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不良人 第五章 金宝神枕

此情此景,苏大为还能说什么。</p>

这就像是本来准备调查对方,结**起来,对方说认识你爸爸,原来是故人。</p>

这一下子关系就变成了长辈。</p>

这还怎么查?</p>

很难再板着脸公事公办了好不。</p>

“原来你是苏三郎的儿子,我说呢。”</p>

盘膝靠墙的行者,此时也张开眼,向苏大为咧嘴一笑。</p>

“当年我还和苏三郎切磋过,他,很不错。”</p>

你妹。</p>

苏大为有点郁闷了。</p>

这凭空就比人矮了一辈,这算是怎么回事?</p>

“法师,我今天来,不是来叙旧的,是有件案子想询问法师。”</p>

苏大为狠心将那种“长辈亲朋”的感觉给切断,把脸色一沉。</p>

感觉如果再不谈正事,就没法聊下去了。</p>

“我知道。”</p>

玄奘脸上闪过一抹思索,伸手示意苏大为先不要说话。</p>

“在你来以前,贫僧禅心忽动,当时就想,定是有一份因缘。”</p>

玄奘法师手里拿起一串念珠,手指轻轻拨动。</p>

那是一串黑色的念珠,是以菩提树之果实为子。</p>

菩提树又称沙罗树,相传佛祖于此树下开悟,以此立教。</p>

此后信徒,多以菩提树之子,来做念珠,诵经时,用以计数。</p>

黑色的珠子被摩擦得透亮,如同玉石。</p>

拨动间,发出金玉般清越的声响。</p>

良久,在苏大为心中焦急时,玄奘法师终于开口:“辩机,是无辜的。”</p>

呃?</p>

苏大为差点没忍住一口水喷出来。</p>

我猜中了开头,没猜中这神展开啊。</p>

本来,苏大为以为玄奘法师知道了自己的来意,会说关于上元夜小孩被劫的事,怎料他突然提起了辩机的旧事。</p>

“法师,我......”</p>

“当时,长安县从盗贼那里缴获的赃物里,发现了一个玉枕。</p>

那不是普通的玉枕,而是先皇赐予高阳公主的一件至宝,名为金宝神枕。”</p>

玄奘法师的声音低沉,透过香氛传来,若有若无。</p>

苏大为把刚要冲出口的话憋了回去。</p>

高阳公主?</p>

金宝神枕?</p>

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件事。</p>

对了,在不良人里,之前听二哥周良提起过这件旧事。</p>

那还是在魏山做不良帅的时候。</p>

听说当时颇多勋贵和皇亲家中有宝物失窃,后来通过当铺里流出的宝物,顺藤摸瓜抓住一个贼人。</p>

那贼人却供认说,宝物是从高僧辩机那里偷来的。</p>

此案当年轰动一时。</p>

最后有小道消息传说,辩机与高阳公主,似有些说不清的关系。</p>

太宗大怒之下,下令将辩机腰斩弃市。</p>

想到这里,苏大为看一眼面前的玄奘法师,突然记起来,辩机,好像是玄奘法师的弟子。</p>

是了,辩机十五岁出家,师从大总持寺着名的萨婆多部学者道岳,并驻长安西北的金城坊会昌寺。</p>

后帮助玄奘法师翻译经文,参与撰成《大唐西域记》一书。</p>

辩机死的那一年,是贞观二十三年,就是前年的事。</p>

“辩机是冤枉的,他与高阳公主并无私情,更没有盗取宫中宝物。”</p>

玄奘法师双手合什,深邃的双眸中,透出一股悲悯。</p>

“我素知辩机佛心坚定,而且当时他正帮我译经,等闲无法出入寺院......”</p>

说到这里,他摇摇头,接着道:“你若问当年之事,我只能告诉你,我相信辩机。”</p>

谁说我想问的是辩机和高阳的事了。</p>

苏大为在心中苦笑。</p>

“不过我思前想后,若说当年有何疑点,只怕就落在金宝神枕上。”</p>

“嗯?”</p>

苏大为愣了一下:“金宝神枕?那个枕头,有何不妥吗?”</p>

“金宝神枕是一件宝物,它最大的功效是辟邪护体,可使人精神安定。”玄奘法师沉凝道:“开始我也没想太多,但直到辩机去世许久,某一天我于定中忽然醒悟......”</p>

