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大贵族 第143章 叫好嫂子?

确定了贾母对杜秋娘的态度,贾宝玉也不再过度询问,以免引起她们的敌视和戒备。</p>

反正人在荣庆堂,就在咫尺之间。</p>

随后,贾母等人自然按例要询问一番贾宝玉在南方的经历。一直幽居深宅的她们似乎对贾宝玉的事百听不厌。</p>

贾宝玉也简简单单的给说了一遍。</p>

他无意在贾母等人跟前显弄,所以说的很平淡,惊心动魄的场面是一点也没提到。</p>

但越是如此,早就对他的“行踪”了若指掌的众人,越是觉得非凡......</p>

有了点成就就张扬吹嘘的人,和仍旧谦虚的人,看在别人眼中,那是完全不等层次的存在。</p>

贾母等人有些感慨,三春和宝钗则是目光灼灼的看着贾宝玉,眼中,略带着崇敬。</p>

于无声处做成惊天大事,回首不提过往英雄。</p>

这才是真男儿。</p>

贾宝玉看着面上没有得色,但是发现姐妹们冒着小星星的眼睛,他心中还是十分受用。</p>

王夫人道:“之前我听你带回来的那个丫头说,你和她说过,若按你此次的功绩,已足封爵,可有此事?”</p>

“呃......她真这么说了?”</p>

贾宝玉略显尴尬,这话,他确实对杜秋娘说过。</p>

他虽然随处表现的谦逊,但是男人家,性情中多少都有些张扬之意。</p>

特别是,美人儿在怀的时候......</p>

曾经一回,被杜秋娘服侍的颇为畅快,又恰逢她询问,贾宝玉便在她耳边吹嘘了一会,还说以后说不定还能有机会让她也当个贵夫人过过瘾。</p>

不意当时百般娇羞,虚说自己没资格也不需要的杜秋娘却记下来。</p>

事实上,贾宝玉倒也不算吹嘘,他的功劳,按照旧制,确实已达到封爵的高度。</p>

只是,贾家已经有两个爵位了,几无再封爵的可能。</p>

这一点,杜秋娘又如何知道?</p>

按理说,王夫人该知道这一点......</p>

王夫人见贾宝玉迟疑,眉间一沉:“难道是她在说谎?”</p>

“这倒没有,我确实和她说过这句话,不过,却是玩笑而已。</p>

我们家,已经有了两个世袭爵位了。</p>

朝廷若是再给我封一个爵位,贾家便有三个爵位了。</p>

那些做了一辈子官儿也封不到爵位的文官们还不跳脚?</p>

而且看起来也不好看,这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倒像是给我们贾家定制的一般,就等我们家的人一一去取了。”</p>

