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小农场 第316章韩江

这次,昙生带回来五十多份阵亡战士的遗物。

这五十多名阵亡战士的家属,生活在基地的有十九户。

昙生将他们的遗物和一百块大洋放在一起,并一张阵亡通知书。

这张通知书是长富团队的一名书记官写的,并盖上了团部印章。

写着某年某月某日,参加某某战役,在某某地方牺牲,暂时葬在某处,从左往右数,第几座坟头。

那一百块大洋,是昙生自己出的,算是给英烈家属一点小小的慰藉。

家属们很快被叫过来,接到亲人的遗物后,放声大哭,但没有一个人提出质疑,或怨恨带走他们的长富和国民军。

昙生心内唏嘘,对赵虎道:&ldo;烈士家属若是要置办衣冠冢,丧葬费用由我出。还有,将这些阵亡家属都颁发光荣烈士家属门牌,以后每年过年都可以从队部领五十斤白面。&rdo;

赵虎答应一声去操办了。

之后几天,昙生又骑马去附近乡镇,将其余烈士的物品送去给他们的亲属。

等所有事情忙完,已经一周过去。

昙生回了县城,女仆秋花忽然来传话:&ldo;二少爷,外头有人找您,说是您的旧友。&rdo;x33

&ldo;旧友?&rdo;

昙生诧异,吩咐道:&ldo;将他们领到会客厅,我这就下去看看。&rdo;

他能有什么旧友?

那些熟识的基本都跟着长富去战场了,有的就是崔名柱和他的几个酒肉朋友。

哎,说起来真是可叹,思来想去,发现在这世间,自己竟没有一个交心朋友。至于阵灵和堤丰,那俩货都不算人,不能作数。

&ldo;好的,俺这就去。&rdo;秋花下楼跑去大门口。

昙生整理好装容,下楼,来到会客厅。

会客厅里坐着两名男子,一位青布长衫,一位笔挺西装。

青布长衫是朱棠少爷,西装男留着小胡子戴着眼镜,瞧着有点面熟。

&ldo;王先生。&rdo;俩人看到他进来,连忙站起身向他拱手。

昙生回礼:&ldo;朱先生,稀客,这位是……&rdo;

那位小胡子男子微笑道:&ldo;昙生,不认识了?我是韩江。&rdo;

昙生一时没反应过来,忽而记起来了,惊喜道:&ldo;啊呀!是你啊。韩江,你还好吧!&rdo;

他握了握韩江的手,笑道:&ldo;韩大哥,好多年不见了,一下子没认出来。&rdo;

韩江那会儿才二十三四岁,正是青春年少,这会儿都三十多了,满脸的沧桑不说,嘴唇上还留了胡子,又戴了眼镜,简直就是妥妥的中年大叔。

韩江也笑,叹气道:&ldo;昙生,你样子倒是没怎么变,就是长高了,少了当年的稚气。&rdo;

昙生讪笑,请两位坐下,又吩咐秋花去煮茶。

三人寒暄几句,又问起彼此的近况。

原来韩江在半年前就到了凤县,目前在报社某了个差事。

&ldo;我找过你几次,可你家人说你去东面了。&rdo;韩江道:&ldo;前几天子书去我那里,我才知道你已经回来了。&rdo;

昙生:&ldo;嗯,我确实从东面才回来。&rdo;

&ldo;据说东面局势很不好,你没遭遇到东倭人吧。&rdo;韩江端起茶盏喝一口,眼睛看向昙生。x33

&ldo;遇到过,还跟他们干过几仗。&rdo;昙生笑笑。

这些事没必要隐瞒。不管他们身处哪一方,积极抗倭都是一项功绩。

朱棠在旁忽然问:&ldo;能跟东倭人打仗,难道你在东面有部曲?&rdo;

韩江也将手中茶盏放下,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ldo;不是部曲,我大哥是西三军的团长,他手下带了一些兵。&rdo;昙生如实道:&ldo;前段时间我就是跟他在一起。&rdo;

