明脸皮很厚嘛。</p>
但要知道,三顾茅庐,那叫礼贤下士,传出去,是非常好听的故事,就跟陆绩怀橘是一个道理,不是说天天往人家门口跑就是脸皮厚。</p>
所以作为一个临死之前,还叮嘱阿斗“惟贤惟德,能服于人”的人,其实很难想象得到,在他掌权之后会学王莽。</p>
因此陈暮觉得,真到了那一步,刘备顶多是个周公,不敢冒着被天下人指责的风险去篡位。</p>
听到阎忠为他制定的战略,陈暮也只是笑了笑,这个战略他早就想过了,而且也是最早枪毙掉的一套方案,在刘备那里根本行不通。</p>
见陈暮只是笑而不语,阎忠就又道:“如今天下纷乱,局势混沌未明,子归觉得,应该从何处着手?”</p>
“先从长安开始慢慢来吧。”</p>
陈暮说道:“现在当务之急是解决掉天子,再去考虑其它的事情。”</p>
“你要弑帝?”</p>
阎忠眼眸中露出骇人的光芒。</p>
董卓已经干过一次了,难道陈暮是打算学董卓?</p>
然而陈暮却神秘一笑:“不是我要弑帝,是王允要弑帝。”</p>
“王允?”</p>
阎忠只觉得一头雾水,纳闷道:“王允如今掌控长安,虽为人狂妄自大,然亦是忠诚于汉,怎么可能会愿意背上弑帝的罪名?”</p>
“接下来你就知道了。”</p>
陈暮举起酒杯,对阎忠说道:“不过此事还得诚汉兄多多费心,劳你去一趟李傕军营。”</p>
阎忠也举起酒杯,无语道:“你到底想做什么,我好不容易逃出来......”</p>
“放心,西凉军里全是你的同乡,没人会害你。”</p>
陈暮咧嘴一笑,露出一排大白牙。</p>
这倒是是实话。</p>
阎忠本来就是西凉名士,在西凉声望颇高。</p>
后来加入了董卓军,又被董卓奉为谋主,地位比之后加入的李儒还要更高。</p>
而且西凉军中,大半的将领全都是他的同乡,在特意结交之下,阎忠在西凉军中可谓左右逢源,跟谁的关系都不错。</p>
如果阎忠回到西凉军里的话,倒确实不会有人对他怎么样。</p>
然而问题就在于,阎忠又不傻,现在长安摆明了是个龙潭虎穴,再让他回去,可能吗?</p>
想到这里,阎忠连连摇头道:“长安已是危地,我待在西凉军中也不安全,子归忍心看我深陷险境而不管?”</p>
“放心,我早有安排。”</p>
陈暮自信满满地说道:“你到时候与贾诩在一起即可,此人最擅长保命,走的时候,我会派人接应。”</p>
阎忠斟酌再三,想了一会儿,觉得在西凉军里确实会很安全。</p>
毕竟原因也说了嘛,他和那些西凉军将领关系很好。</p>
问题就在于,长安那边对董卓旧部死盯着不放。</p>
作为聪明人,他虽然不知道未来局势会如何,但一旦打起来,势必会让自己陷于战乱中。</p>
战场上刀剑不长眼,谁又能保证自己一定会活下来呢?</p>
不过陈暮的保证还是很值钱的,思索片刻,他最终还是点头应下来道:“好,我去,让我做什么吧。”</p>
“什么都不用做,事情自然会有人帮我们去做。”</p>
陈暮淡淡地说道:“现在我要做的,就是火上浇油而已。”</p>
阎忠忍不住问道:“你到底想干什么?”</p>
“我要......”</p>
陈暮眼眸中闪烁过一丝诡异的光,轻声道:“退兵。”</p>
“退兵?”</p>
阎忠纳闷道:“就那么简单?”</p>
“就那么简单。”</p>
“退兵之后呢?”</p>
“退兵之后,自然就会死很多人。”</p>
陈暮抬起头,看向天空,长叹道:“会死很多很多人。”</p>
看着他高深莫测的样子,阎忠想不明白他到底在说些什么东西。</p>
明明退兵之后,就是双方罢兵,怎么可能会死人?</p>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p>
阎忠总觉得他说的话都是真话。</p>
退兵之后。</p>
真的会死很多很多的人。</p>
而且既然连陈暮都说会死很多人,那这个数字一定不会少到哪里去。</p>
到那一刻,自己的性命,真的可以保存吗?</p>
阎忠在心里给自己打了个问号。</p>
可是。</p>
生逢乱世。</p>
身不由己呀。</p>
他亦抬头看天,岿然长叹。</p>
</p>sxbiquge/read/1/18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