贾宝玉说的诙谐,堂内不乏有人笑出了声。</p>

但是也有不少人发出遗憾的声音。</p>

一门三爵,何等荣耀,可惜,听贾宝玉这个当事人的口吻,似乎成不了。</p>

王夫人深深的吸了一口。</p>

她何尝不知道这个道理,之前不过是抱着希冀的心态,问了一句。</p>

爵位不比官位,品级升的很快,只要贾宝玉能升到子爵,哪怕是最低等的子爵,那也是一品了。</p>

相应的,她也就成了一品诰命。</p>

可惜......</p>

如此看来,倒是家里的两个爵位阻碍了儿子的前程!</p>

怪只怪他爷爷,当年既然都将家业传给他父亲了,为什么却要将爵位分离,传给他大伯?</p>

如今不但荣国府格局怪异,还连累宝玉受钳制......</p>

人都是自私的,她却不想,若按传长不传幼的说法,连荣国府的家业,都应该是贾赦的。</p>

如今这样,已经是贾母和老国公爷的偏爱了。</p>

但是王夫人不会这么以为的。</p>

她又看了一眼王熙凤。</p>

若是琏儿生不出儿子来,等到他大伯去了,说不定,可以设法将爵位拿回来......</p>

王夫人的心思,旁人自然不知晓。</p>

贾母虽然觉得有点点遗憾,但是她的立场到底不一样。</p>

她已经是国公夫人,家里不论谁袭了爵,难道还敢不孝顺她?</p>

所以她不甚在乎。</p>

“既然这么说,那朝廷应该会封你当官了?你才这么大点,就要去做官,像你父亲那样,以后寅时就要起身去上早朝?”</p>

贾母似乎不太希望贾宝玉去当官,至少现在不希望。</p>

她还想含饴弄孙多几年。</p>

“应该......”</p>

贾宝玉刚想顺着贾母的话说,忽然反应过来,一拍大腿道:</p>

“差点又管不住嘴了。之前不过是随便吹嘘了一句,就传到了老祖宗你们的耳朵里,我这会儿要是再吹嘘一个,说不定明儿早朝,连皇帝也知道了。</p>

要是他老人家一时觉得孙儿不够稳重,在功名簿上把我的名字给划去了,那孙儿多冤?”</p>

“噗嗤~”</p>

却是秦氏没忍住给笑了。瞧众人看她,连忙掩嘴,露出一个歉然的笑容。</p>

贾宝玉也看了她一眼,随即道:“所以,孙儿还是不说了,反正最迟明儿,也就知道了。嗯,我一点儿不着急。”</p>

“哈哈哈......好好,不说不说了,我也不问了。要是当真因为老婆子好奇,最后把你这半年来的辛苦全给白费了,那你还不埋怨死我?”</p>

贾母畅快的一阵笑,然后又对周围道:“说好了,你们也别问了啊,不然要是他本来就没什么功劳,朝廷不给他封赏,最后,也要怪在咱们头上,说咱们误了他!”</p>

“老祖宗说的极是。”</p>

一番笑闹之后,贾母终于想起了贾宝玉今日刚回来,该让他早些回去休息,随即便令众人散了。</p>

众人从晌午开始,就一直等在这边,确实是觉得累了,因此也不逗留,都各自回去。</p>

贾宝玉看薛姨妈要带着宝钗走了,便道:“宝姐姐,去我屋里坐坐吧。”</p>

已经快要走出门的王熙凤闻言回头,刚要说话,就被宝钗不怒自威的眼神看了一眼,愣了一下。</p>

宝钗道:“你跋涉了上千里路,明儿还要早朝,就好好休息,有什么话,等明儿晚再说也不迟。”</p>

说完微微一福,也就随着薛姨妈和王夫人走了。</p>

王熙凤讨了个没趣,也讪讪离去了。</p>

三春等本来等着贾宝玉要和他玩,听到宝钗的一番话,都迟疑了。</p>

贾宝玉便拉过她们道:“走,我给你们都带了礼物,去瞧瞧。”</p>

三春姐妹也就半推半就的往贾宝玉屋里来了。</p>

这个时代,哥哥、姐姐等出门,回来定是要给弟弟妹妹带礼物的。</p>

虽然不一定要珍贵,但却是个关爱之意。</p>

贾宝玉自然不会忘记。</p>

一早就让杜秋娘给挑好了几样女孩家喜欢的玩意儿,给带了回来。</p>

那些礼物,都让杜秋娘主仆两带着。</p>

所以,贾宝玉便有了名正言顺的理由,去看一眼杜秋娘主仆。</p>

荣庆堂里的丫鬟自然不敢违背贾宝玉的命令。再者,贾母只是把杜秋娘安置在后院,又没说不让贾宝玉去瞧。</p>

所以贾宝玉一问,丫鬟就告诉了。</p>

探春因笑道:“我看二哥哥哪里是要给我们派礼物,分明是借这个由头,去看那个杜姑娘!”</p>

贾宝玉便捏了她脸一下:“就你聪明!”</p>

然后又道:“记住,以后要叫杜姐姐,她比你们都大些。”</p>

探春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些不服气。突然一笑,继续道:“哦,叫姐姐怕是不合适......干脆,我们直接叫她宝姨奶奶好了,要不,就叫她好嫂子?”</p>

贾宝玉回头,看着这个不断找茬的亲妹妹。</p>

探春赶忙后退一步,拉着迎春的身子,做出随时把迎春当盾牌防御的姿态。</p>

“三妹妹高兴就好。”贾宝玉撇撇嘴,表示根本不在意她怎么叫。</p>

</p>sxbiquge/read/4/429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