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最强熊孩子 第1243章:朝堂争辩

>

李崇义的战报,不日便传回了朝廷。</p>

而当听闻,李崇义带着大唐水师,在短短数日内便差不点打到了百济的国都。</p>

满场众人也是被惊得不轻。</p>

大唐的上一次战争是与倭国的战争。</p>

那一次,大唐的损失可谓惨重。</p>

前前后后总计触动了数十万兵马,可最终的结局却也不尽人意。</p>

不仅失去了李靖李将军,更是让李世民急火攻心,差不点让李承乾直接继位。</p>

虽然最后仗是打赢了,但却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p>

兵制不健全,集结兵马的速度奇慢。</p>

自我认知不到位,许多人包括将领都还没有彻底融入火器时代。</p>

当然,最大的问题还是将领老龄化严重。</p>

李世民是唐初这一代当中年纪最小的,可哪一年也已经三十八岁了。</p>

李靖出征之时,更是年近七旬。</p>

而后来大唐的一系列改革,也无一不是针对这一场战争做出的总结与反省。</p>

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已经过去。</p>

大唐的军制已然翻天覆地。</p>

而对于这些改革的认知,则是呈现出完全的两极化。</p>

认为它行的,一直都坚定不移。</p>

认为它不行的也是同样如此。</p>

甚至在出征之前,许多人就展望过。</p>

固然大唐水师融入火器时代较早,并未遭受到改革的冲击,但总归也是会受到军制改革的影响。</p>

所以,他们出征时,就一直有人说。</p>

这一仗大唐肯定能凭借国力打赢不假。</p>

但时间肯定会很长,最起码得打半年。</p>

可现在,这一份军报传回来,却打了许多人的脸,同时也完全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p>

五天啊。</p>

仅仅五天啊。</p>

就直接从对方的第一防线,打到了对方的国都……</p>

这是什么速度?</p>

饶是一直以领军天下无二自称的李世民,都有些难以想象战场上究竟发生了怎样恐怖的事情。</p>

而听完了战报后,满朝文武皆是久久无语。</p>

唯有李承乾一个怡然自得,时而对李孝恭拱手无声道喜。</p>

事儿转身看向高至行,甩给其两个白眼,无声对其说,当初不领兵去百济,就是他此生最大的损失。</p>

而瞧这家伙眉飞色舞的嘚瑟,台上的李世民则是有些看不下去了。</p>

他直说道:“太子,你对这一战,怎么看?”</p>

“我?”</p>

“我站着看。”</p>

李承乾下意识的回了句。</p>

而这明显是儿戏一样的言论出口,顿时引来了李世民的不满。</p>

霎时间,李承乾这边脑海中的提示音也炸响开来。</p>

迫于老头子的威势,李承乾只得干笑道:“站着看我大唐的皇威……”</p>

“之前我大唐与倭国一战,固然我大唐最终取胜。”</p>

“但世人皆知,哪一战我大唐打的有多困苦。”</p>

“番邦外族得知后,都以为我大唐国力已经开始衰败。”</p>

“但这一战,我大唐可谓是重新证明了自己。”</p>

李承乾的一番话,说的倒也中肯。</p>

而李世民也是露出了个算你识相的表情。</p>

紧接着,他便道:“太子说的没错。”</p>

“我们大唐的兵甲,依旧是这天下之最。”</p>

“谁若有不臣之心,我大唐的炮口定第一时间对准他的王都。”</p>

李世民此时此刻也是昂起头,满脸的傲然。</p>

这天底下,难道还有什么是比自己的国家变得强大更值得骄傲的事儿吗?</p>

更何况,这强大的国家是他治理出来的。</p>>

而听闻他这话,满场群臣也都纷纷高呼:“大唐之威,扬名天下,陛下之功,足盖千秋。”</p>

“哈哈哈……”</p>

李世民仰面笑出了声。</p>

“好了,好了。”</p>

“如今我大唐之强盛日月可鉴。”</p>

“大家也不必就此多说什么。”</p>

随后,他轻抚胡须道:“今日,我其实还有一事要与大家商议。”</p>

说话间,李世民抖了抖手中的战报。</p>

“早前,新罗向我大唐求援。”</p>

“我大唐作为宗主国,也第一时间派出兵马。”</p>

“如今,我大唐兵马已经杀入百济腹地。”</p>

“而河间王世子李崇义向朕请示,是否对百济王都发起进攻。”</p>

李世民环视众人道:“你等对此,怎么看?”</p>

听见这话,满场众人也是议论纷纷。</p>

随后,魏征当先站出来开口道:“固然在一定程度上来看,百济是咎由自取。”</p>

“但说到底,他也毕竟是我大唐的附属国。”</p>

“我大唐作为宗主,平灭附属国,终究不占理。”</p>

“臣觉得,此时应派出使节,再度进行调停……”</p>

魏征说的倒也不错。</p>

他们之所以与百济开战,那完全是因为他们入侵了新罗。</p>

但若算起来,不论是新罗也好,还是百济也罢。</p>

他们都是大唐的附属国。</p>

如今大唐已经将百济打的毫无还手之力,并且还打到了人家的国都。</p>

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已经起到了震慑的作用。</p>

适可而止的停止攻击,也可以向天下展现大唐的风度。</p>

不过对此,有人却有不同的意见。</p>

比如,李恪。</p>

他几乎当下便站出来道:“魏大人此言差矣。”</p>

“我大唐是宗主国不假,百济是我国附属也不假。”</p>

“当然,我们要展现大国风范,还是不假。”</p>

“但您别忘了。”</p>

“当初,父皇可是屡次三番的教育扶余家与新罗金家和睦相处的。”</p>

“但扶余家是怎么做的?”</p>

“把父皇的话,当成了耳旁风。”</p>

“不仅无视大唐的调停,贸然入侵新罗。”</p>

“更是将我国使节挡在国门之外。”</p>

“若是如此,我大唐还叫此等人还能存活于世间,我大唐的国威何在,父皇的皇威何在?”</p>

说话间,李恪亦是看向李世民拱手道:“故而,儿臣建议,借此机会平灭百济,继而震慑列国,让他们知晓,谁主谁次……”</p>

“蜀王殿下。”</p>

“霸道之术固然可行。”</p>

“可以当下半岛的局势而言。”</p>

“让百济与新罗互相制衡,对于我大唐而言才是更好的选择。”</p>

“若灭百济,很有可能招致新罗一家独大。”</p>

“届时,半岛局势将更加难以把控。”</p>

魏征的分析倒也是有理有据。</p>

而听了这两人的话,李世民一时间也不知道如何抉择了。</p>

思来想去后,他还是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他那蠢儿子的身上。</p>

谁知道,此时这家伙竟然一个劲的往后躲,一副不想说话的模样。</p>

见状,李世民不由皱眉。</p>

紧接着,他亦是直接开口道:“太子,你对此难道就没有什么看法么?”</p>

听见这话,李承乾那也是叹了口气。</p>

果然,他这流氓老子,有什么事儿都不会落下他。?</p>sxbiquge/read/7/75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