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材对于一部小说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小说家们为什么总是选择热门题材进行创作?</p>
因为读者喜欢那一类题材,所以会在那一类题材中找书看——</p>
选择热门题材,被读者看到的机会更大!</p>
就连一些名气不错的畅销作家,也不敢轻易选择一些冷门题材进行创作。</p>
因为他们无法保证自己写了冷门题材之后,读者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支持他们。</p>
然而总有一些作家是不按常理出牌的。</p>
楚狂,就是这样一个作家。</p>
他似乎天生就不喜欢写什么热门题材。</p>
楚狂在长篇幻想领域的出道作品是《网王》,运动竞技——</p>
超级冷门的题材!</p>
他的第二部小说是《诛仙》,是市场上几乎没人碰的仙侠——</p>
比运动竞技提起来还不靠谱!</p>
偏偏,这两部题材相当不靠谱的小说,都取得了极为优秀的成绩,而且引领了市场风向!</p>
是以。</p>
当楚狂的第三部小说,被放在恐怖悬疑分类的时候,业内很多人,竟然都有些见怪不怪了。</p>
很显然。</p>
如果没有《诛仙》的成功,业内一定是非常不看好楚狂新书的,甚至百分百会有人跳出来说:</p>
“楚狂新书必扑街!”</p>
因为恐怖悬疑,在幻想小说领域,同样是大冷门!</p>
但楚狂已经连续两次在所有人的不看好之下大放异彩,所以银蓝书库那边开始宣发起,几乎没有人敢跳出来质疑楚狂的新书质量,哪怕他们内心,或多或少的存在着这样的想法。</p>
业内的编辑们都不傻。</p>
凡事涉及到楚狂,用常规经验判断的话,被打脸的几率总是特别高,不如闭上嘴巴静观后续。</p>
书商同样不傻。</p>
哪怕《鬼吹灯》这本书表面看起来似乎是扑定了,各大书商依然是给足了面子,从银蓝书库预定了不少的货量。</p>
没办法。</p>
谁让《鬼吹灯》是楚狂的新书?</p>
有前两部小说打底,楚狂这个笔名,今天已经隐隐有了无视分类无视题材的效果!</p>
不过……</p>
这只是秦省一些人的看法。</p>
很多齐省读者,对于这一点是不认同的。</p>
比如麦童。</p>
麦童是土生土长的齐省人。</p>
秦齐合并之后,作为幻想小说爱好者,麦童自然是阅读了很多秦省的幻想大作。</p>
因为秦省优秀作品太多了,而且都很精彩,看的麦童欲罢不能。</p>
所以麦童并没有来得及看楚狂的小说。</p>
不过网上有很多秦省读者都对楚狂推崇有加,似乎这个楚狂真的有点东西。</p>
所以麦童已经打算拜读一下楚狂的作品了</p>
恰巧,麦童看到了银蓝书库对于楚狂新书的宣传。</p>
了解一个作者,当然要通过他最新的作品。</p>
所以麦童得知楚狂要发新书之后,没有去买楚狂过去的作品,而是对他的新书存了几分期待。</p>
麦童想要看看这个秦省的这个楚狂到底多厉害。</p>
结果……</p>
还没等到这本名为《鬼吹灯》的作品正式发布,麦童只是看到宣传中提到这部小说的题材,就已经开始失望了。</p>
竟然是恐怖悬疑!</p>
楚狂不是秦省很有名的作家吗,他怎么写这么冷门的题材?</p>
这就是秦省畅销作家的作品?</p>
说实话,麦童对这个题材一点兴趣都没有。</p>
但或许是秦省网友对楚狂吹的太狠了。</p>
虽然对楚狂的新书题材完全提不起兴趣,但六月一号正式发售这一天,麦童还是鬼使神差般购买了一本楚狂的新书《鬼吹灯》。</p>
不是对书感兴趣,而是对人感兴趣。</p>
秦省读者在网上,对楚狂的评价太高了,高到麦童忍不住好奇这个人究竟厉害在哪。</p>
然而。</p>
刚刚翻开《鬼吹灯》,麦童的脸就黑了。</p>
“第一人称?”</p>
堂堂楚狂,水平就这?</p>
麦童一直认为,第一人称是最出戏的写作方式。</p>
他曾经试图强行阅读第一人称的作品,但看了几章还是忍不住败退了。</p>
从那之后他再也没看过任何第一人称书写的小说。</p>
市场的反应也证明了,第一人称是不受欢迎的。</p>
百分之九十九的火书,都是第三人称创作,比较上帝视角。</p>
光从这一点,麦童就想给《鬼吹灯》判死刑。</p>
但这书好歹是花钱买来的,麦童撇了撇嘴,按捺内心的抗拒,继续看了下去。</p>
而这部小说的设定和剧情,也在麦童的眼前,徐徐展开……</p>
【发丘、摸金、搬山、卸岭,此为四大盗墓流派。】</p>
【人点烛,鬼吹灯。】</p>
【进入古墓之中先在东南角点燃一支蜡烛才能开棺,如果蜡烛熄灭,须速速退出,不可取一物。相传这是祖师爷所定的一条活人与死人的契约,千年传承,不得破。】</p>
【鸡鸣灯灭不摸金。】</p>
【寻龙千万看缠山,一冲缠是一重关;关门若有千重锁,定有王侯居此间。】</p>
刚开始,麦童翻的很快,囫囵吞枣一般。</p>
