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队在做准备工作时沈兵就回到了炮师。</p>
这方面还算是一点安慰,因为相比其它部队来说炮师显然要安全得多。</p>
如果想再安全,只怕就只有跟那些女兵一起在二线运输了。</p>
这不仅不可能,而且有时女兵也同样不安全。</p>
便如杨婷和她制下的一众壮女。</p>
沈兵将一个疗伤布递给了高车人,那是他从张眩那顺来的。</p>
高车人回头看了下,发现是沈兵,赶忙双手接过:“多谢工丞。”</p>
沈兵有些尴尬:</p>
“我还要谢你呢。”</p>
“若不是你昨晚舍身相救,我只怕已身首异处了。”</p>
高车人赶忙回答:</p>
“属下为工丞所救,保工丞平安乃份内之职。”</p>
“工丞这么说便是折煞属下了。”</p>
沈兵也不跟高车人多话,这么扯来扯去只怕扯上一天也说不出个名堂。</p>
他让胖子屯拿了些清水为高车人清洗了肩头的伤口,然后就将疗伤布绑上。</p>
这疗伤布是秦军兵士所配。</p>
其制作很简单,就是两片麻布内夹杂着些草木灰。</p>
草木灰可以起到干燥止血的作用,往伤口一包就完事了。</p>
如果碰到雨天,就再加上几层树叶之类的物什裹着。</p>
当然,这只是普通兵士所用。</p>
若是不更爵位之上,配的疗伤布里头夹的就不是草木灰,而是发灰。</p>
所谓的发灰也就是头发烧成灰,中药称其为血余炭。</p>
制作过程还有些麻烦。</p>
收集人发,除去杂质,洗净晒干,然后再置入干净的大鼎里焖煅炭化。</p>
这样制作出来的疗伤布止血效果更好并且还有散瘀的作用。</p>
据说这时代女人月事用的也是这个。</p>
沈兵不知这是真是假,打算改天去问问杨婷。</p>
不过当然,以沈兵此时的身份和地位是弄不到发灰疗伤布的,能有草木灰疗伤布就不错了。</p>
包扎妥当后,高车人看了看周围,就小声对沈兵说道:</p>
“工丞小心,有人要害你。”</p>
沈兵不由哑然失笑:</p>
“这是战场。”</p>
“我等是炮师操士,自然有人要害我。”</p>
“且天天都有人要害我……”</p>
高车人打断沈兵的话:</p>
“属下说的不是敌人。”</p>
“是自己人。”</p>
沈兵不由奇道:“自己人?”</p>
高车人点了点头:</p>
“昨晚那支赵军来的有些古怪。”</p>
“我军两支千人队在前,居然能让一千赵军突破军阵杀至炮师。”</p>
“若是赵军全力突围那还了得?”</p>
“我军岂非要当场溃败了?”</p>
沈兵“哧”的一声倒抽了一口凉气。</p>
这的确有些古怪。</p>
就算那赵军是王柏所领的精锐,但毕竟不过千余人。</p>
难不成秦军便是吃素的?</p>
居然这么轻松让他们突围而出……</p>
沈兵回忆下昨晚的战阵,但想了许久却依旧是一脸懵。</p>
他脑袋里尽是投石机、火弹、火烧敌营,对秦军布署没有半点概念。</p>
高车人看了看两侧,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飞快的划了三个框。</p>
并在最后一个框点了一下。</p>
沈兵马上就明白了,那就是炮师的位置。</p>
接着高车人又歪歪扭扭的在前方两个框分别写上“张”、“田”两字。</p>
这并非高车人识字,他观察过旗号,此时只是将它们“画”了出来。</p>
沈兵还是不明白:</p>
张眩不可能害他也没理由害他。</p>
就算之前与张眩有所过节但在劓刑之后也已摒弃前嫌了。</p>
更何况张眩此战又被罚了一甲,原因是部下死伤超过杀敌数。</p>
张眩哪有害自己的道理?</p>
如果不是张眩那就是田被!</p>
可田被又有什么理由要害自己?</p>
正在沈兵疑惑时高车人又在“田”字框旁画了个往右的箭头。</p>
于是沈兵就确信了。</p>
是田被那家伙指挥着军队有意避开……</p>
高车人见沈兵点头,几脚就将地上的草图抹平。</p>
毕竟对方可是一名身带爵位的二五百主,不是沈兵和高车人得罪得起的。</p>
这一刻沈兵想了很多,但却一一被自己否定了。</p>
去杨婷那状告田被?</p>
这只是自讨没趣。</p>
作战这东西便不是一成不变的,谁也不知道指挥者心里想的是什么。</p>
比如这田被把部队拉开……</p>
从沈兵的角度来看那就是有意放敌人过阵最后借赵兵杀沈兵。</p>
但田被只需随便找个借口就可以搪塞过去。</p>
比如避其锋锐将其包围。</p>
再比如担心后续有敌援兵。</p>
还比如意图反攻城门,结果发现城门已闭……</p>
这一条条都是冠冕堂皇谁也无法指责、质疑什么。</p>
但沈兵却知道事实并非如此。</p>
沈兵暗叹这世道真是险恶,不仅敌人有危险自己人也有危险。</p>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p>
来自敌人的危险还好说,死在敌人手下也就认了。</p>
但自己人的暗算却是防不胜防,而且还死得冤枉。</p>
这下如果不是高车人提醒,自己只怕连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p>
想了想,沈兵就交待高车人:</p>
“此事只有你知我知……”</p>
高车人拱手回答:“属下明白。”</p>
正在沈兵闷闷不乐时,牛角号就在城头响起。</p>
秦军便闻声从四面八方往城下集结准备前往马头山。</p>
此次杨婷选出了七千人前往增援。</p>
城内只留下新赶来增援的三千余驻守。</p>
这已是秦军能派出兵员的极限。</p>
同时也多亏了沈兵火烧赵营以极少的伤亡胜了一仗。</p>
接着又劝降了王柏解决后顾之忧。</p>
否则长城的兵力能自保就不错了。</p>
炮师自然也要随着部队一同出征。</p>
杨婷甚至还特别交代:</p>
“多赶制些火弹。”</p>
“待我等到了马头山后,再来个火烧李牧!”</p>
于是沈兵就明白了。</p>
感情这小妮子之所以怼上李牧也自信满满,还是因为投石机和火弹呢!</p>
沈兵猜的没错。</p>
杨婷之所以不假思索的赶去增援。</p>
一方面是因为救父心切。</p>
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昨晚大胜使她信心爆膨。</p>
此时的杨婷早已把那什么“奇技淫巧”之类抛诸脑后了。</p>
“秦军兵力不弱。”</p>
“又是两面夹攻。”</p>
“且我军还有投石机和火石弹。”</p>
“任那马头山是铜墙铁壁也要把它烧成灰烬!”</p>
……</p>
说虽是这么说,但沈兵却觉得事情不会如此简单。</p>
如果李牧这么容易对付的话,那赵国只怕都灭过好几回了。</p>
</p>sxbiquge/read/1/15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