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带纸提取法,适用于光滑客体表面上灰尘手印的提取。</p>
像现在这种灰尘手印与客体的反差不明显的情况下,使用胶带纸粘取可以避免客体的影响。</p>
而在林新一的要求下,濑羽家的佣人很快就送上了一卷宽胶带。</p>
濑羽家家大业大,杂物间比普通人家的客厅还宽阔,这种日用杂物总归是备齐了。</p>
于是,在濑羽老爷子那紧张的目光中...</p>
林新一开始用他家的胶带,提取他留下的手印。</p>
而提取的过程也很简单...</p>
原理和操作,大概都和小学生用胶带纸粘掉作业本上的错字差不多。</p>
把宽胶带均匀地往玻璃上一铺,重重一压,再小心地撕下来。</p>
那个由灰尘形成的手印就被完完整整地粘到了宽胶带上。</p>
“可是...还是有点看不清啊?”</p>
警员们这样在意地问道。</p>
虽然手印印在胶带纸上拿着方便,但还是有点看不清楚。</p>
“没关系,忘了刚刚找手印的操作了吗?”</p>
“我们还可以用这透光增强的方法,而且操作起来更方便。”</p>
说着,林新一将那粘有手印的宽胶带,轻轻置于这客房电视机的黑色机身前。</p>
这背景颜色一换,反差更加明显。</p>
胶带纸上的手印顿时清晰了许多。</p>
“来,手电筒,再用45度角从侧面打光。”</p>
林新一继续指导着几个菜鸟操作:</p>
而这次灯光一打上去,在黑色背景的映衬下,宽胶带上的灰尘手印就更加清晰地显现出来。</p>
因为灰尘的粒子性使得灰尘手印不透光且具有漫反射性,而粘取灰尘手印的胶带透光性较好。</p>
所以,在光源呈45度角照射时,附着灰尘的胶带部分在光线的照射下呈漫反射状态,没有附着灰尘的胶带部分在光线的照射下呈镜面反射状态,从而很好地加强了手印的反差。</p>
“这下看清楚了!”鉴识课的警员们激动地喊道。</p>
“拍照记录。”林新一语气平静地吩咐着他们做他们唯一擅长的事情。</p>
就这样,鉴识课的警员将手印拍照记录,而那粘有手印的宽胶带也被好好地保存起来。</p>
“这...这...”</p>
濑羽尊德脸色微变,然后才故作平静地问道:</p>
“有这个手印在,就能把犯人抓到了吧?”</p>
“可以起到很大作用。”</p>
“因为年龄、性别、体重、骨骼等因素各有差异,所以每个人的手部轮廓都会略有不同。”</p>
“虽然没有掌纹可以精准锁定身份,但通过对比手部轮廓,至少能把调查范围大大缩小。”</p>
林新一这样用词谨慎地解释道。</p>
“哦...只是缩小范围啊...”</p>
濑羽老先生那颗饱经摧残的心又稍稍得到了喘息。</p>
但他没想到,林新一就像是那位手里有17张牌的斗地主高手,虽然已经扔出了炸弹,但手里的好牌却还远远没有打完:</p>
“靠手印找凶手还是有些勉强。”</p>
“所以我会用另一个办法,可以把凶手的足迹也提取出来。”</p>
“足迹?”</p>
几个鉴识课警员都好奇地问道:</p>
“宽胶带还能发现、提取足迹?”</p>
“不,这次不能用胶带了。”林新一微微摇头:</p>
胶带的粘附性太强,几乎可以把客体平面上的所有灰尘都吸附上去。</p>
而那扇玻璃窗天天被佣人打扫清洗,本身就干干净净的,没有什么灰尘。</p>
所有直接用胶带就能从玻璃上提取到灰尘手印,而不会受到其他灰尘的干扰。</p>
但足迹不一样。</p>
足迹可能在地面、墙壁和大理石扶手上...</p>
那些地方相对玻璃更为粗糙,上面覆盖的灰尘也更多。</p>
如果直接用粘附性极强的胶带去粘,最后恐怕也只能得到一截粘满灰尘的胶带。</p>
所以,想提取足迹,必须得用科技含量更高一点的方法。</p>
“那个...”</p>
林新一在客房里一番环顾。</p>
最后,他又盯上了那台方方正正的老式电视机:</p>
“把这台电视机拆了,把电视机侧面的黑色机箱板拆下来。”</p>
“诶?”警员们都没反应过来:</p>
拆人家的电视机干嘛,电视机也能用来破案?</p>
“直接拆!”</p>
“拆坏了我...额...目暮警部会赔的!”</p>
林新一不加解释地催促道。</p>
于是,几个年轻警员马上动作麻利地拆起了电视。</p>
濑羽尊德非常想要阻止,但却不好开口——作为一个财阀大佬,他总不可能连一台电视机都舍不得。</p>
