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长坂坡开始 第95章 三千斛军粮

吴侯孙权亲自坐镇京口,视为江东的最后一道防线。</p>

张昭张纮作为后勤大总管,督促粮草的征集运转,以及征军的工作。</p>

现在让鲁肃催一催二张的进度?</p>

关平这话直接把鲁肃给噎住了。</p>

这算哪门子建议?</p>

关平瞧着鲁肃那憋屈的样子,暗暗得意。</p>

还敢在真正的穷人面前这哭穷?</p>

你鲁肃怕是没见过真正的穷酸社团是什么样子!</p>

今儿就要你好好瞧一瞧我们社团的底蕴。</p>

除了一条命,啥都没有!</p>

听闻鲁肃曾经也是个为人仗义的好小伙子。</p>

听到这种话,还不得往外掏些家底资助刘皇叔一二。</p>

关平目光灼灼的盯着鲁肃。</p>

鲁肃是士族大家,幼年丧父,是祖母养大的。</p>

从小被祖母宠的不得了。</p>

鲁肃长大后更是仗义疏财,给乡里的吃不起饭的人钱财吃饭。</p>

当初周瑜手里没粮食。</p>

听说了十里八村有名的鲁肃,是个喜欢仗义疏财的好小伙子。</p>

周瑜当即决定带了几百人,上门拜访鲁肃,恳请他能够资助一些粮食。</p>

鲁肃跟周瑜这么一聊天。</p>

当即大手一挥,指着家里的两大垛粮食的其中一垛说送周瑜当军粮。</p>

兄弟们万万不能饿着肚子。</p>

三千斛粮食眼睛都不眨一下,鲁肃挥手就送了。</p>

一斛在宋朝前都是十斗。</p>

一斗估算12斤。</p>

那就是斤粮食。</p>

绝对的大手笔!</p>

周瑜握着鲁肃的手很激动,表示没白带着几百人亲自上门跟鲁肃认识一下。</p>

果然闻名不如一见。</p>

鲁肃豪气冲天,让周瑜很是感动。</p>

俩人的友谊随着三千斛粮食,立刻就噌噌往上涨,差点斩鸡头拜把子,结为异姓兄弟。</p>

周瑜鲁肃的友情被传扬成一段佳话。</p>

后来鲁肃家里的另一垛粮食也没能逃脱周瑜的魔爪。</p>

这要是跟以前,关平这么一卖惨。</p>

鲁肃会指着家里的另一垛粮食眼睛还不眨一下,给三兄弟社团了。</p>

顺便还得从家里打包点钱财猪肉等等一块送人。</p>

但问题是,鲁肃他几年前出仕了孙权。</p>

经过这么多年的仗义疏财,鲁肃又搬过家,家底在厚实,也变薄了。</p>

现在鲁肃可说不出这种豪气的话了。</p>

最重要的是张昭张纮他们两位老臣正在兢兢业业的努力工作,用得着你关平来指手画脚。</p>

可鲁肃还听出关平话里的另外一层意思了。</p>

你江东粮草不济的原因可都在二张身上呢。</p>

他们先前可是坚定的投降派。</p>

如今,他们是不是故意拖慢速度?</p>

不配合吴侯孙权?</p>

想要继续暗中执行投降曹操的策略。</p>

鲁肃瞥了一眼关平。</p>

方才我只是提醒了刘琦一句,你关平立刻就反过让我也多想想!</p>

果然是个牙尖嘴利的小子。</p>

鲁肃默然无语。</p>

这下子粮草还要如何讨要?</p>

可关平是真没往鲁肃想的另一层意思去说,只是单纯的卖惨,期望鲁肃也能发扬风格,向三兄弟社团仗义轻财一把。</p>

“平儿。”刘备摸着胡须道:</p>

“我以应下吴侯的请求,尽力为其筹措三五日的粮草。”</p>

“主公,我们军中可有粮?”</p>

诸葛亮故意出声问了一句。</p>

“军师,此事勿要在言。</p>

孙刘两家联盟,本就应该相互扶持,共同抵抗曹操。</p>

今日盟友有所需求,我刘备焉能袖手旁观?”</p>

“大哥,可我们军中却是没有粮草。”</p>

关羽硬巴巴的说了一句。</p>

“此事勿要再言。”</p>

刘备放下酒樽。</p>

鲁肃一时有些感动。</p>

方才关平说的话,确实是真的,不像是推托之词。</p>

可刘皇叔竟然咬着牙说要支援盟友三日粮草。</p>

这种气魄,当真是常人难以企及。</p>

“刘琦公子,我家主公可是向你借粮了?”</p>

诸葛亮直接看向对面的刘琦,问了一句。</p>

刘琦则是点点头,没言语。</p>

这是皇叔前两天说好的事情。</p>

粮食,他刘琦是不缺的。</p>

只是也不想就如此给了江东。</p>

江东想要夺得荆州的心,他刘琦可是一清二楚!</p>

“皇叔高义。”鲁肃起身抱拳道:“我江东日后必定还粮。”</p>

“要不劳烦子敬先生写个借条?”</p>

关平在一旁小声嘀咕了一句。</p>

鲁肃:(╯ ̄Д ̄)╯╘═╛</p>

“把方才老子的感动还给我。”</p>

鲁肃盯着在一旁出主意的关平颇为无奈。</p>

大家嘴上说说而已,感动就感动了。</p>

不能来真的啊!</p>

有些事能说出嘴,可绝不能落在纸面上。</p>

要不然回去怎么跟大都督交代?</p>

刘备:???</p>

关羽:(¬_¬)</p>

“儿子,你可真是个能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p>

诸葛亮:╮(╯▽╰)╭</p>

“定国可真是个小机灵鬼!”</p>

诸葛亮忍住笑意。</p>

这是一种什么操作?</p>

“平儿,我信得过子敬先生。”</p>

刘备捏着胡须道:“谁不知江东鲁子敬是个实诚人?”</p>

“主公说的极是。”诸葛亮继续拱火道:“本就是盟友,写什么借条。”</p>

“关小将军,说的极是,自然得写。”</p>

鲁肃顺着梯子无奈的往上爬了一下。</p>

“子敬先生,不必如此!”</p>

刘备起身劝阻了一句。</p>

“亲兄弟,明算账。”关平抱拳道:“子敬先生高义。”</p>

“既然子敬如此执意。”诸葛亮叹了口气道:“来人,拿笔来。”</p>

鲁肃愣了一下。</p>

你们就硬劝,一点客套话都不走两个回合的形式?</p>

如此务实?</p>

可真是罕见。</p>

厅外士卒听得诸葛军师的吩咐,立刻就捧来了笔墨,竹简等一些器具,摆在鲁肃面前。</p>

鲁肃拿起笔,蘸浓了墨,总觉得此等事情绝不能落在纸面上。</p>

公瑾他绝没有要还粮食的想法。</p>

若是就此吞下了,该让别人如何看待江东,连如此仁义的盟友都要坑一坑?</p>

但箭在弦上,此时不写也得写了。</p>

好你个关平,竟然提出如此无礼的要求。</p>

鲁肃叹了口气,可这种事实在是天经地义。</p>

“不知刘皇叔借给我江东的军粮到底有多少?”</p>

“三千斛!”</p>

刘备伸出三根指头。</p>

可供江东三万大军四日的口粮。</p>

关平眨眨眼。</p>

有点不对劲。</p>

自己去了江东一趟回来,自家社团扛把子怎么变得如此财大气粗了?</p>

这事不科学呀!</p>

</p>sxbiquge/read/0/2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