&ldo;哦?&rdo;韩江两眼微亮,问:&ldo;那他们现在到哪里了?那边的情况如何?&rdo;

昙生垂眸想了想,说:&ldo;我跟他们失散了,自己就想法子先回家来。&rdo;

&ldo;这样啊。&rdo;

韩江有些失望,又跟昙生叙了好一会儿话。

还谈起金陵失守前后发生的事。

他家本是金陵大族,当淞沪战役发生后,家里就安排一些子孙过江往西北撤,因此他和妻儿避过一场浩劫。

但金陵那边还有不少族人,他们不认为战火会波及到自己,所以像韩江的爷爷和几位堂兄家就没撤走,结果全部遇害了。

&ldo;唉,我那时若强硬一些,就能劝服他们了……&rdo;劝服他们离开金陵,他们便不会死。

韩江一想起来就懊恼不已。神情悲痛又气愤:&ldo;谁知道东倭人竟是一群猪狗不如的畜牲,一帮吃人恶魔!&rdo;连孩子都不放过啊。

昙生轻叹:&ldo;节哀。&rdo;

几人说着话,不觉时间已到傍晚。

最后,昙生请他俩去鸿运酒楼吃饭,并叫上崔名柱和他几个同僚过来认识。

吃完饭,韩江一定要回请在座几位,于是,将酒宴定在对面的福运酒楼。

崔名柱有些不高兴,但又想趁此机会去奚落奚落那刘司英,也欣然应允。

自几天前,他的鸿运酒楼再次将九粮醇和延寿酿推呈出来,来酒楼吃饭的客人便越来越多了。连王县长和朱太爷也亲自来了几回。

崔名柱当然知道,他们都是冲延寿酿来的,连刘司英的亲爹也不例外。

说来也神奇,经常喝这种酒的人,不仅身体的陈年老毛病好了,连面容也越发年轻。

就说那朱太爷吧,七八十岁的人了,原先还咳咳喘喘,走几步都要拄着拐杖。自从喝了几瓶延寿酿后,不仅越来越健硕,还让九姨太怀了身孕。

现那朱太爷的老来子都一岁多了,粉雕玉琢,聪明伶俐,被老头子宠得像命疙瘩一样,连那嫡房的小玄孙都靠边站。

这回崔名柱也聪明了,把延寿酿攥得死死,不来定几次席面的,一个不卖。

而且,这延寿酿也被他抬了高价,由原先的八百,涨到一千八一瓶。

就算这样,延寿酿还是一天好几瓶的往外销,朱太爷更是一次买了四瓶。

眼看延寿酿一天天减少,崔名柱心都在滴血,一边哗啦啦数着成堆的大洋,一边懊恼酒箱子空的太快。

第二天。

昙生与崔名柱几人走进福运酒楼。

当踏上三楼时,忽然与一名妖艳女人打个照面。

他本没怎么留意,但被这女人伸手拦住。

女人笑得妖媚,描画细细的眉眼扬起来,&ldo;呦,我当是哪位贵客呢,原来是弟弟大驾光临啊。&rdo;

昙生皱眉,仔细看了看,才发现这个女人竟是黎小娥。

崔名柱见昙生被个浓妆艳抹的女人拦了,以为是风尘女子拉客,不由喝道:&ldo;滚!一边去!&rdo;x33

这种货色也敢来勾引昙生,是想作死吧!自家那小女儿十六了,正是说人家的时候,昙生当然是他崔名柱相中的最佳人选,怎么能随便被一个妖艳贱货勾搭?

&ldo;刘司英!你家酒楼怎么谁都能来?难道你就靠这种女人给你拉客?&rdo;崔名柱毫不留情地斥道。

这时,刘司英从一个包厢跑出来,见状急忙拽过黎小娥,对昙生几人笑道:&ldo;误会误会,这是酒楼的领班,正来迎客呢。&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