很快,电视机被开膛破肚。</p>
那块平整宽阔的黑色机身侧板,也被警员们小心翼翼地取了下来。</p>
“然后呢?”</p>
看着这块大大的黑色塑料板,大家都很疑惑。</p>
而林新一却是指着这块刚从电视机上拆下来的塑料板,对那几个警员吩咐道:</p>
“你们拿几件衣服之类的纺织品,跟这块塑料板摩擦。”</p>
“摩擦?”警员们微微一愣。</p>
“摩擦!”</p>
林新一感觉自己像是在教小学生。</p>
而仔细想想...哈气,打光,加上胶带纸...他教的好像的确都是小学生都会的东西。</p>
甚至,就连现在用的这招,也同样在小学生的知识范围之内:</p>
“摩擦生电,明白吗?”</p>
“用摩擦的方式让塑料板带静电,然后再把带静电的塑料板铺到可能留有灰尘足迹的地方。”</p>
作为法医,林新一每次都会和同属技侦的痕检同事一起出现场。</p>
而他们提取灰尘足迹用的最多的设备就是,静电吸附器。</p>
现在没有现成的静电吸附器,林新一只能尝试着,让这些警员用土办法、土材料,通过人肉摩擦创造出静电吸附装置了。</p>
“当微小的不带静电的物体靠近带静电的物体,由于静电感应现象,靠近带静电物体的一端会感应出与带静电物体相反的电性,进而导致该微小物体被吸引、贴附到带静电物体上。”</p>
林新一简单地讲解了一下静电吸附的原理:</p>
“所以只要把带静电的塑料板铺到可能留有灰尘足迹的地方,客体上的灰尘就会因为静电吸附效应被吸附到塑料板上。”</p>
“客体上的灰尘转印到了黑色的塑料板上,因为背景色差加强,原本肉眼难以分辨的灰尘足迹,也就能相对清晰地显现出来了。”</p>
他一番长篇大论地解释。</p>
也不知道那些警员们有没有听懂,反正他们是热火朝天地忙起来了。</p>
冲着这块黑塑料板,几个年轻小伙脱下外套使劲摩擦摩擦,不一会都快把这板子给摩擦得烧起来了。</p>
再然后,按照林新一的指示,他们试着把已经带上静电的塑料板铺到阳台的护栏扶手上。</p>
这护栏扶手是大理石做的,上缘比较宽阔,非常适合在攀爬时下脚借力。</p>
所以,林新一把它当成了可能存在足迹的首要怀疑目标。</p>
而结果并没有出其意料。</p>
警员们把黑塑料板往那大理石扶手上一铺,等待片刻后再拿起来...</p>
一个几乎完整的灰尘鞋印,就已经清晰地出现在了那块黑塑料板上。</p>
“完了!”</p>
看到这里,濑羽尊德的脸都绿了:</p>
之前的手印只是让他觉得危险,现在这个鞋印可是真正要命的玩意!</p>
因为他的左脚现在还穿着当时的鞋子!</p>
当时他急着在众人面前现身,而且家里出了杀人案,佣人肯定会很快到他房间找他...</p>
所以,他在作案后的单独活动时间很短。</p>
而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濑羽尊德需要从阳台拽着绳子跳到对侧墙壁,爬回自己房间,藏好手套、口罩,换上干净衣服,再给自己的右腿重新裹上石膏。</p>
2、3分钟里要做这么多事情,可真是难为他这位老人家了。</p>
时间一紧张起来,濑羽尊德也就顾不上再换那最不起眼的鞋子了——</p>
毕竟他在离开现场时特意看过,自己并没有留下什么鞋印。</p>
可万万没想到...</p>
林新一竟然用了一招小学级别的知识,就把他用肉眼根本没看见的鞋印给找出来了!</p>
想到这里,濑羽尊德的心脏已经在砰砰狂跳。</p>
他只能祈祷,祈祷林新一放过他这个“残疾人”,不拿那手印和足迹来找他。</p>
但就在这时...</p>
“手印和足迹都找到了。”</p>
“那么...濑羽尊德先生,你就第一个来对比吧!”</p>
林新一转过身来,一眼向轮椅上的濑羽尊德望去。</p>
“什、什么?!”</p>
濑羽老爷子的脸上完全没了血色:</p>
“为什么要找我来查...”</p>
他都装成残疾人了,怎么林新一还是能第一个想到他?!</p>
难道...自己的伪装从一开始就被发现了吗?</p>
而林新一的回答是:</p>
“因为你话太多了。”</p>
“而且...刚刚才被你嘲讽过,我还是挺不爽的。”</p>
</p>sxbiquge/read/4/44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