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孽子 第683章 科举的举办权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p>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p>

大唐虽然是一个尚武的国度,但是伴随着朝廷越来越重视科举,读书人的地位也在迅速的提升。</p>

如今,一年一度的放榜之日,已经是长安城中难得的热闹时分。</p>

榜下捉婿的事情,可不是宋明时期的专利。</p>

“房遗玉,你就不能快一点吗?再磨叽一下,我就不等你了。”</p>

一大早,兕子就出宫来找房遗玉一起去贡院外面看榜。</p>

原本她是很想直接跟狄仁杰一起去的,但是想着他今天肯定会跟观狮山书院的师兄弟们一起去看榜,兕子就忍住了。</p>

“兕子,着什么急啊,时间还早着呢。”</p>

房遗玉在楚王府,好的东西没有学到,李宽的偷懒劲,她倒是学了个十足。</p>

“一刻钟内,你要还不能出发,面包新语这个月的分红,我就给你扣下了!”</p>

对于房遗玉这个财迷,兕子还是很有办法的。</p>

“要什么一刻钟?现在就可以走了!兕子你也真是的,放榜这么重要的日子,你刚也不叫醒我,我们现在就出发吧。”</p>

兕子:……</p>

……</p>

“许部长,这礼部跟教育相关的职能已经全部移到了教部,但是今年的春闱却仍然是由礼部组织的。我觉得以后是不是由教部来组织会更加合适一些呢?”</p>

今天观狮山书院的学员们大部分都去看榜了,刘界这个新任的负责人,也来到了教部找许敬宗这个老上司。</p>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科举之事,关乎国本,慎重一点是应该的,所以教部成立的时候,这一块的职能并没有从礼部剥离出来。”</p>

许敬宗虽然也很关注今天的放榜结果,但是却是没有准备亲自去贡院外面观看。</p>

以他的地位,只要榜单张贴出来之后,他自然就能很快的知道。</p>

“今年不剥离,这个大家都理解,但是今后迟早还是要剥离的。陛下既然已经同意楚王殿下的提议设立了教部,说明这种趋势陛下是认可的。一旦教部能够掌握科举的大权,就不再是七部之中的垫底角色了。”</p>

刘界跟许敬宗的关系,与其说是上下级,其实反倒是更像师徒。</p>

所以一些不方便在外人面前说的话,刘界都敢在许敬宗面前说。</p>

“当务之急,是先把教育体系给建立起来。书院的数量,我倒不是很担心,但是小学和蒙学,这是个麻烦事。特别是在一些不富裕的州县,许多百姓根本就不支持孩子去学堂进学。一个七八岁的孩童,在农家里已经算是半个劳力,可以做不少家务;要是送到学堂的话,哪怕是什么钱都免掉了,也算是浪费了一个劳力。再说了,很多地方不见得能够做到所有费用全免。”</p>

许敬宗的出身不算多么高贵,再加上早年混的并不如意,对于底层的事情还是比较了解的。</p>

“那倒也是。教部刚刚创建,如果立马就要接管科举的事情,也是有点忙不过来。不过往长远来看,应该是会由教部负责的吧?”</p>

“这个楚王殿下自有主张,不着急!”</p>

虽然他的期望不止如此,但是也很清楚,短期内不可能再升了。</p>

与其这样,不如先把李宽安排的事情做好,缓个两三年之后,到时候就有望取代李治成为教部长。</p>

那个时候再来推进科举改革,意义更加不凡。</p>

“今年书院参加科举的学员数量创了新高,估计收获也不会小;再加上越来越多的学员去到各个衙门充当胥吏,以后观狮山书院在大唐的影响力必然越来越大。同样的道理,其他书院也将会享受到类似的好处。许部长,我倒是觉得借着这个机会,教部可以出面多成立几所书院,免得教育经费都补贴给世家勋贵创建的书院之中了。”</p>

刘界是典型的底层出生,对世家勋贵一向是没有什么好感。</p>

在他看来,最好教部的经费全部都投入到官办的书院之中,私人的书院就由它们自负盈亏。</p>

反正各个创办书院的家族,出发点都不见得那么光明正大。</p>

毕竟,书院里出来的学员,基本上就能派上用场。</p>

不像是蒙学和小学,投入远大于产出。</p>

“只要有钱,修建书院并不难,但是难就难在合适的教谕和学员,都还比较欠缺啊。”</p>

刘界说的道理,许敬宗自然是知道的。</p>

但是许敬宗希望创办的书院都是以观狮山书院为模板来运作的新式书院,这就比较麻烦了。</p>

虽然可以聘请观狮山书院的学员去当教谕,但是为了保证质量,也不能随便一个学员都去当教谕啊。</p>

再说了,大唐的读书人,也就长安城多一些,其他地方要是一口气修建太多的书院,根本连合适的学员都招募不到。</p>

这可跟后世的情况完全不同。</p>

“这倒也是,绕来绕去,最终还是要回归到蒙学和小学的规模扩大上面。”</p>

刘界虽然觉得有点遗憾,但是也只能接受这个现实。</p>

……</p>

贡院门口,虽然还没有到放榜的时间,但是却已经人声鼎沸。</p>

经济越繁荣,往往文化也会越繁荣。</p>

相应的,读书人的地位和影响力也会上升。</p>

这对于大唐来说,其实算是好事。</p>

历史上的大唐,太过于重武,而后面的大宋,又太过于重文。</p>

要是能够做到文武并重,那样的大唐可就真的无敌了。</p>

“长孙兄,这一次渭水书院参加科举的学员数量可不少,应该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特别是明经科和进士科,不能老让国子监那帮人霸榜了。”</p>

渭水书院是长孙家和郑家合作建立的,作为两家年轻一代的领军人物,长孙冲跟郑海自然也要过来看看放榜的情况。</p>

“朝廷科举取士的数量虽然每年增加的不多,但是却是很坚定的增长;去年有一半的名额都被国子监、观狮山书院、曲江书院和我们书院给占据了。今后,估计各家书院学员的占比会不断上升,就看谁能在这种趋势中获得最大的好处了。”</p>

长孙冲自然是希望渭水书院的学员能够取得好成绩。</p>

但是他也知道想要一下子打破记录,估计是很难的。</p>

</p>sxbiquge/read/0/1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