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 第九十四章 最后一刻

报时鼓声已毕。</p>

宫门落锁,各坊封门。</p>

甘露殿中,大唐皇帝李治站在殿门前,仰观天外。</p>

此时,星空漫布,明月高悬。</p>

李治不禁长叹了口气。</p>

心中,既有替苏大为的担心,也有对那背后阴谋暗害安定公主的恨意。</p>

有对长孙无忌的忌惮,又担心触动那背后庞大的利益。</p>

最后,只能化作一声长长的叹息。</p>

“君王,看似无所不能,但其实处处如履薄冰,处在夹缝里。”</p>

“陛下。”</p>

武媚娘的手从后面过来,轻轻抱住他的腰:“早点安歇吧。”</p>

“不知阿弥这时候,在做什么?”</p>

无论办案能力再强,宫门落锁,各宫各皇后妃嫔也要休息。</p>

李治就算再信任苏大为,也不可能让他在这之后,继续去打扰后宫。</p>

所以,苏大为还能做些什么?</p>

……</p>

卯时正,大唐照例在太极殿进行朝会。</p>

只是今日朝会气氛明显与往日不同。</p>

李治一手支着脸颊,颇有些心不在焉的听着朝堂上那些老狐狸说些不痛不痒的话。</p>

虽然上次发火以后,五品以上官员好似收敛了,继续向上递奏折。</p>

但其中的变化,李治是清楚的。</p>

挥了挥衣袖,打断一名三品官的陈述,李治从一旁拿起一份奏折道:“这是关于雇雍州四万人修筑长安外郭的折子,赵国公怎么看?”</p>

长孙无忌抬头看了一眼。</p>

褚遂良及其余的官员都有意无意看向长孙无忌。</p>

长安城是大隋时建立的,因为大隋存在时间太短,当时的外郭并没有完成。</p>

直到大唐建立,经历高祖、太宗两朝,已经四十余年。</p>

但前期频频用兵,也是到李治这里,才略为安定,这才有空去关注城郭问题。</p>

长孙无忌手执笏板,低首道:“臣以为,完善长安外郭确有毕要,此事,可行。”</p>

“那就好,此事就这么定了。”</p>

李治左右环顾了一下:“若无其它要事,退朝吧。”</p>

随着内侍扬声喊出“退朝”二字,声音经由执戟宿卫,一声声向外传递。</p>

数通鼓声毕。</p>

百官鱼贯而出。</p>

李治,再也按捺不住,起身向身边亲近内侍问:“苏大为在哪?案子查得怎么样了?”</p>

“回陛下,昨晚在宫门落锁前,苏大为便出宫了。”</p>

“出宫了?”</p>

李治略有些意外。</p>

虽然心里也想着不能让苏大为在霄禁后,继续折腾内廷,但没想到他居然自己出去了。</p>

“没发生任何事吗?”</p>

“回陛下,没有。”</p>

面色白净无须的内侍小心翼翼的道:“就是之前在皇后那里,千牛备身们闹了一下,皇后似乎……”</p>

“不管她,摆驾回甘露殿。”</p>

“喏。”</p>

“对了,现在什么时辰了?”</p>

“陛下,现在是辰时。”</p>

辰时?</p>

昨日苏大为与长孙无忌的赌约是午时甘露殿里定下的。</p>

也就是说,苏大为必须在午时之前,赶到甘露殿,呈交案情结果,并且确实破获此案。</p>

“还有两个时辰。”</p>

李治在心里道。</p>

太阳缓缓爬到头顶正中。</p>

长孙无忌低头看了一眼自己脚下影子,它缩成小小一团,几乎看不见。</p>

耳边听得远远传来报时鼓声。</p>

“大荒落,言万物皆炽盛而大出,霍然落之,故云荒落。”</p>

咚咚咚!</p>

大荒落,指的是巳时到辰时这段时间,也就是巳时到午时,两个时辰。</p>

对应后世的是上午九点到一点,这个时间段。</p>

此时的报时鼓声,显示已经是午时正。</p>

长孙无忌在金吾卫的陪同下,走入甘露殿。</p>

一眼看到坐在椅上的李治,以及伫立在他一旁,怀抱着安定小公主的武媚娘。</p>

李治的神情略有些不安,而武媚娘,平日里见她都是一副清淡表情,似乎对万事都不放在心上,笑容恬淡。</p>

此时,脸上也不见了笑意。</p>

眉间,隐隐蹙着。</p>

长孙无忌目光在殿内一扫,不见苏大为。</p>

他便无声的笑起来。</p>

不出所料。</p>

他暗想。</p>

“十二个时辰,想破一件涉及后宫,涉及皇后及公主的案子,历朝历代,古未有之。”</p>

暗自摇头,长孙无忌走入殿中,向李治拱手道:“见过陛下。”</p>

“赵国公,请先稍坐。”</p>

“苏大为还没来?”</p>

“没来。”</p>

长孙无忌点点头,心中盘算,只剩半个时辰。</p>

应该是不可能翻盘了。</p>

这次,能剪除这个站在武媚娘身后的不良副帅,也算是小有收获。</p>

长孙无忌在内侍的指引下,走到殿前一侧,在李治左手边的位置上坐下。</p>

因为是内廷,不是上朝,李治对这些老臣都比较优待,赐坐免去他们站立之苦。</p>

