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蜀 第三百十一章 大敌来犯

连续两日。</p>

自全歼劫掠武兴城内的羌人以后,汉将王平也做了两道决策。</p>

一方面大肆号召城内民众迁入沮县。</p>

另一方面亦是挑选精锐出击,杀向城外周遭村落分散抢掠的羌人。</p>

短短功夫,武兴周边肃清一空。</p>

分散各处劫掠的羌人不是被聚而歼之,便是四面逃窜。</p>

而接下来,坏消息也接连不断!</p>

以大将军为首的羌人前锋军团,五万大军已经先行沿东狼谷南下,一路攻城拔寨浩浩荡荡杀来,兵锋直指武都重镇—沮县。</p>

沮县乃战略要地,距离阳平关颇近,乃是汉中的前哨。</p>

此地若失,则武都难保,汉中亦会陷入危局当中!</p>

这几日以来,随着王平实行坚壁清野,将关外百姓进皆迁入沮县,然后大肆号召民众加固沮县城防,外加沮县北连东狼谷,四周山势陡峭,城池便位于山谷之上,地势险要无比!</p>

其次,汉水流通沮县,将山谷一分为二,独特的地理亦是成为了沮县的屏障。</p>

……</p>

三日后。</p>

武兴城外。</p>

一支支身着羌人服饰的大军徐徐而立!</p>

一团团军阵陡然屹立。</p>

由于蜀中山势颇多,山石、道路犬牙交错,却是导致羌人无法将引以为傲的战马带来。</p>

此次寇蜀,羌人改为步军侵犯。</p>

军阵前方,一员手执大砍刀、身形魁梧,约莫八尺五左右,面色刚毅,年约四旬左右的中年汉子身披坚甲,目光面带忧虑的望着前方。</p>

前方乃是武兴城门。</p>

而此刻城门却是洞开,整座城内亦是空无一人。</p>

这员中年汉子便是西羌国大将军越吉。</p>

从凉州入境以来,越吉便与西羌王彻里吉分兵两路,不同的方向攻入汉川境内。</p>

一路以彻里吉亲率后卫军力,沿陇西南下,行进于汉水上游攻取武都连接凉州间的枢纽重镇羌道城。</p>

此地地处武都最北部,虽是人烟稀少、偏僻之地,可对于羌人来说,却是伐蜀不可忽视的战略要地!</p>

羌道也只是喻为城池而已……实际上规模根本算不上。</p>

此处往南乃是阴平郡,其间则以孔函谷隔绝二地,这道谷口绵延百里,周遭进皆是悬崖峭壁,当然最险峻的一条小道是有着“死亡之路”之称的摩天岭。</p>

正是由于百里孔函谷的存在,也控卫着羌道南部的安危。</p>

至于向北,则背靠陇西诸地。</p>

虽然此地向南山势陡峭,可羌道却是卡在入凉州的咽喉上,反而地处平原之上。</p>

由于伐蜀碍于地势的原因,不能以骑士开道。</p>

而此次,羌王彻里吉也决议将大军所用的马匹以及军需物资都屯放于此!</p>

“呼……”</p>

连续数日的修缮之下,如今羌道周遭面无人色、蓬头垢面却又衣衫褴褛的一群群难民终是长舒了一口气,转而露出丝丝欢喜之色。</p>

临时驻地修造完成。</p>

临时王宫成型……</p>

他们终于是可以回家了!</p>

自从羌王彻里吉一路南下以来,抵临一地便开始裹挟百姓,直至兵临羌道,胁迫他们建造防御设施。</p>

经过十余日的努力,在数千众壮年民众的一致修建下,一座普通的王宫、驻地算是竣工了。</p>

不过,一眼望去,说是王宫,可气派恐怕还无法比拟武兴小城的规模,这充其量也就跟一些势力弱小的豪强庄园、邬堡相提并论。</p>

随着王宫竣工,在野外宿营的羌王彻里吉也是大喜过望,持着马鞭厉声道:“全军入城!”</p>

一席号令,数万羌人军团结成紧密的阵势,身骑着胯下战驹尽情驰骋着。</p>

而此时,就在全军入城时,一员面相冷漠、身长体粗,手执大锤的羌人渠帅却是纵马奔来,拱手道:“王,目前王宫既以建成,那这数千之民应当如何处置?”</p>

“数千之民?”</p>

“嗯…他们大都是栖息于凉州与蜀中交界处的百姓,此次受我军胁迫方才心不甘情不愿的前来修建王宫,小帅估计他们此刻内心深处早已仇视我等。”</p>

“那你说说准备如何?”</p>

彻里吉神情若有所思,半响说了一句。</p>