“法师想到了什么?”</p>

“太宗身体一向健朗,在贞观二十年的时候,尚还计划远征高句丽,但是短短三年时间,便突患重症,乃至不治。”玄奘法师的声音越发低沉,几乎如自言自语的呢喃。</p>

但是苏大为的精神,却全被调动起来,高度紧张,甚至是,亢奋。</p>

本来,他此来大慈恩寺,见玄奘法师,只是想查关于上元夜孩童被劫案,但此刻,也不由自主被玄奘法师的话所吸引。</p>

若法师说的是真的,那简直是一件难以想像,惊天动地的大案。</p>

“法师......”</p>

苏大为舔了舔唇,感觉喉头一阵紧缩。</p>

“贫僧从辩机的事,想到金宝神枕,再想到太宗皇帝突然病重,记忆里,太宗身体出现问题,就是将金宝神枕送予高阳公主后。</p>

当年高阳公主向陛下求取玉枕,究竟是偶然,还是有人在背后指使?”</p>

玄奘法师摇摇头,低声念了句佛号:“出家人不应该去想这些,只不过,这个疑问,一直困惑着我。我虽修大小乘佛法,修得解脱,但人到老年,于辩机之事,仍然心有挂碍。”</p>

法师没有继续说下去。</p>

但是苏大为,心中却似掀起了惊涛骇浪。</p>

玉枕失窃案、辩机案、太宗驾崩。</p>

这三件事,经由玄奘法师提及,竟似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其串在一起。</p>

难道......</p>

苏大为不敢想下去,那个猜测,实在太过大胆。</p>

“阿弥,如果你想查此案,贫僧觉得,还是就此放下吧。”</p>

玄奘轻轻拨动着念珠:“辩机已死,那或许就是他的缘法,缘来缘去,皆是因果虚空。我亦要将这些放下,至于你,既是苏三郎之子,贫僧也希望,你能好好的活下去。”</p>

活下去三个字,玄奘法师似乎隐隐加重了语气。</p>

令苏大为心中一凛。</p>

法师这是在提醒自己,关于金宝神枕的事,水太深吗?</p>

不过不用他说,自己也不会去碰这件案子,特别是一切早已过去。</p>

当年的人,无论是辩机还是太宗皇帝,皆已做古。</p>

此案早已封存,不论背后有何阴谋动机,都与自己无关了。</p>

轻呼了口气,苏大为抱拳向玄奘道:“谢法师指点,不过我还有一件......”</p>

“当年那窃贼颇不简单。”</p>

行者突然开口道:“我曾奉法师之命去追查那窃贼,想还辩机一个清白,可惜,几次都被他逃了,此人,十分古怪,不像异人,也不像诡异。”</p>

苏大为有些诧异的看向行者。</p>

他是知道这行者实力的。</p>

犹在自己之上。</p>

而且,恐怕这位尖嘴猴腮的行者,就是《西游记》里孙悟空的原形了吧?</p>

连他追查,都留不住那窃贼,这事就有点反常了。</p>

“当年那窃贼,不是被长安县的差役给抓住了吗?”苏大为忍不住问。</p>

“不是那个人。”</p>

行者嗤之以鼻:“真正的窃贼另有其人。”</p>

好吧,看来这是桩无头公案。</p>

而且水太深,水太凉,自己不过一个小小的不良**,如果不是嫌命太长,还是到此为止吧。</p>

苏大为记起自己的来意,张嘴道:“法师,其实上元节......”</p>

“上元节我知道。”</p>

行者再次开口,又一次把苏大为的话给抢了。</p>

“上元节晚上,长安颇不平静,而且,我能感觉到,当年窃取宝物的那个窃贼又出现了。”</p>

行者咧牙冷笑:“这么多年,他一直没走,一直潜伏在长安,若不是上元夜那天,法师令我不要多事,我定要再会会他。”</p>

这一下,苏大为真的有些震惊了。</p>

连刚才被行者抢话的不快,也顾不上:“那人,还在?”</p>

“还在。”</p>

行者肯定的道。</p>

“你如何知道?”苏大为问。</p>

行者伸出瘦骨嶙峋的食指,点了一下自己的脑袋。</p>

苏大为留意到,在他发际间,隐隐透出一截戒箍。</p>

“金箍咒?”苏大为脱口而出。</p>

“什么金箍?”</p>

行者有点懵:“我是说,我有种特别的本事,能感应对方的气息,特别是那些古怪的气息。当年我与那人交过手,他的气息,我不会忘,就算隐藏得再深,只要他还在这长安里,只要他出现,我都能嗅出味道来。”</p>

“原来如此。”苏大为摸摸自己的额头,突然反应过来。</p>

不对,我想问的不是这个。</p>

老子今天来是查案的,可要查的不是这件陈年旧案。</p>

而是上元节里,幼童被劫案。</p>

七天啊,</p>

大理寺和刑部只给出七天时间,</p>

哪有那么多空,去管别的。</p>

今天是流年不利还是怎么回事?</p>

明明话都到嘴边了,结果一次次被人给打断,要么被抢话。</p>

苏大为深吸了口气,向玄奘法师再次抱拳道:“法师,我......”</p>

“对了,我想起一件事。”</p>

玄奘抬头,像是想起了什么。</p>

苏大为顿时整个人都不好了。</p>

这是一种绝望的感觉。</p>

今天还能不能问幼童被劫案了?</p>sxbiquge/read/2/21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