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我又双叒叕开新书了:重启人生:我能打给十年前的自己,兄弟们帮忙收藏,给几张推荐!</p>
******************</p>
正是因为听了这话,老周才让陈成去多和对面那条船上的人套套近乎。</p>
毕竟关系走的近了,说不定就能拉倒什么机会了呢!</p>
而陈成也没让他失望,这孩子果然够激灵。</p>
只不过几天的功夫,就和对面那条船上的工程师成了好朋友。</p>
只要没事儿的时候,都是年轻人,就都喜欢叫他一起上岸上去玩。</p>
而且有时候那条船上有什么需要帮手的,也会叫陈成过去帮忙。</p>
而在这段时间,老周师傅也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对陈成是倾囊相授。</p>
比如怎么靠听声音,来判断发动机运转的好坏。</p>
以及遇到故障怎么修理,怎么镗缸,怎么修复管线。</p>
怎么焊接等等,而陈成也没让他失望,虽然小孩学历不高,但却透着一股灵性。</p>
用他们干机械的人来讲,这孩子就是老天爷赏饭吃,悟性真高。</p>
很多东西一点就透,一学就会。</p>
技术涨的速度,那是蹭蹭的。</p>
很快就把老周的本事,学去了不老少,这也让老周很是欣慰。</p>
最近他也在摸索着带徒弟的办法,就比如这次他真正的徒弟,其实是那两个海事大学的学生。</p>
这俩学生怎么说呢,要说脑袋瓜那绝对是聪明,甚至比陈成还要聪明。</p>
毕竟也是高分考上大学的,所以智商自然是不低。</p>
但你要说真正的学习本事,那他们可比陈成差多了。</p>
首先是没人家陈成那股子耐心法,没人加的狠劲。</p>
说白了就是总是摆不正自己的位置,以为自己是大学生,所以就喜欢高高在上。</p>
自己教他们一点东西吧,也不老老实实的学,总以为自己会。</p>
总以为他们在大学里学的那些东西,比自己的高明。</p>
殊不知,自己掌握的那可是几十年亲自总结出来的技术经验。</p>
虽然没有大学课本上教的知识那么高深,但实际效果,可不见得比那些大学课本上的差。</p>
甚至有些,比大学课本还要实用。</p>
说实话如果不是这次他有带徒弟的任务,他早就想把这俩年轻人踢开了。</p>
没办法,他参加了名厨集团内部的名师考核,也是为了混饭吃。</p>
这要是以前,他这些本事,可轻易不会外传的,毕竟教会一个,就都一个抢饭吃的。</p>
可人家名厨集团可不这么想,多次找他们这些老师傅谈了。</p>
正是因为有人有这样的思想,所以咱们龙国的工业才一直搞不起来。</p>
甚至很多手艺都失传了。</p>
而这次名厨集团就做个表率,绝对不会让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事情,在他们这里发生。</p>
首先就是保证他们的五险一金,所以退休养老就不用担心。</p>
其次就是只要他们好好教,每年都要通过考核。</p>
带出来的徒弟数量合格,他们教学质量得到认可,进行双向考核之后。</p>
他们在评定薪资的时候,就会被调整系数,这样就能保证他们来年工资能有一定的涨幅。</p>
要知道老周可是在这个行当干了几十年了,像他这样岁数的老师傅,居然每隔两年还能涨工资。</p>
而且涨幅不低于百分之十,这可是让他非常满足了。</p>
毕竟像他们这样的年龄,如果在其他公司,不被人找借口开掉都已经不错了。</p>
而名厨集团不但会保留他们的工作岗位,甚至还会给他们涨工资,你说他们还有啥不满足的?</p>
而且没带出一个徒弟来,都会影响到他们未来工资涨幅的评定。</p>
所以很多老师傅,都教的很用心。</p>
只可惜他这次带的这两个徒弟,看来还得在磨磨性子。</p>
得把他们那种骄傲自满的情绪给磨平了,才能好好教他们。</p>
老周其实说大也不是很大,他是最早的八零后,其实也就四十出头而已。</p>
手里的技术没话说,而且经验也非常丰富。</p>
另外就是脑子也非常灵活,也能接受年轻人们喜欢的东西。</p>
他也不喜欢以前老师傅教徒弟的那种手段,刚开始的时候各种折腾徒弟。</p>
然后美其名曰什么磨炼徒弟的心性,其实都特么是扯淡。</p>
说白了就是从旧社会流传过来的陋习,无非就是想多两个奴工白用两年而已。</p>
找那么一个好听的借口而已。</p>
而他是不会那么干的,因为他当初也是被老师傅‘磨炼’过,所以他非常讨厌那样的过程。</p>
不过他非常讨厌那样的手段,但对现在这俩徒弟,他却不得不磨一磨。</p>
因为这俩人太傲了,总是仗着自己大学生的身份,自认高人一等。</p>
甚至有时候都不把他这师傅放在眼里。</p>
所以他要镇得住他们才行,所以很多时候,他都会把一些工作直接交给他们。</p>
也不教他们怎么做,就让他们直接干。</p>
