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二十七章 前夫和前妻

>

内东门小殿。</p>

刘娥独自一人坐在椅子上,周围的内侍和宫人都被她遣走了,她现在的心情很烦闷。</p>

前有鲁宗道,后有晏殊。</p>

虽然晏殊没有特别表现过自身的立场,但那句‘官家觉得该怎么做’,已然将他的心态展露无遗!</p>

毫无疑问,晏殊是乐于看到官家成长的。</p>

“娘娘,国舅爷到了。”</p>

这时,林氏的声音从外殿传了进来。</p>

“宣。”</p>

紧接着,一个年约五十余岁,头发略显斑白的老者从门外走了进来。</p>

此人虽然头发已然花白,但面色却异常红润,走起路来亦是虎虎生威,自带一股气场。</p>

单以此人现在的气势,任谁也想不到,数十年前,这人还是一个朝不保夕的银匠。</p>

居移气,养移体,不外如是。</p>

“娘娘今日急招我入宫,可是宫中出了什么事?”</p>

刘美的脸色很是焦急,前脚刚踏入殿中,后脚就急忙忙的问了一句。</p>

由不得他不急!</p>

他能从一介贫民走到今日,靠的全都是太后,或者说前妻。</p>

没有太后,他什么都不是。</p>

“没什么,只是想找個体己的人说说话。”</p>

枯坐了半晌,刘娥忽然觉得,有些事不太适合跟刘美说。</p>

刘美如今虽然位高权重,但底子太差,而且他又不是那种读书上进的人。</p>

有些事告诉了他,只怕会闹到个不可收拾的地步。</p>

刘娥担心他知道了情况,会做出什么僭越的事。</p>

人心莫测。</p>

连她自己都会动不该动的念头,易地而处,如果是刘美,恐怕会想的更多。</p>

因此,刘娥决定,这些苦闷就由她一个人默默承受。</p>

她也到了称孤道寡的地步。</p>

“没事便好。”</p>

一听不是宫中出了事,刘美瞬间放松了许多,而后直接坐到了下首的椅子上。</p>

此刻,周围也没有旁人,刘美的态度显得很是随意,毕竟,他和刘娥的关系非比寻常,私底下没必要搞那些繁文缛节。</p>

忒麻烦。</p>

看到刘美的行为,刘娥也没说什么,她早就习以为常。</p>

少顷,刘娥随便找了个话题。</p>

“元之近日如何,官务可还适应?”</p>

刘娥口中的‘元之’,指的是光禄寺丞马季良,他本是开封府人,后来娶了刘美的女儿。</p>

前不久,马季良刚刚得到提拔,转迁至光禄寺丞。(此时为寄禄官)</p>

此话一出,刘美瞬间察觉到了不对劲的地方。</p>

马季良刚刚转阶,如今尚在家里待阙,这个情况太后不可能不知道。</p>

“娘娘,宫中是否真的出事了?”</p>

听到这话,刘娥瞬间反应过来了,她失言了。</p>

眼见刘娥愣住了,刘美愈发笃定心中的猜测,于是追问道。</p>

“娘娘,你我二人,还有什么不能说的吗?”</p>

“唉。”</p>

话已至此,刘娥叹了口气,还是没有忍住,断断续续的将心中的烦恼告诉了刘美。</p>

的确,先帝一死,也就刘美和她的关系最亲近。</p>

旁人或许会害她,但刘美肯定不会。</p>

两者一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p>

听完刘娥的讲述,刘美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p>

官家俨然有了明君之相,这样的官家对于大宋,明显是一个好消息。</p>

但对于他而言,绝非好事!</p>

同样的,对太后,亦是如此。</p>

倘若官家亲政,自己还能有今时今日之威势吗?</p>>

恐怕是不可能的!</p>

毕竟他只是太后的大兄……</p>

不对。</p>

若是官家亲政,大权在握,官家想要知道他和太后的真实身份也不难。</p>

届时,谁知道官家会怎么想?</p>

一个非自己的亲生母亲,一个是养母的前夫,并且养母还对前夫大力提拔。</p>

鬼知道官家会怎么想!</p>

虽然刘美自知,他和太后之间是清清白白的,他自己也没有僭越之举。</p>

但人心可畏。</p>

万一引发了误会怎么办?</p>

忽然间,刘美想到了一个人。</p>

泾王赵元俨。</p>

准确来说是赵元俨的幼子赵允初。</p>

赵允初的年纪和官家差不多,虽然年小两三岁,但也大差不差。</p>

恰好,官家尚在幼冲之年,如果将赵允初接到宫中,以伴读的名义先养着。</p>

等到时机成熟,若是官家仍旧不识时务,不如效仿汉唐。</p>

当然。</p>

刘美也知道刘娥只怕狠不下那个心。</p>

所以,他暂时还不能暴露出他的真实意图,须得循循善诱。</p>

“娘娘,官家年幼,正是好动好思的年纪,何不如给官家找一个伴读,分散一下官家的注意力?”</p>

闻言,刘娥顿时心中一动。</p>

此法倒是可取。</p>

反正试一试,也不花什么心思。</p>

“大兄,心中可是已然有了人选?”</p>

刘美微微一笑:“泾王之子允初和官家年纪相仿,且性格淳厚,又有血缘之亲,娘娘觉得如何?”</p>

“允初?”</p>

刘娥低声念了一句,这个提议倒是很合适。</p>

“不错,允初确实是上佳人选。”</p>

“林……”</p>

另一边,眼看刘娥准备招林氏进来,刘美连忙阻止道。</p>

“娘娘,且慢。”</p>

刘娥面带疑惑的瞧了刘美一眼,见状,刘美解释道。</p>

“其实,我还有一个建议,娘娘何不将允初收养在禁中,悼献太子之事,不得不防啊。”</p>

此话一出,刘娥深深的看了刘美一眼。</p>

显然,她听出了刘美的言外之意。</p>

正是怕什么,来什么。</p>

刘美果然正如她所想,动了不该动的念头。wap.</p>

只是,刘娥也不知怎么地,并没有直接呵斥对方,也没有直接拒绝刘美的提议。</p>

反而生出了收养赵允初的心思。</p>

只是,收养一事可不是她独自就能决定的。</p>

此等大事,必须和两府大臣一起廷议。</p>

半晌,刘娥扶了扶额头,神色疲惫道。</p>

“吾有些乏了。”</p>

“娘娘,臣告退。”</p>

刘美很有眼力见的提出了告辞,该说的,不该说的他都说了。</p>

至于,太后未来会怎么做,便不是他能置喙的。</p>

即将离开宫城的时候,刘美回头朝着远处的大庆殿看了一眼,然后便头也不回地向着宫城外走去。</p>

宝慈殿。</p>

回到寝宫之后,刘娥左思右想,沉吟许久,仍然没有下定决心。</p>

要不要收养赵允初?</p>

此事,可不是她想,便能做到的。</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