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不是亮剑头号特种兵 第148章 听说有八百冷娃跳黄河?

“怎么回事?”</p>

“肯定是你们抗大分校的人和鬼子汽车干上了。”</p>

“是吗?”</p>

杨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其实,他已经相信马元甲的判断。如果是赵刚他们,肯定是在迟滞鬼子的行军速度。</p>

赵刚他们或许是不知道鬼子要做什么。但是,既然是鬼子三更半夜的出动,十有八九是哪里发生了战事,急匆匆的赶去增援。这个时候,必须想办法袭扰鬼子一下,阻滞鬼子的增援速度。这种事情没有命令。也不需要命令。所有的八路军指挥员都有这样的觉悟。</p>

就好像是李云龙打平安格勒,丁伟和孔捷,还有其他很多的八路军指挥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但是谁都不会允许鬼子顺顺利利的从自己面前经过。必须是想办法将鬼子拦截下来。能阻击一秒是一秒。鬼子越是拼命增援,这边就越是要拼命阻击。</p>

你增援越凶,我阻击越凶。</p>

总之,任何时候,都不能让鬼子如愿以偿。</p>

哪怕是自己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必须是将鬼子给拦住。</p>

“轰!”</p>

有手榴弹的爆炸声。</p>

但是声音很弱。感觉好像是边区造,一炸两瓣儿那种。</p>

“轰!”</p>

又有掷弹筒的爆炸声。</p>

相对于边区造手榴弹来说,鬼子的这个榴弹就厉害得多。</p>

“啪勾!”</p>

“啪勾!”</p>

三八步枪的声音非常的密集。</p>

没错,的确是有八路军和鬼子干起来了。</p>

悄悄的潜伏靠近。</p>

好家伙,声势还不小呢!</p>

只看到前面的公路上,一群鬼子工兵正在探雷。</p>

也不知道公路上是不是真的有地雷。反正,鬼子的汽车是不敢冒险前行。鬼子只好是下车步行,试图从道路两侧穿越。</p>

“啪!”</p>

“啪!”</p>

两边的山头传来零星的枪响。</p>

听声音,是莫辛纳干步枪在射击。不过数量不多,只有寥寥三五支。</p>

枪法也不是很准。枪响以后,并没有鬼子倒下。</p>

那些鬼子估计也是被上级催促的着急了,冒着射击危险继续前行。</p>

略微估算了一下,杨岳得出的结论,是鬼子的数量大约在四百人左右。应该是两个中队的规模。总共是十九辆卡车。</p>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小日本,的确是已经工业化到了一定的程度。一个小小的高平县城,居然就能够拉出十九辆卡车。换了其他的大城市,卡车数量会更多吧。</p>

“你先回去吧!”杨岳对马元甲说道。</p>

“不,我和你一起打鬼子!”马元甲毅然决然的说道。</p>

“那你小心一点。”杨岳没有拒绝。</p>

川军没有孬种。</p>

强行将对方撵走,反而是会让对方感觉自己被羞辱了。</p>

“枪法如何?”</p>

“一般般。”</p>

“给你用这个。”</p>

杨岳递给对方一把带瞄准镜的毛瑟98K狙击步枪。</p>

他最近收入不少这种枪。</p>

消灭山下三元获得一支。</p>

消灭松本一成获得三支。</p>

暂时还不想给段鹏、蔡鹏他们。让他们先练练基本功。</p>

就好像是系统要求他在特训场里面反复的训练基本功一样。明明是有更先进的武器,就是不允许使用。</p>

“这是……”</p>

“狙击步枪。能打六百米。”</p>

“这么厉害?”</p>

“对!”</p>

杨岳神色不动。</p>

这有什么厉害的?以后更厉害的都有。</p>

40管的火箭炮要不要?</p>

800毫米的迫击炮要不要?</p>

“送给我?”</p>

“对!”</p>

“你们八路自己不要?”</p>

“我们自己还能搞到!”</p>

“那谢谢了!”</p>

马元甲顿时爱不释手。</p>

其实都是废话。有哪个士兵不喜欢威力更大的枪?</p>

就是川军自身没有那样的条件,也不受人待见,除了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其他各个战区都不愿意接收。</p>

尤其是在第二战区,在阎锡山这里,川军简直就是叫花子。晋绥军的人看到了就摆手,叫他们赶紧滚。</p>

现在,他们这支部队还是寄居在卫立煌的手下。暂时得以苟且。</p>

卫立煌是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负责防备中条山。为人还算可以。</p>

“对了,你们怎么跑晋东南来了?”</p>

“说来话长。自从六六战役以后,我们就被打散了,到现在都还没有归建。”</p>

“什么?”</p>

杨岳吓了一跳。</p>

你们离开部队这么久了?</p>

六六战役是去年(1939年)六月份的事了,到现在都八个月了啊!</p>

你们在外面游荡了八个月?</p>

天……</p>

“我们回不去。鬼子已经封锁了中条山。”马元甲无奈的说道,“鬼子的20师团、37师团、41师团,将中条山包围的严严实实的,我们这么点人,根本就无法穿越封锁线。外面还有大量的伪军,还有鬼子骑兵在追剿我们。我们边打边跑,结果就来到晋东南了。”</p>

“原来是这样。”杨岳若有所思的点点头。</p>

果然史书一句话,不知道隐藏了多少血泪。</p>

对于六六战役,几乎没有多少人知道。最后还是一些键盘侠翻出来的。</p>

六六战役是陕军打的非常惨烈的一仗。自身牺牲八千多人。消灭日寇五千多人。因为陕军的顽强,所以被称为“中条山的铁柱子”。</p>

只是绝大部分人不会知道。其实陕军的功劳当中,也有一部分是川军的。第四集团军下辖三个军,第38军、96军都是陕军的底子。但是第47军却是纯粹的川军。兰封战役结束以后才撤退到中条山的。可惜川军的功劳往往都是被别人抢走的,因为没有人帮他们说话。</p>

重庆那位对川军是非常的忌惮,生怕川军聚集到一起,就会触发不可收拾的事情。所以,总是将川军拆分使用。拆的七零八落的。这里一个军,那里一个师。部队如果打没了,立刻取消番号。出川的时候二三十个军,现在剩下可能不到十个了。</p>

而这剩下的几个军里面,损失装备也不补充,损失人员也不补充。说白了,就是让其自生自灭。最好是全部消失。</p>

“听说陕军有八百冷娃跳黄河?”</p>

“扯淡。没有。”</p>

“你怎么知道?”</p>

“为什么要跳黄河?为什么不和鬼子拼命?八百人至少也能拼五十个鬼子!”</p>

“哦!”</p>

杨岳深以为然。</p>

好歹也是八百人啊!武器再烂,也能打死几十个鬼子。</p>

可见后世有些人编故事真是没脑子。硬生生是将英勇的将士当成脑残了。反正都是死,为什么不拼命?</p>

死一个够本!</p>

死两个有赚!</p>

默默的将加兰德步枪拿出来。</p>

找地方趴下。</p>

瞄准。</p>

目标太明显了。</p>

距离不到四百米。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鬼子。</p>

射击。</p>

“嘭嘭嘭!”</p>

“嘭嘭嘭!”</p>

“叮!”</p>

抬手就是八枪。</p>

一个弹夹全部打光。</p>

马元甲的眼神顿时就呆滞了。</p>

</p>sxbiquge/read/2/263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