就像是看教科书一样,因为兴趣不足,所以看得很敷衍。</p>
但当白纸人之类的剧情展开,还有盗墓的规矩与设定被作者层层剖析的时候,麦童逐渐被吸引了。</p>
“有点意思啊。”</p>
他挑了挑眉,继续看。</p>
时间,一点一滴的过去。</p>
当看到故事并入主线,正式来到胡八一的视角时,麦童的眼睛微微瞪大了几分,翻书的速度,竟是慢了下来。</p>
“粽子……”</p>
“摸金符……”</p>
“奇人分金定穴……”</p>
“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p>
故事从精绝古城第一次提及开始,主线就已经清晰起来,就好像一棵大树的主干一样,一点一点向枝叶蔓延开来。</p>
引人入胜!</p>
随着故事的延伸,麦童彻底痴迷了,他回想起网上那些秦省读者对楚狂的评价,内心第一次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p>
楚狂,太厉害了!</p>
这部小说,看似吓人,其实囊括了历史地理人文乃至易经八卦,作家肚子里有货才能写出来。</p>
因为……</p>
写这种书,需要有惊悚作家的想象,历史作家的底蕴,侦探作家的逻辑,心理学家对人性的把握,土木工程学家的知识,政治家的敏感,地理学家的功底,最重要的,还要有源源不断的超棒灵感!</p>
盛名之下无虚士。</p>
这些楚狂都做到了!</p>
最神奇的是……</p>
楚狂描写的盗墓场景!</p>
他书写的地下世界太奇思妙想,太光怪陆离,惊悚恐怖的氛围中带着强烈的精神刺激,引发了麦童无数的想象!</p>
人物形象也非常鲜明。</p>
平时胡诌八扯关键时定乾坤的胡八一。</p>
身手矫健见识不凡正直普世的雪莉杨。</p>
贪财恐高却义气深重枪法卓绝的王凯旋王胖子。</p>
派系,绝技,黑话,年代感,样样俱全,明明荒诞却格外的合理,甚至还有唯物主义的剖析和解释穿插其中,让人不至于觉得作者在胡编瞎造……</p>
这个世界,几近真实!</p>
惊悚刺激,恐怖悬疑,神秘诡异,还带着几分解密的推理感。</p>
这和麦童想象中的恐怖悬疑完全不同!</p>
甚至于,把这部小说放在“恐怖悬疑”分类都是一种错误。</p>
这分明是一种新流派。</p>
这是市场上没有过的……盗墓小说!</p>
“粉了粉了!”</p>
麦童的心情,变得激荡无比!</p>
之前他很嫌弃第一人称,但小说一路看下来,他却忽然觉得,第一人称没毛病啊!</p>
盗墓小说就是要用第一人称来提升代入感嘛,就像是自己也进入故事一样!</p>
这样的沉浸式体验感,是第三人称无法赋予的。</p>
换言之,如果作家的笔力够牛,第一人称也能写出花儿来!</p>
此时。</p>
天已经黑了。</p>
不知不觉中,麦童看了整整一下午。</p>
他回过神,才发现自己脖子有点酸酸的,眼睛也有些涩涩的。</p>
不过此时,小说第一卷也快看完了。</p>
麦童看书的速度,在读者中算是数一数二的快。</p>
而在差不多时间内。</p>
银蓝书库的编辑们,却在紧张的盯着网络,等待《鬼吹灯》的第一波反馈,虽然现在也有一些留言,但大多和内容无关,只是对于楚狂个人的支持。</p>
“应该不会有问题吧?”</p>
“虽然小说的画风不太青春幻想,但这年头,故事精彩不就行了吗……”</p>
“我是担心读者接受不了第一人称。”</p>
“第一人称大家都接受不了,但凡事都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你们不觉得这书看着看着,也就忘了第一人称这回事吗?”</p>
“是的,看到后面我已经沉迷了,哪里还在意什么第一人称。”</p>
“……”</p>
随着编辑们的讨论,网络上逐渐出现了《鬼吹灯》的反馈。</p>
第一波读者,终于出现了。</p>
小说是早上七点钟正式发售的。</p>
此时距离《鬼吹灯》发售到现在,已经接近十二个小时。</p>
看书比较快的读者,在十二个小时内,把《鬼吹灯》的第一卷看完是没有问题的。</p>
甚至不需要看完。</p>
这本书只要看了一部分,其精彩就已经呼之欲出了,足够所有评价都言之有物。</p>
一直盯着官网的编辑们,终于陆续看到了读者的评价。</p>
第一条关于正式内容的评价,是一个叫“麦童”的读者留的:</p>
“作为齐洲读者,一直听闻楚狂的大名,今日有幸拜读《鬼吹灯》,一口气看完,惊为天人,秦齐合并后,这是我读过最优秀的秦州小说!”</p>
紧接着。</p>
仿佛一个信号枪。</p>
这条书评出现之后,更多关于《鬼吹灯》的书评,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了出来。</p>
</p>sxbiquge/read/3/36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