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八十四章 关系好转?

>

“官家。”</p>

“官家。”</p>

这时,身后忽然传来一片招呼‘官家’的声音。</p>

听到这声音由远及近,刘娥连忙擦了擦眼角,然后又深吸了几口气。</p>

官家来了。</p>

她不能让官家看到自己现在的样子。</p>

整理好情绪,刘娥转身朝后面看了一眼,只见一个身材修长,眉眼渐开的少年正迎着阳光向她走来。</p>

沐浴在阳光下,少年温和的笑了笑。</p>

“大娘娘。”</p>

“六哥,来。”</p>

刘娥微微一笑,朝着李杰招了招手,她这一次没有叫‘官家’,而是称呼‘六哥’。</p>

这称呼,明显比之前亲近了几分。</p>

李杰挪动步子向前方走去,他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刘娥的异样。</p>

那微红的眼眶,是怎么也遮盖不住的。</p>

刘娥应该是哭过。</p>

再加上她的态度忽然变得亲近了几分,此情此景,此时此地,李杰若是猜不到原因,他还不会一头扎进不远处的池塘里。</p>

显然,他之前留下的闲子,起作用了。</p>

刘娥再刚强,归根结底也还是个女人,容易多愁善感。</p>

眼看官家走到自己面前,刘娥上前一步,动作轻柔的帮李杰理了理被风吹乱的衣摆。</p>

“六哥今日怎么忽然想到来这里?”</p>

李杰看了一眼前方的稻田,面露追思道。</p>

“田里的稻子熟了,应到了收成的日子。”</p>

看着官家似乎陷入了回忆,刘娥也跟着响起了当年。</p>

往年,这片田地还未荒废的时候,每到了收成的年月,先帝和她都会带着百官一起来到此处。</p>

“六哥,随大娘娘去换身衣服,大娘娘带你一起割稻子。”</p>

良久,刘娥回过神来,牵着李杰的胳膊就往一旁的安福殿走去。</p>

刘娥并不是那种不知明间疾苦的名门大小姐出身,幼时她的家境并不好,农活可没少干。</p>

她还记得,六岁时,她的外祖父就带着一起下田干农活。</p>

那时,她的年纪还小,重的活干不了,只能跟在大人的屁股后面捡麦穗。</p>

另一边,看到太后一边牵着官家的手,一边教官家待会怎么收割稻子,林氏不由会心一笑。</p>

这样的光景,多久没见到了?</p>

好像也就几个月?</p>

只是,林氏怎么觉得就像是过去了好多年。</p>

先帝明明才走没多久,太后和官家的关系就变成这样了。</p>

‘唉。’</p>

林氏幽幽一叹,怪不得民间盛传,天家无亲情。</p>

那个位子,真就那么好?</p>

林氏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也不敢去深想。</p>

……</p>

……</p>

……</p>

丁府。</p>

傍晚时分,得知官家和太后今天一起在后苑收割占城稻,丁谓当即陷入了沉思。</p>

怎么一回事?</p>>

太后和官家的关系不是越来越紧张了吗?</p>

怎么忽然就好转了?</p>

这转变来的太快,令丁谓有些猝不及防。</p>

他之前还想着左右逢源,两边下注,结果太后和官家的关系忽然有了转暖的架势?</p>

“丁相?”</p>

眼见丁谓沉思许久,一旁的祖士衡不由轻轻的唤了他一声。</p>

今天祖士衡来丁府是为了汇报茶法更易一事。</p>

如今三司内部,关于如何改革茶法,占据主流的大致有两种声音。</p>

一种为现钱法,即给予一定加绕,以实际价值给予交钞,到京师以现钱支付。</p>

这也是之前御史谢涛提过的办法。???.</p>

另外一种贴射法,则是由权度支判官章得象提出来的。</p>

贴射法,即朝廷不再向茶园种植户预付本钱统购茶叶,而是由茶商向朝廷缴纳官方应得的净收入。</p>

以山色茶为例,朝廷扣除所有开支,包括预付的本钱,贴息,加绕,运输等。</p>

倘若朝廷的净利润是一百文,实行贴射法的话,朝廷不需要前期的开支,茶商只需要向朝廷缴纳一百文。</p>

然后,茶商就能拿着朝廷给予的文书,直接向茶园种植户购买茶叶。</p>

此为‘贴’。</p>

当然,去何处购买,再去何处贩卖,都是由官方指定的,这便是‘射’。</p>

虽然现钱法是丁谓一系准备主推的,但有一点不得不承认。</p>

贴射法,确实是一个双赢的好办法。</p>

首先,贴射法既能保证朝廷的茶利,同时也抛掉了榷茶一事中繁琐的包袱。</p>

其次,贴射法对于那些有背景的茶商而言,也不全然是一件坏事。</p>

官方指定买卖,虽然限定了价格,从而影响到最终的利润,但定价权这种事,还是存在操作空间的。</p>

最终,由谁定价?</p>

还不是三司?</p>

将利厚的‘好茶’分配给哪些人,亦是由三司来决定。</p>

如此一来,在榷茶一事上,三司的话语权大大增加,谁掌握了三司的话语权,谁便掌控了茶叶的定价权!</p>

而现在三司是在丁谓一系的手中。</p>

因此,不论是祖士衡,还是丁谓,都对章得象提出的‘贴射法’很是心动。</p>

其实,早在太宗淳化年间,淮南地区就实行过‘贴射法’,只是那时的贴射法和章得象提出的,不尽相同而已。</p>

章得象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做了不少的改变。</p>

比如,原有的贴射法,因为定价的缘故,茶商们都不愿意接手那些利润微薄的次等茶。</p>

为了解决这一窘境,章得象开创性的提出了配货法,即茶商一旦‘贴’了利厚的‘好茶,就必须配上一批利薄的‘次茶’。</p>

以此来解决滞销的问题。</p>

另外,这些持证经营的茶商是有严格的等级划分的,根据既往的表现以及规模,划分出不同等级的茶商。</p>

不同等级的茶商,手中的可‘贴’的份额也是不同的。</p>

其中,茶商若是触犯了榷茶的规定,朝廷可以视情况削减茶商持证的等级。</p>

如果李杰看到章得象的‘贴射法’,定会一眼认出,这就是后世大行其道的配货制度。</p>

比如烟草行业。</p>

众所周知,烟草是实行专营的。</p>

销售烟草的终端必须要有烟草证,并且烟草证也是有等级划分的。</p>

根据烟草证的等级,终端可以拿到不等份额的香烟。</p>

同时,热销的香烟也会搭配部分销量较差的香烟。</p>

在某种意义上,章得象提出的‘贴射法’和后世的烟草制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