长孙无忌刚刚坐下不久,褚遂良、李淳风二人也来了。</p>

相互点头,与李治见礼后,也落坐等候。</p>

做为昨天赌约的见证,大家都须在场,以示公平。</p>

时间一分一秒的运去,褚遂良抚了下胡须,在坐中向李治拱手道:“陛下,关于此次修长安外郭,所需钱粮……”</p>

说完钱粮的事,估摸着时间已快到了。</p>

长孙无忌已以频频看向殿外。</p>

倒不是看苏大为来没来,而是看日头。</p>

半个时辰的一半。</p>

约等于后世半小时。</p>

时间,快到了。</p>

甘露殿里,再次沉寂下来,只有安定小公主伊伊呀呀的声音。</p>

武媚娘怀着着女儿,轻轻摇晃着,轻拍着,在李治面前来回走动,对女儿哄睡。</p>

李治察觉自己心头莫名的焦躁起来。</p>

他扭头看去,看到殿中内侍在一旁点起一支香。</p>

这也是计时用的。</p>

两支香后,如果苏大为还不出现……</p>

安定小公主渐渐安静下来,修长的睫毛微微抖动,小脸上带着红晕,沉沉睡去。</p>

武媚娘爱怜的看了看女儿,抬头又看了一眼线香。</p>

心头顿觉一沉。</p>

第一支香,已经快要烧尽了。</p>

长孙无忌手抚长须,嘴角挑起自得的弧度,摇头道:“我等日理万机,居然要为这个小小的不良帅在此等候,真是滑稽。”</p>

“看时辰,应该是不会来了。”褚遂良点头附和道:“一日内破案,太过离奇,会不会……此人自知无法破案,已经趁夜逃走了?”</p>

话音刚落,远远听到有人在外面喊:“谁说我逃走了?”</p>

一身风尘仆仆的苏大为快步闯入殿中,难掩面上疲惫之色。</p>

他大步上前,对着李治与武媚娘单膝下拜:“臣苏大为,特来履约。”</p>

啪!</p>

墙角那铜炉上,一支香刚刚燃烬。</p>

李治哈哈一笑:“来了就好,爱卿起身,免礼。”</p>

大袖一挥,忍不住向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的方向看了一眼,眼中透出的意思是:如何,朕的眼光没看错人。</p>

长孙无忌抚须提醒道:“苏大为,还有一支香的时间,便是未时。”</p>

未时,就是午时过。</p>

也就意味着十二时辰完成破案的赌局,必须在这一支香的时间内完成。</p>

苏大为站起身,目光与坐在另一侧的李淳风一对,微微点头道:“时间足够了,正要回禀陛下,关于安定小公主的案子。”</p>

这句话说出来,殿中李治、武媚娘、李淳风、褚遂良及长孙无忌,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苏大为身上。</p>

案情究竟如何?</p>

究竟是谁在暗害小公主?</p>

苏大为到底抓没抓到真凶。</p>

深吸了口气,苏大为理了理脑中思路,开口继续道:“陛下、昭仪、赵国公、右仆射、太史令,请听我细细讲来。”</p>

说完这句,他看了一眼刚刚被点起的那支香。</p>

香头处的火光忽闪,明灭不定。</p>

“安定公主之案,臣先说结论。”</p>

苏大为对着长孙无忌,也同时向着大唐皇帝李治,武媚娘道:“王皇后,不是凶手。”</p>

这句话一出,所有人都是一惊。</p>

而长孙无忌更是惊讶得瞪大眼睛,像是第一次认识苏大为一样,将他上下打量。</p>

意外,实在太意外。</p>

原本以为这苏大为是武媚娘的人,一心想着打压皇后,好让武媚娘有机会窥视后宫之主。</p>

却没想到,这苏大为一开口,便把王皇后摘了出去。</p>

他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p>

长孙无忌手抚长须,目光闪动。</p>

他心里,并不相信苏大为会如此好心。</p>

“阿弥,凶手到底是谁?”</p>

李治忍不住追问。</p>

苏大为继续说下去:“陛下,皇后不是凶手,但皇后是参与者。”</p>

嗯?</p>

这意思,还是与皇后有关了?</p>

长孙无忌面色一沉,嘴角挑起嘲讽冷笑。</p>

他的目光凌厉的盯在苏大为的脸上,嘴上。</p>

心中暗道:老夫早料到了,就看你还能玩什么花样。</p>

“暗害安定公主的凶手,不是一人,而是一股潜藏在暗处的力量,有预谋的借助宫中贵人,欲达成不可告人的目地。”</p>

苏大为拱了拱手,声音沉重的道:“陛下,赵国公,此案,不仅仅是安定公主之案,更涉及无数隐秘,若此案凶徒不除,甚至会威胁我大唐江山社稷!”</p>

此话一出,殿内空气为之一凝。</p>

下一刻,长孙无忌眯起的双眼猛地张开,厉声道:“苏大为,你不要危言耸听!”</p>

</p>sxbiquge/read/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