你们不是牛嘛!我看你们能把工作干成什么样?</p>
不过还真别说,这俩科班出身的徒弟,有时候也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少震撼。</p>
比如他们干活时候的工艺和工序,有时候就连他都没见过。</p>
按照人家的说法,这确实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工序,他们在课本上学来的。</p>
以前没机会实操,刚好在这里就有机会练练手。</p>
还真别说,这些技法,有时候虽然不见得有效,但却也给老周带来了很大的启发。</p>
甚至也在某些角度来说,提升了他的技术能力、。</p>
他也不是故步自封的人,再从那俩徒弟那边学到一些新技术之后。</p>
自己也回去琢磨,然后不断和自己以往的老经验相结合,还真别说,真就给他琢磨出了一些新技术来。</p>
这让他的水平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p>
而他也改变了原来的态度,也不在是以高高在上的态度,来教这两个徒弟。</p>
而是变成了大家互相学习互相切磋,还真别说,这么一番搞下来。</p>
大家相处的气氛,反而是更加融洽了。</p>
两个徒弟,也从他这个老师傅手里,确实学到了不少真本事。</p>
而他也从两个徒弟的手里,学到了很多目前国际最新的各种理论知识。</p>
双方知识的结合,确实是给双方都的带来了很大的提高。</p>
而两个徒弟,也从他这里收集了不少反馈。</p>
比如他作为一个有将近二十五年工作经验的老师傅,对各种发动机,和船舶设计的理解。</p>
很多我们国内工程机械的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他都会指出来。</p>
而两个学生都会把这些记录下来,然后也会把自己在一线工作的经验进行总结。</p>
按照他们的说法,将来他们会根据这些一线工人的实际需求来搞设计。</p>
争取设计出最人性化的机械设备来,这话听的老周很是欣慰。</p>
他接触过很多机械设备,和发动机。</p>
在他的印象里,日本人的机械设备,就是用起来最顺手的。</p>
没别的,就因为日本人的工程师设计真的太任性了。</p>
甚至每一个螺丝的设计,都是从使用者的角度来出发的。</p>
比如一个工人操作这台设备的时候,怎样使用就最省力,站立姿态下操作怎么舒服,怎么来。</p>
然后就是检修的时候,也要考虑进去,怎么能即快速又方便的进行检修保养。</p>
这些人家在设计之初,就都给你考虑进去了。</p>
所以人家的设备,哪怕性能用起来不是最顶级的,但使用方便的程度却绝对是最顺手的。</p>
所以但凡是一线工作的工人,对日本人的机械设备的印象就都非常不错。</p>
因为人家首先就是从人性化角度出发,而设计的。</p>
而反观我们的,就不用说了。</p>
他就用过国内的一台发动机,那发动机的设计,他真的很想把设计的工程师脑袋撬开来看看,他当初到底怎么想的?</p>
就比如某一处螺丝的设计,就设计在一个死角的位置。</p>
而那个螺丝,却又是机械在保养的时候,必须拆卸的螺丝。</p>
而最初安装的时候,人家工厂是用专门的设备按上去的。</p>
可对于他们这些船上的机修工而言,这些设备可是会时时刻刻都可能发生故障的。</p>
人家可不会专门等你靠岸的时候才出状况。</p>
可如果在大海上飘着的时候,这玩意就突发状况了,你说让他们怎么修?</p>
想拆也没有趁手的装备,只能靠卡钳来拧。</p>
那拧起来可老费劲了,甚至还需要一把扳手固定在上面,然后在下面抡大锤来敲。</p>
而那个发动机装的位置有非常不好,地方空间非常小。</p>
你想轮大锤都轮不起来,所以那螺丝有时候经常一天都拆不下来。</p>
而你拆不下来,你就没办法检修机器……</p>
所以很多人碰到那样的设备,那才叫一个鬼见愁。</p>
他们这样的一线员工,对于那些设计师们,那真的是气的要问候对方的八辈祖宗。</p>
反观人家日本人的机器,就很少会有这样的问题。</p>
而这次,他带的两个徒弟,就让他看到了希望。</p>
终于咱们国内也真正有工程师,从一线工人的角度出发开始设计装备了。</p>
这真的是一个好得开始。</p>
其实很多在一线的工人都知道,很多外国的设备,并不是它们性能比咱们国内先进多少。</p>
而恰恰是,很多装备比咱们牛,就牛在一开始的设计上。</p>
人家的设计思路,和理念,那可真是领先咱们十万八千里了。</p>
咱们国内的公司,但凡有一家能够学到人家设计上的精髓,咱们就差不多追上人家了……</p>sxbiquge/read/8/828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