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前太医署的太医们走了,拒绝吃晚饭。</p>
带着四个大木桶装着的八宝粥与第一册本草纲目走了,他们着急回去看书。</p>
八宝粥要送给长安城需要这个粥的孩子,本草纲目第一册由太医署找地方雕版印刷。</p>
书共十册,里面的图多。</p>
“本以为李易会赠与我等,不曾想,竟是出价甚高。”一个太医对同乘这辆车的另外两个人说。</p>
“法不轻传,若你有这书,你会直接给人?莫要再说这等话,叫旁人听了,还以为我等欲强抢。”</p>
他的同僚持不同意见,认为李易所作正常。</p>
第三人跟着道:“更让我不解的乃是李东主的医术,许多与某所学不同,诊病却快,瞧着房子里的事物,价值不菲。”</p>
“喜儿定然是被那些神奇的东西从鬼门关里拉回来的,某初时以为是外蕃异医,见了那书才知,李易与某同根同源。”</p>
第二个人出声的人又道。</p>
外面打头走的一辆车上,太医署的领队医正一手捂着怀,一手搭另一只手上,神情看着略微有些紧张。</p>
同车的太医目光不时扫过医正的手。</p>
“不怕,没人会来抢。”医正不知道是说给此车共乘的三个太医听,还是说给自己听。</p>
第一册本草纲目由他保管,大家都很紧张,怕不小心丢了。</p>
“对,很快就回去。然后照着李东主的安排,先雕板,印出一批,再分发给长安城中各药铺、医馆。”</p>
“是矣,图可要雕得清楚,指望以图识药呢。”</p>
“只是李东主要药材,一整个药铺,我等莫非自己出钱?”</p>
同车的三人一人一句。</p>
医正听到钱的事情,反而露出笑容。</p>
“李东主不是已经给了咱们办法么,四桶八宝粥,先送与富贵人家孩子。</p>
顺便与那些人说,需要一些钱财买药,他们定然会晓得怎般作。</p>
咱们可是太医署的人,不要见了李东主后,便觉得自己医术不高。”</p>
医正想到了李易的意思,八宝粥给谁喝都陪得上身份。</p>
里面的大枣、莲子、葡萄干、木耳、猴头,哪个便宜?</p>
其他三人精神一振,同时点头,这主意好。</p>
等着十七个太医车队进城到宫门口,不待他们下车去自己的太医署,一个黄门已经站在了那里。</p>
“黄医正,可是去了灞水李家庄?”黄门问。</p>
“正是。”医正回。</p>
“随咱家去兴庆殿。”黄门召人。</p>
于是一行人又匆匆赶去见陛下。</p>
兴庆殿中,李隆基在听汇报,关于今天有寺庙的各坊施粥情况的数据。</p>
报告会与会人员还是那四个,三个宰相加一个重新被重视起来的魏知古。</p>
读报告的是长安令裴耀卿,报告是他主动要来读的。</p>
“因往年不曾有过详细统计数据,故今年腊八数据难以对比。</p>
不过臣已叫人打听,估摸今年施粥被救济者不足去年一成。</p>
百姓多去劳作赚钱,无暇喝那一碗粥,倒是各坊里的人溜达着看到有粥喝,顺便喝几口。</p>
照此看来,今年将几无冻饿而死者,臣忝为长安令,蒙陛下垂青,无时无刻不以长安百姓为重。</p>
今,受陛下恩泽,长安城冬日无有无家可归者,无有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者,臣……臣……”</p>
裴耀卿说着说着说不下去了,他仰起来,泪水顺着脸颊流下。</p>
李隆基和其他人此刻也不胜唏嘘,今年长安城县衙门有钱。</p>
根本不管户部要钱,自己就筹到了足够的钱财。</p>
并且还不是强征富户,富家很愿意出钱,为了冰灯。</p>
故此长安没有怨言,大家都很开心。</p>
“焕之不错。”李隆基夸一句。</p>
当然,他不是说裴耀卿厉害,而是指裴耀卿能够把李易的法子执行下去。</p>
李易说过,一法好不好,在于执行,执行才是最难的。</p>
裴耀卿抬袖子擦擦眼泪,又像孩子一般吸下鼻子。</p>
“是李东主办法稳妥,以钱财驱使县中人和找来的帮闲拉投资,同时帮忙管事。</p>
臣……臣此次也得钱财不下百缗,臣愿捐出,臣家中日子还可。”</p>
裴耀卿说出来提成的事情,没提成谁会那么主动。</p>
作为长安令,他的工资,哦,俸禄还是比较高的。</p>
下面的人不到一个月,赚的钱赶上往年一年。</p>
一个个的要多积极就有多积极,丝毫不敢出错。</p>
“岂不知子贡赎人与子路受牛?”姚崇直接否了。</p>
“正是。”张说附和。</p>
子贡赎人是说鲁国有法令,只要本国人在国外看到同为鲁国的人遭遇不幸成了奴隶,给买回来,鲁国就奖赏。</p>
孔子的弟子子贡有钱,他花钱赎买回来人,却不要钱。</p>
孔子就说他不对,你不要钱,别人怎么办?</p>
子路受牛则是孔子的弟子子路救了一个溺水的人,对方给他一头牛,他要了。</p>
孔子说他做得对,这样大家才愿意做好事。</p>
现在裴耀卿说要捐,他捐了,长安县中的其他人捐还是不捐?</p>
“臣知错。”裴耀卿抱拳。</p>
“陛下,黄医正等人到了。”外面传来小黄门的喊声。</p>
“进来。”李隆基直接喊,他想要知道一群人过去做了什么。</p>
十七个人进来,之前被医生搂在怀里的书拿出来了,不拿不行,他捂着东西,在殿前被刺死都白死。</p>
“臣太医署医正黄芪见过陛下。”黄医正说出自己的名字,药名。</p>
其他人算是得到口号,一起行礼:“臣等见过陛下。”</p>
“书从哪来。”李隆基盯着书问。</p>
“乃是李易亲自整理的本草纲目,他说是他师傅二十三年前给他的,臣不信,墨迹尚新,何况他也没有那么大。”</p>
黄医正把书递给旁边的黄门。</p>
李隆基几人脸上露出笑意,李易还是那么有趣,当着面说谎,还丝毫不脸红。</p>
一说什么诗就是抄的,现在医书居然说二十三年前。</p>
李隆基接过书,翻两页,从字上看不出来是何人所写,正楷。</p>
不过一看图,就知道出自李易的手,李易画的图像真的东西。</p>
“你等可看过他施展医术?”李隆基翻两下合上书,问。</p>
黄医正抱拳:“见到了,辨证及快,另有臣等不懂器械辅助,行医之法,差别甚大,臣多有不解。”</p>
“嗯!”李隆基颔首,他也看过。</p>
他再看一眼书:“怎只有一册?”</p>
“另有九册,不过李易说……说要考校我等对药材是否明了,尤其是要心诚。”黄医正无奈道。</p>
“怎么个明了,又如何心诚?”姚崇好奇问出来。</p>
“李易想建一药房,现在有房,我等明了哪个药材就送到房里,送多少看心诚与否了。”黄医正苦着脸回答。</p>
“哈哈哈~~”张说忍不住大笑起来。</p>
其他人莞尔,这……</p>
果然啊,那小子坏起来一般人难比。</p>
</p>sxbiquge/read/3/3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