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五百二十三章 冬麦泡水问良策

中午的时候,雨停了,天上看到了太阳,那么大,圆圆的。</p>

郑县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受灾是受灾,灾后处理才是首要。</p>

李家庄子的羽林飞骑出动,骑着马,奔跑在泥泞的路上,往来传递消息。</p>

长安城中的粮商拿出来粮食,走漕运给送去,一部分卖给李易,一部分算他们捐给郑县。</p>

他们比郑县的大户聪明,知道得罪李易没什么好下场。</p>

今天配合李易把灾后的事情处理好,以后才能得到李易给的好处。</p>

京兆府二十个县,除了渭南县之外,其他的县要求开窑烧砖、烧瓦。</p>

李易要抢时间把郑县塌了和不能住的房子重新盖起来,钱都是他出。</p>

那里有渭水和漕运,可以作许多赚钱的事情。</p>

外来的人进去,没人支持,他给盖房子,那么租用一下百姓的地,相信百姓会同意。</p>

今天午饭,姚崇等人在政事堂吃,没跑出去。</p>

他们在等消息,等派去的人传回来受灾情况的消息。</p>

他们信不过州府的人,因为李易的弹劾奏章在晌午前又来了。</p>

弹劾刺史黄宸瑞、别驾高文博、长史田鑫、司马丁俊润,及一众参军。</p>

弹劾他们置大雨于不顾、置民生于不闻、置职务于轻乎,歌舞酒肆、纵乐行欢、饮醉误事……</p>

一个州的主要官员都在那喝酒,现在别一锅端。</p>

换一个人弹劾,可以行贿,让对方闭嘴。</p>

李易弹劾,想行贿他,天哪!需要多少钱才能让他动心?</p>

当然,上面有人,可以压一压,比如认识姚崇,姚崇又不是没帮别人说过好话。</p>

姚崇确实认识,不怎么熟,熟也不行。</p>

人家李易平日里交往最多的是陛下,对付蓝田县的官员时,李易都未弹劾。</p>

他似乎不喜欢用他的官职,现在连续弹劾,摆出来不死不休的架势。</p>

“李易果然亲民,为了百姓,不惜得罪实职官。”卢怀慎给予认可。</p>

“有他不敢得罪的官?朝中若能站出来一百个官员为黄宸瑞一行人说情,陛下就能把一百个官员流放出去。”</p>

张说对黄宸瑞等人没有怜悯,活该,下大雨你们还喝酒看雨景。</p>

另外你们倒霉,换个人去查,晚上你们已经下班。</p>

喝酒不耽误翌日白天的工作,谁管你们?</p>

可惜,你们撞在李易手上。</p>

下班的时候你们不管?敌人打来的时候你们晚上还要睡一觉?</p>

大唐的巡查团已经去了,你们等着被抓回来去哪个偏远的地方支边吧。</p>

姚崇喝口汤:“羽林飞骑是好兵,我这兵部尚书……唉!”</p>

他能想到羽林飞骑的战斗力有多强,先是跑到渭南县,察看情况。</p>

得知郑县灾情严重,军士们不停歇,又冲过去,到地方还能救人。</p>

遇到战事,四个半时辰跑一百余里,到地方可以立即战斗。</p>

用来追杀步兵的溃军,敌人可完了,能追杀出去一百多里,估计敌军最后是被累死的。</p>

若与敌军同时强占战略要地,敌军距离八十里,羽林飞骑一百里。</p>

结果应该是羽林飞骑先到,并且完成战斗部署。</p>

三个人聊着,吃饭速度放慢,还剩几口饭菜没吃,李隆基派人把他们找过去。</p>

到地方李隆基赐茶。</p>

“郑县村子积水过多,冬小麦被泡在水中,待水退去,要有大量死苗,明年应减免租庸?”</p>

李隆基吃饭的时候想到了田里的麦子,麦子已经种下去了。</p>

旱的时候,天气情况好,应该浇水。</p>

现在不用浇了,全泡在那里。</p>

他学了,在李家庄子学的,浇水和泡水是两回事儿。</p>

“臣以为李易应该有其他办法。”卢怀慎自己想不出来办法,但认为李易可以。</p>

张说看卢怀慎一眼,心道,你这是迷了,这等情况盖大棚都来不及。</p>

姚崇比较直接:“陛下,不若派人问问他,臣以为,他能安排。”</p>

“被李易弹劾的官员应治罪?”李隆基再抛出一个问题。</p>

他知道问怎么帮百姓处理被水泡的地,找三个宰相没用。</p>

宰相只能处理简单的情况,突发的严峻形势,还得是易弟来管。</p>

怎么做,不清楚,反正易弟行。</p>

“陛下,臣以为当重责。”卢怀慎又给出他的想法。</p>

“臣附议,李易好不容易弹劾一次,若处罚得轻了,有损李易威信。”张说认可卢怀慎的话。</p>

“流岳州。”姚崇给出个地方,湖北都不安排了,安排到湖南去。</p>

在大唐官员看来,送到那边,就属于很严重的处分了。</p>

岳州就是洞庭湖旁边,就是滕子京去守的那个巴陵郡。</p>

一说往那里流放,官员都寻死寻活的。</p>

“可!”李隆基觉得不错,扔过去吃苦吧。</p>

在郑县指挥的李易不知道他弹劾的官员要被送到洞庭湖那里。</p>

不然他一定觉得便宜那些人了,多好的地方啊。</p>

他过去,可以赚更多的钱。</p>

他吃饭的时候,羽林飞骑们也在吃饭,休息一上午,好了,体力充沛。</p>

昨天晚上泡水里,今天没有人生病。</p>

“冬小麦完了,李东主可有良策?”郭子仪配李易一起吃饭。</p>

“粮食减产我没办法,百姓收入不减反增,倒是容易,一个县而已,不缺这点粮。”</p>

李易吃口腐乳,与郭子仪聊。</p>

庄子送来了很多咸菜和腐乳,实在是没有其他的菜,大家全忙。</p>

中午的伙食见不到肉,晚上才能送来竹筒装的肉罐头,只能保存两天的那种。</p>

还有腊肉和风干的鱼、干菜,煮饭的时候放在上面,就成了干菜腊肉焖饭。</p>

距离太远,庄子除非拼命,不然只能慢慢送。</p>

“这等时候,东主你能让郑县百姓赚钱?”郭子仪用看神仙一样的眼神看李易。</p>

“不然怎么办?明年减免租子?看上去减免是不错的办法,可百姓自己那一份应该收的粮食谁管?”</p>

李易可不想一个免了就完事。</p>

这不是商业行为,亏损了不收税就可以。</p>

百姓得吃饭,粮食没了,你不收租子,我还是没饭吃。</p>

除非开常平仓赈,是赈,不是粜,粜是卖,赈是给。</p>

李易觉得自己跑过来一趟,还需要开常平仓来赈,太丢人了。</p>

“我准备先借粮给受灾的百姓,再帮百姓赚钱,赚了钱,用钱还借的粮,他们的粮都被水冲了。”</p>

李易跟郭子仪说他的打算,不白给粮食,现在白给是施,他钱多,当作行善。</p>

</p>sxbiquge/read/3/3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