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系统来大唐 第一百六十七章 明朝再言明朝事

嗣堂中的其他人听着,不知具体情况,眼中倒是充满了期待。</p>

张肖在看,有的能直接理解,还有的不能马上理解,不过没关系,照着作即可。</p>

“蔬菜不向长安城里卖?”张肖发现没有采摘了后送出去卖的方法,问一下。</p>

“会有许多人过来,他们吃完觉得好,回去时可以卖给他们,到时会有机灵的人专门过来买。”</p>

李易对此有思路。</p>

叫张家村子的人到东市卖,容易受到刁难。</p>

有专门管东西两市的部门,人家拿你几根黄瓜,村民敢说什么?</p>

换成自己倒是无所谓,拿三根黄瓜,给你五根,不就是索贿么,给。</p>

村民朴实,一想到这东西是自己的,别人要抢,凭啥?</p>

一边卖一边生气,再得了病,还得找自己这里治。</p>

既如此,就在村子中卖,谁敢进来找麻烦?打死都白死。</p>

官员跑村子里来抢,是要官逼民反吗?</p>

信不信打死你,抬着着你的尸体,一村子的人去宫面前跪着。</p>

然后自己再给作个赋,写个歌行,在长安城中传扬。看谁比谁狠。</p>

张肖一时间未想到那许多,问:“能卖出去?”</p>

“怎就问起来没完?东主说行,自然是行。”村里的族老生气了,指责张肖。</p>

“一切便听李东主吩咐。”张肖赶紧认可。</p>

李易喝口茶,放下,起身。</p>

走到门口:“大棚里卖相不好看的菜,村里自己摘了吃,留着好看的让客人来选。”</p>

然后李易在一片恭敬的目光注释下离去。</p>

“快,给东主的牌位上个香,磕几个头。”有族老提议。</p>

“不行,东主不让上香磕头,也不准三鞠躬。”</p>

“东主说什么不好看的菜?”</p>

“东主是让我们自己摘菜吃,只要是被咱们吃掉的,就是卖相不好的。”</p>

“东主好人。”</p>

“我要吃黄瓜和西瓜。”</p>

村民们开心了,可以吃大棚里的菜。</p>

李易同样感慨,多好的村民啊,这边的大棚就是让村子的人照看。</p>

除了泥土里带着的其他草的种子长出来的叶子被村民给吃了,其他人任何一种菜,村民都不动。</p>

其实吃也就吃了,只要不是逮着一只羊薅……不对,是别逮着一根黄瓜秧子揪黄瓜,便算给面子。</p>

结果没人说,村民自动守着东西。</p>

越是这样,李易越愿意提供帮助,心情好,有钱难买我乐意。</p>

***</p>

从政事堂早退的卢怀慎和张说此时的心情也不错。</p>

二人一起来到天上人间,露宛招待,要求一人出一个卡钱,十文。</p>

然后告诉二人,要往这卡里充钱,消费用。</p>

但是,没有留下任何凭证,卡和寻常的卡长得也不一样。</p>

两个人拿着卡去买菜,宋王安排卖菜的人一看到卡,立即选最好的给装上,没称分量。</p>

说是记账了,钱从卡里扣,却未让二人签字或按手印。</p>

“卢相,你说若是咱俩回过头,专门找李易的麻烦,会怎样?”</p>

张说和卢怀慎坐在同一辆四轮马车中,二人家离得不远,就坐在张说的车上了。</p>

卢怀慎的车跟在后面,他家近,到地方他先下车。</p>

卢怀慎看着放在车厢中属于自己的黄瓜、小白菜、茼蒿、西瓜。</p>

说道:“老夫有些怕,从今往后,拿着这张卡,老夫可以在任何一个李易那边关联的买卖随意取东西。”</p>

“是啊。”张说摆弄着手上的会员卡,道:“吃人嘴软、拿人手短。即便没有陛下,别人欲寻李易麻烦,我也得先跟李易知会一声。”</p>

“正是,除非把花掉的钱一起给李易还回去,不然朝中难以立足。”</p>

卢怀慎摇了下头,感觉到压力。</p>

他懂,若是自己对李易出手,朝中的同僚看着。</p>

啊,李易对你那么好,你竟然……</p>

换成我等呢?是不是要时刻防着你?对你好也没用,你这人品行不够端正,缺德。</p>

“是哈?”张说学着李易的口头常用词说道。</p>

“不过大棚的东西确实不错,待明年,长安城中冬日里可多些绿意。”</p>

卢怀慎看着菜,想着回家时候家人高兴的样子,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不少。</p>

往年是陛下赏赐,很少,今年能买。</p>

明年许是更多的人可以吃上。</p>

有蔬菜吃和没蔬菜是绝对不同,一到了冬季,生病的人便多。</p>

宫里的菜也少得可怜,政事堂的饭菜,一些干菜变多,萝卜和白菜总吃会吃腻味。</p>

张说拿起一个香瓜闻了闻:“一家只要有个半亩地用来种大棚,一冬赚的钱,可赶上半年。长安城的人多。”</p>

“拿不出那些竹条和绢帛吧。”卢怀慎想到百姓明明知道有赚钱的方法,却建不起大棚,不免难过。</p>

“不怕,待明年,问李易。你我错愁之事,在李易那里,估计随口而决。</p>

不然陛下为何跟宝贝似的护着,我等欲叫李易进朝堂,陛下显怒,只得作罢。</p>

否则就在政事堂里给李易一个位置,遇有不决事,便询东主言。呵呵!”</p>

张说说着笑起来,他觉得李易挺可怜呢,一有事就去问,问完了也没什么好处给。</p>

并且谁去了都在吃喝,听闻昨天姚崇居然住进了住院楼,李易和衣守了一晚上,哈哈哈~~</p>

卢怀慎同样知道,宋王李成器今天过来问大家想吃什么蔬菜,明天给送,大嘴巴,什么都说。</p>

当然就是跟去过李易庄子知道情况的人说。</p>

“道济,不若哪天你我二人过去看看,有何新东西被李易琢磨出来。”</p>

卢怀慎对张说说。</p>

张说懂了,过去不是问什么新东西,而是朝政,两个人都不想下去,还准备弄点权。</p>

以前感觉很乱,收拾下去太平公主,大唐的事情繁多,找不到头绪。</p>

如今不同,有一个少年东主在灞水河畔,似乎对天下格局非常明了。</p>

他可以跟你闲聊家长里短,亦能商谈突厥蕃邦。</p>

他愿意亲自下厨,再随口诗词歌赋。</p>

他可出百工之技,又可下民生之棋。</p>

跟他在一起特别如意,哪怕突然生病倒下去,他也马上给你医。</p>

像卢怀慎这等年岁大的人,恨不能把李易带回家,当个义子、义孙。</p>

可惜,被陛下预定了,谁都不准拿走,过去都受到监督。</p>

宋王只要去一次,必然要跟陛下说一回。</p>

其他的王爷早想过去看看,一直不被允许。</p>

换通俗说法便是:你们过去干啥?想找朕的易弟帮你谋天下?</p>

</p>sxbiquge/read/3/3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