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小农场 第257章钱娇

锦缎旗袍女子接过朱太爷手中的水晶瓶,倒满一茶盏紫色酒水,又递给他。

老头颤颤巍巍接过来,慢慢喝下。

不一会儿,他眼里冒出精光,又让女子给他倒了一杯。

昙生连忙道:&ldo;朱太爷,这酒不能这么喝,一天只能一杯。&rdo;

真怕这老头喝坏了,然后马上风死了。

&ldo;无事无事!&rdo;老头摆摆手,仰脖子喝下。

这时,他面部发出淡淡粉红。

昙生皱起眉,正想把酒瓶抢过来,只听老头吩咐道:&ldo;去拿八百块钱给这小后生!&rdo;

推荐一个app,媲美旧版追书神器,可换源书籍全的\咪\咪阅读\iiread\!

女子哎了一声,转身摇着腰肢走了。

&ldo;这酒叫什么名字?&rdo;老头问。

昙生:&ldo;叫……延寿酿。&rdo;

&ldo;延寿酿?&rdo;

老头站起身,拿起靠在塌旁的拐杖,颤颤巍巍往外走。

昙生和无心赶紧跟上。

出了屋子,外头秋风瑟瑟,透着一股凉意,空气倒是比屋里清新多了。

老头一直站在院中没有说话,微微佝偻着背,秋风吹着灰白色的齐耳长发,愈发显得他苍老颓败。

不一会儿,那女子来了,拿着一摞钞票。

昙生接过钞票,又说了一句:&ldo;朱太爷,那酒一次最多喝一杯,多了伤身。&rdo;

朱太爷摆摆手,昙生便带着无心离开。

刚出了朱府大门,就见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的年轻男子和一名长衫男子迎面而来。

戴眼镜的长衫男子昙生认得,是报社的副社长宋姜。

那位中山装男子他也认得,那天在春香楼闹事的朱棠。

宋姜瞧见昙生,连忙打招呼:&ldo;王先生!&rdo;

&ldo;宋先生!朱先生!&rdo;昙生向两人抱了抱拳。

&ldo;正要找你呢。&rdo;宋姜笑着道:&ldo;你不是要招聘两名老师嘛,我这里正有一个人选。&rdo;

昙生瞧了他一眼:&ldo;哦?&rdo;

他上次登报招聘,结果就招到一名教师,还是一名年纪不大的中学生,一星期只能教三天。

&ldo;就是这位,朱棠先生。&rdo;宋姜拍拍身边朱棠的肩膀。

昙生抽了抽嘴角。宋姜脑子坏了吧。朱棠一个富家公子,竟能为了那一个月的十几二十块钱出来教书?

还是说,他老子已经把他逐出家门了?

朱棠向昙生微笑道:&ldo;听说王先生要请一名教师去乡下教书,朱某愿意前往。&rdo;

昙生打量一下他。

相貌堂堂,一脸正气,因出生好,没受过苦,连手指也柔白细嫩。

就这样一个少爷,竟说愿意去乡下教书?

哎,司马昭之心,昙生皆知啊。

&ldo;欢迎之至。&rdo;昙生微笑:&ldo;不过,乡下艰苦,朱先生恐怕不能忍受。&rdo;

朱棠立刻道:&ldo;朱某从来不怕苦。&rdo;

昙生也不想问他为何那么执着去乡下,说:&ldo;那么,明天我就让人送你去清水镇。&rdo;

&ldo;好!&rdo;

与俩人告辞后,昙生直接去了商铺。

鸿运商店生意十分兴隆,人来人往,比利民百货公司都热闹。

昙生问晚玉这几天的营业额,平均竟达到一千多块钱。

按百分之六十的利润算,商店一天就挣了六七百块。

除去员工工资和吃饭费用等,最少每天挣五百多。

这还只是商店一天的利润。

酒楼的利润也不低,达到百分之六七十。

目前几天,酒楼平均每天的营业额达两三千,这还只是饭菜的金额。

酒水若加上去,又是好几千。

也因此,崔名柱瞧见昙生就像瞧见一尊财神,恨不得把他给供起来。

现在一天挣的钱,都赶上他辛苦好几年了,直乐得他看到谁都笑眯眯的,嘴都合不拢。

要不是昙生不许他辞职,他早就向县长提交辞呈,一心一意待在酒楼做个大掌柜的了。

&ldo;昙生!&rdo;崔名柱的妹妹走过来,笑眯眯跟昙生打招呼。

崔名玉是崔名柱最小的妹妹,年纪三十来岁,烫着时髦的卷发,据说孀居在家没什么营生,才经大哥介绍,来到这里做事。

&ldo;崔……小姐。&rdo;昙生不知怎么称呼这女人,只好通称小姐。

&ldo;俺想问一句,&rdo;崔名玉靠近昙生,神秘道:&ldo;你说亲了么?&rdo;

昙生:&ldo;?&rdo;

女人捂嘴笑了声,说:&ldo;要是你没说亲,俺给你说一个!&rdo;

&ldo;不不!谢谢了。&rdo;

昙生连忙拒绝。

刚转身走出两步,就见钱娇垂头立在一旁,神情戚戚。

昙生脚步一顿,迟疑片刻,还是走下台阶。

晚玉见钱娇一直神情寡淡闷闷不乐,过来问道:&ldo;你怎么了?&rdo;

钱娇泫然欲泣,低声道:&ldo;没什么。&rdo;

晚玉朝弟弟远去的身影望了一眼,心下了然。轻声道:&ldo;弟弟人中龙凤,是不会随便娶亲的。&rdo;

这话虽说残忍,但却是事实。

以昙生的性情,是不会娶个不识字的乡下姑娘做正妻。x33

钱娇自然也明白这一点,但她就是喜欢他,即便做他的妾又如何?

而且,三队长明明也喜欢她的……

晚玉见钱娇默默垂泪,叹口气,说:&ldo;你好自为之吧。&rdo;

下午六点,钱娇下班回到鸿运后头的大院,她和老娘冯婶子就住在其中一间屋子里。

脱下紫红色工作服,换上自己的碎花夹袄旗袍,去大厨房找老娘。

此时老娘正在大厨房忙碌,见女儿来了,就说:&ldo;这里烟火气重,你回去吧,俺在屋里留了饭菜,搁在煤炉上热一热就成。&rdo;

钱娇:&ldo;俺帮你打下手。&rdo;

冯婶子白了她一眼,&ldo;打什么下手,当心把脸熏出痘子来。快回去吧!&rdo;

她引以为傲的就是女儿的美貌,从来都把她当城里小姐般娇养着,好以后许个好人家。

本来她还想给女儿裹上小脚的,但这孩子太娇气,一缠上就哭,所以便放弃了。

现在想来,真是个明智之举。

瞧瞧城里那些有钱人家的姑娘,哪个不是放了脚的。

除了极个别的老旧人家,满大街的小姑娘,真没几个缠脚的了。

钱娇不理老娘,仍然跑了进来,蹲在地上帮忙择菜。

旁边有个婆子笑着问:&ldo;钱娇啊,你不是跟晚玉一起都住在王家的么,怎么又回来住了?&rdo;

钱娇不言语。

冯婶子走过来,劈手夺下女儿手里的菜,骂道:&ldo;你跟这些人在这里做甚?还不回去!&rdo;

又斜着眼睛对那婆子道:&ldo;咱们住在哪里都是三队长的地盘,要你来说三道四!&rdo;

婆子脸也变了,站起来叫道:&ldo;俺说什么啦!说你女儿被人休回来了么?&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