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万界之大拯救 第十七章 天意如此?

>

雷允恭向刘娥请安后,他便马不停蹄的出了皇城,往永安县赶去。</p>

回去的路上,他没有察觉到任何异常,太后娘娘还是宠他的,甚至许诺他未来将皇城司交给他管辖。</p>

前不久,雷允恭曾借助丁谓,希望谋得管勾皇城司的差事,只是缘于他提拔太快,资历太浅,最终没能成功。</p>

接下来几日,雷允恭满身的干劲,凡是他管辖范围内的事,事必躬亲,务求做到最好。</p>

期间,蓝继宗向中书提交的议案也得到了两府大臣的认可。</p>

邢中和的选址,通过了!</p>

当消息传入宫内,刘娥是又喜又忧。</p>

喜的是计划可以照常进行,忧的是等她死后,只怕无颜去地下见先帝。</p>

是的。</p>

短短几日,刘娥已然下定决心。</p>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难得遇到如此绝佳的机会,她不想放过。</p>

即便她日后也会葬在定陵。</p>

这一日,判司天监邢中和忽然找到雷允恭。</p>

司天监的职权虽然不高,但毕竟地位特殊,人家一把手登门,雷允恭还是很热情的,丝毫没有摆架子的意思。</p>

只见雷允恭非常热切的将邢中和引至他的帐中,然后又亲自为邢中和点了一杯好茶。</p>

“怪不得今天一早就有喜鹊在帐口萦绕,原来是有贵客临门。”</p>

宋人喜好饮茶,京师中茶坊的店家比酒肆还要多。</p>

不过和后世的饮茶方式不同,宋人喝茶是先将茶叶研成末,然后注入少量沸水,将茶调成糊状。</p>

最后再注入沸水,同时用茶筅(点茶的工具)搅动,以此生成形色各异的图案。</p>

雷允恭是此道高手,只见他有条不紊的洗茶、炙茶、碾茶,他的速度并不快,但看起来却是非常赏心悦目。</p>

不一会,就到了点茶的环节,雷允恭忽然加快了速度,茶汤色泽慢慢变得纯白。</p>

“邢判司,且饮此茶。”</p>

看到一轮明月赫然映在茶汤之上,邢中和果然抚掌赞道。</p>

“雷押班不愧是此道高中,好茶!”</p>

“好茶!”</p>

紧接着,邢中和轻轻抿了一口茶水,然后直接道明了来意。</p>

“今日登门,实有要事。”</p>

“何事?”</p>

邢中和缓缓道:“昨日我探陵时发现一处更好的位置,大约是在堂(墓室)地百步之上,那里风水极佳,似极秦王墓,宜多子多福。”</p>

听到这话,雷允恭心中一喜,太祖、太宗的子嗣都很多,到了先帝,子嗣反而少了起来。</p>

先帝子嗣中,除了官家之外,其他子嗣全部夭折。</p>

因此,雷允恭一听新堂地宜多子,他连忙追问道。</p>

“如此,何不用?”</p>

“唉。”</p>

邢中和叹了口气,面露难色道。</p>

“新堂地风水自是极佳,只是石下恐有水。”</p>

水?</p>

一听到这个字眼,雷允恭立刻想起了那个被他丢到一旁的锦囊。</p>

遇水则开,三思而后行!</p>

难道是应在了此处?</p>

念及至此,雷允恭的后背瞬间沁出一层冷汗。</p>

官家……官家竟有鬼神之能?</p>

不,不是鬼神之能,官家乃是承天之命的天子,当有未卜先知之能!</p>

官家让我三思,许是此事藏有风险?</p>

有水!</p>

新堂地之下,必是有水的!</p>>

官家正是卜算到了这一点,方才特地派张茂则通知自己。</p>

是了!</p>

官家硬是算到了,然后不忍看到先帝梓宫(棺椁)有水淹之患,所以提醒了他。</p>

同时,官家也把这项功劳送到了他的面前。</p>

一念及此,雷允恭顿时有了主意。</p>

“邢判司,依我看,不若这样,既然新堂地更好,不如你我二人一起去蓝都知那里汇报一声。</p>

然后,再同时挖下两处堂地,若新堂地出水,则用旧堂地,若新堂地没问题,便用新堂地。”</p>

听到这话,邢中和有些意外,这和预料中的反应不一样啊。</p>

雷允恭不是贪功之人吗?</p>

怎会愿意将这样的大功拱手让与他人?</p>

不过,意外归意外,邢中和还是很快的给出了反应,只见他一脸恍然道。</p>

“此策甚好,甚好。”</p>

雷允恭点头道:“择日不如撞日,今日蓝都知恰好在营地,邢判司,你我一起过去如何?”</p>

“好。”</p>

旋即,两人一起去了蓝都知的营帐。???.</p>

得知新堂地风水更好,蓝继宗也被惊动了,连忙遣人将消息分别传至中书和禁中。</p>

子嗣不昌的事一直困扰着先帝,如果新堂地真的和汝州秦王墓一样,对国朝可是一件天大的好事。</p>

如今官家年幼,尚看不出什么,但秦王子嗣繁盛是众所周知的事实。</p>

至于秦王子嗣昌盛的原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是秦王墓风水选的好。</p>

中书。</p>

政事堂。(宰相办公的地方)</p>

当丁谓收到陵上传来的消息,立马召集了两府大臣和山陵五使中的其他几位。</p>

(山陵五使是文官治丧团队,分别是山陵使丁谓,礼仪使李维,仪仗使薛映,卤薄使晏殊,桥道顿递使吕夷简)</p>

不多时,几位朝廷重臣相继来到政事堂。</p>

经过大半個时辰的讨论,众人一致认为雷允恭和邢中和的方案很不错。</p>

虽然同时开挖两处堂地,耗费会大一点,但相比于这点开支,荫庇子孙这一点明显更加重要。</p>

宫城。</p>

宝慈殿。</p>

刘娥收到蓝继宗的传信,心中难免有些失望。</p>

雷允恭的方案,很好,有两手准备。</p>

然而,这对于刘娥的计划却不是一件好事。</p>

如果按照雷允恭的方案执行,即便日后先帝的陵寝出了问题,责任也怪不到雷允恭的头上。</p>

同时,也怪不到丁谓头上。</p>

如此一来,刘娥想要打击丁谓党羽的谋划,十有八九要落空了。</p>

刘娥走到窗台边,怔怔的看着远处的天空。</p>

‘难道这是天意?’</p>

‘是先帝的指引?’</p>

如果不是天意,雷允恭怎会悬崖勒马,主动交功劳让与他人?</p>

像现在这样,可不像雷允恭的作风。</p>

贪功冒进,利令智昏,才是他的本性。</p>

“娘娘,中书那边递来一份加急的劄子。”</p>

这时,林氏的声音忽然在刘娥的耳畔响起。</p>

刘娥从林氏的手中接过劄子,迅速的看了一遍其中的内容。</p>

半晌,她幽幽一叹。</p>

既然天意如此,也只能另寻他法,且让丁谓再得意一阵。</p>sxbiquge/read/8/83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