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工程兵 第二百一十四章 久战速战?

沈兵一直在等机会,却没想到蒙武那先出状况。</p>

蒙武接连猛攻城父十余日,见城父难攻又试图分兵攻汝水。</p>

这从战法上来看也没错,正面无法强攻就从侧翼包抄,如果包抄成功就意味着可以断绝城父与外界的联系,然后坐等城父弹尽粮绝了。</p>

但蒙武此举却是犯了“轻敌”及“分兵冒进”的大忌。</p>

“轻敌”也可以说是战略误判,以为楚军没有决心在汝水一带防御。</p>

“分兵冒进”则是将原本就不多的兵力再次分散,且一路未留兵占领城邑。</p>

相比起蒙武的军队,汝阴这边就稳妥多了,一路城邑都有大梁军占领。</p>

且还在高处准备好烽火及马匹,沿途设置好驿站,只要一遭到攻击马上就可以向各方求援。</p>

这些状况也看在项燕眼里。</p>

项燕就有些奇怪了:</p>

“为何秦军在汝阴、城父两城的攻势差别如此之大?”</p>

项伯想了想,就回答:</p>

“上将军,这或许是秦军的诱敌之策。”</p>

“秦军知道汝水难攻,于是在城父一方做出只攻不防的假像以引我出城。”</p>

项燕迟疑了下,就摇了摇头,说道:</p>

“若是如此,秦军就该在附近设有伏兵。”</p>

“可我等却未在附近发现伏兵。”</p>

项燕对自己的侦察很有信心。</p>

楚军虽是战斗力不足,但在楚国境内设下情报网的能力还是有的。</p>

项燕只需让探子混在百姓中,然后就可以毫无顾忌的观察秦军。</p>

是以项燕才充分掌握秦军的动向。</p>

项伯又问:</p>

“秦军是否能由汝阴合击?”</p>

项燕又摇了摇头:</p>

“汝阴与城父相距两百余里。”</p>

“且秦军大多为步军,此两百余里少说也要行军四日。”</p>

“若我军派出骑军骚扰,汝阴秦军至少也要十余日才能赶至,又如何能顾得上城父?”</p>

项伯无法作答,但心下还是有些不安:</p>

“上将军,秦军于城父连日强攻死伤惨重。”</p>

“我军只需坐等秦军伤而退兵,不需冒险出战。”</p>

项燕则反驳道:</p>

“若是秦军急兵冒进呢?”</p>

“我等有此机会击退秦军却坐失良机?”</p>

“此战为秦将杨端和指挥,他心思慎密定不至犯下如此错误。”</p>

“再过几日待杨端和发觉,只怕就无此战机了!”</p>

于是项燕当机立断打算组织反击。</p>

这又是一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p>

所以战场上往往靠的是指挥者的敏锐和智慧,若纯粹只是依靠兵书的理论……不管哪个方向都能找出相关理论,于是就成“纸上谈兵”了。</p>

项燕反击的方略,是先让楚兵包抄至蒙武军的后路,也就是蒙武军攻下却又弃守的那些城邑、村落。</p>

这时项燕甚至用上了原本打算用于攻击秦军补给线的一万骑军。</p>

骑军速度快,能以速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绕到秦军后方。</p>

另外再分出五万步兵紧随骑兵后绕至蒙武军侧后对其形成夹击包抄之势。</p>

项燕此着不求切断城父与汝阴之间的联系,只求切断城父秦军的补给线。</p>

如此一来,秦军就无法在城父对楚防线形成合击之势,离退兵也就不远了。</p>

此时的杨端和及沈兵都对这情形一无所知。</p>

这时代不像现代,卫星或是飞机往下一看就知道几百里外的友军在做什么。</p>

蒙武因为不打算依杨端和的命令行事,所以在战情方面有所瞒报。</p>

其实久战与速战也不需瞒报,只需蒙武的用词有些转变就差不多了。</p>

于是杨端和还一直以为蒙武也像他一般稳扎稳打。</p>

沈兵此时就在忙着接收黑甲军的战马……</p>

自河道两侧城邑被占领及河道清空后水军就没有多大意义了,黑甲军再由河道运送来战马,当下就转为了骑军。</p>

沈兵还特地去找了下正在整军选马的王贲,问:</p>

“世侄可还习惯?”</p>

王贲当即拱手回答:</p>

“副将,此黑甲军竟人人都能骑射?”</p>

“便是我大秦骑军,能骑射者也是寥寥无几……”</p>

沈兵回答:</p>

“不过就是多练而已。”</p>

“大秦重步军轻骑军,且过于依赖臂张弩,不会骑射也不奇怪。”</p>

王贲点了点头表示同意。</p>

接着又问了声:</p>

“副将,若是如此,那行军战法是否也应尽数改变?”</p>

沈兵暗道这王贲果然了得,知道黑甲骑军擅长骑射就知道战法应不一样,要知道这个就连清楚沈兵练兵过程的杨端和都没推理出来。</p>

沈兵点了点头,朝不远处的剺扬了扬头说道:</p>

“行军战法,你只管向教头了解便可。”</p>

骑射训练练的当然不只有骑射,还有如何应敌之类,这些都是根据剺等游牧民族用的战术来练。</p>

这一套可是在大秦骑军甚至是中原骑军都没有的。</p>

甚至这些战术还一度被认为是“畏战”……</p>

也就是骑军碰到敌人追击冲锋时应“且战且走”保持与敌人的距离。</p>

这对以“勇猛”为要求的秦军不相适应。</p>

不过黑甲军是魏国降兵,他们似乎很乐于走这条路线。</p>

沈兵初时还有些担心王贲不认同。</p>

但没过多久沈兵就知道这担心是多余的……王贲与剺讨论一番后便不断的点着头。</p>

然后又一脸兴奋的向沈兵报告道:</p>

“此战法灵活多变且以己之长攻彼之短。”</p>

“黑甲军堪称精锐,属下与有荣焉!”</p>

对于一名兵士来说,最好的礼物莫过一身装备或一把宝剑。</p>

但对于一名想在战场上大显身手的军官来说,最需要的就是指挥一支精锐之师。</p>

王贲得到的就是这样一支军队。</p>

沈兵相信,以王贲之才很快就能成为黑甲军校尉……这家伙可是在四年内战功就直逼他父亲王翦的。</p>

到时,王贲的指挥天赋再加上黑甲骑军……堪称完美。</p>

沈兵甚至都在想要不要扩充这支骑军了。</p>

不过凡事都要慢慢来,眼前还有许多事是未知之数,还不知道会发生什么变故。</p>

果然,这时就见一名亲卫匆匆跑到沈兵面前:</p>

“副将,上将军令你马上到帅帐一行。”</p>

“楚军反攻蒙武军待援。”</p>

沈兵听着心下一惊……蒙武军待援?</p>

这什么情况?</p>

</p>sxbiquge/read/1/1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