“王,依小帅之见,既然这群蝼蚁如此仇视我军,如若将之放归乡里,难保从中不会有野心勃勃之徒,利用民众的仇恨煽动叛乱,断我军归路。”</p>

“倒不如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斩草除根!”</p>

说着说着,这员本就凶神恶煞的渠帅此刻不由更胜一筹,言语冷漠,直接做了一道“杀”的手势。</p>

“不可!”</p>

“王,此断断不可,这乃取死之道也!”</p>

听闻这席话,彻里吉都还未表态,他身旁的一道身材略显消瘦、面色严肃,额下留着几根胡须,看穿着并不似羌人服饰,反而身席宽大秀袍。</p>

此人乃是凉州汉士所投奔的西羌国。</p>

他听闻羌人渠帅要将裹挟来的数千百姓都斩尽杀绝时,内心陡然触动了一下,遂连忙站出放声道。</p>

“伊军师,你何出此言?”</p>

“苟渠所言非虚,与其留着仇视我大军的汉人百姓在后方充满威胁,倒不如一并斩杀了事。”</p>

半响,羌王彻里吉沉吟半响,缓缓说着。</p>

显然,他内心也是偏向于斩尽杀绝。</p>

事实上本就如此!</p>

羌人与汉人本就势同水火,大打出手是常有的事,凉州官吏欺压羌胡更是家常便饭。</p>

久而久之!</p>

汉羌矛盾自然与日俱增,渐渐无可调和。</p>

眼见着彻里吉已经倾向屠戮民众的想法,被称为“伊军师”的汉人文士心亦是凉了半截,可出于同根同源,他还是不希望看着汉家百姓被大肆屠戮。</p>

“王,虽然斩杀了他们可令我军免除威胁,没有后顾之忧,可大王想过没有,一旦此事传扬而出,那势必会引起蜀中百姓的恐惧。”</p>

“汉王刘备仁义、威信早就着于四海,蜀地百姓亦是早就归心,而一旦我军大肆屠戮,在伐蜀之路上势必会遭受各地百姓的一致排挤。”</p>

“到那时,我大军所面对的不仅仅是战力强悍、堪称精锐的汉军,还有源源不断敌视我军的上百万蜀中之民!”</p>

“孰轻孰重,还望大王慎重!”</p>

一席言语,伊军师情深意切,面露仿徨之色,拱手劝诫着。</p>

“这……”</p>

耳听此语,彻里吉不是昏聩之人,也瞬间想明白了其中之意,原本逐渐坚定的心一时也犹豫不定起来。</p>

可此话刚落,渠帅苟渠却面露冷厉之色,极尽嘲讽道:“哼!”</p>

“一派胡言!”</p>

“什么为大王着想,我看你伊宁是身为汉士,是在拯救汉人罢了,还说得如此大义凛然的。”</p>

话音落下,苟渠面上满是嘲讽之意。</p>

他自幼出身贫穷,年幼时亲人便被作恶多端的乡间汉人豪强给迫害,可惜豪强又与当地官吏官官相护,报官无望下,他无奈落草为寇,混入草寇当中以四处打家劫掠为生!</p>

不仅如此,他更是借助贼人之力,屠戮了迫害他一家的豪强恶霸以及当地官吏。</p>

从此以后,他对待汉人便视为仇寇。</p>

想了想,苟渠面露狠色,沉声道:“王,小帅有一策,可灭杀汉人百姓而让外界无从知晓!”</p>

“何策?”</p>

闻言,羌王彻里吉心下一动,连忙低声相问。</p>

“孔函谷。”</p>

“可趁夜将汉人百姓分批推下山谷,此处本就是悬崖绝壁又人烟稀少,谁人又能得知?”</p>

“好!”</p>

“那此事本王便交付于你了。”</p>

话落,苟渠瞬间喜笑颜开,顿时露出一丝嗜血的面容,高声道:“多谢大王成全,小帅必不会辜负王的期待。”</p>

一席话音刚落,这员羌人渠帅便径直纵马奔去。</p>

意图已经极为明显!</p>

“王,王……您要三思而后行啊!”</p>

“民众不可杀,不可杀啊……”</p>

这一刻,望着羌王彻里吉坚定了内心想法,汉士伊宁内心仿佛在滴血般,好似要哭了般,连连哀求着。</p>

“军师,本王知晓你内心不愿,可为了本王大业,你忍忍吧!”</p>

话音落下,彻里吉身骑战驹径直离去。</p>

唯是留下满是绝望眼神的伊宁在原地。</p>sxbiquge/read/66/664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