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崛起 第一千八百二十二章天灾人祸

>

[[另一边。</p>

孙福连轨道马车都没有乘坐。</p>

直接策马一路疾驰,没消片刻的功夫就到了东华门附近。</p>

因为兵仗局之前就在宫中的缘故,所以孙福的身上是有进宫的腰牌的。</p>

故而他也无须奏请等到通行,直接拿出令牌就进入到了皇城之中。</p>

但是。</p>

再往里走。</p>

尤其是去乾清宫。</p>

这就不是他这个兵仗局腰牌能管事的范围了。</p>

在到达乾清宫宫门处的时候,他就被把守宫门的禁军们拦了下来。</p>

好在。</p>

这兵仗局在宫中的地位,众人吾不知晓。</p>

把守宫门的禁军在看到是兵仗局的主事后,直接找来当值的公公,两人一番沟通后,这名小太监快步朝着乾清宫跑去。</p>

……</p>

乾清宫中。</p>

朱厚照正在那里批阅着奏章。</p>

亏得他之前还以为,有了内阁和司礼监的帮衬,自己的活计应该会少上一些。</p>

可是哪想到,这奏章几日不看,就又积攒了一大堆。</p>

现在的朱厚照,还没对这件事情产生烦躁的心理,所以一有空就坐在龙案旁慢慢批阅。</p>

而也正是通过这一张张的奏章,让他明白现在的大明,也并不似自己之前想象的那般美好。</p>

河堤缺口。</p>

大旱欠收。</p>

天灾人祸。</p>

等等等等。</p>

无数的事情,发生在大明的各处。</p>

也正是这么一件件事情,为朱厚照拼凑出了整个大明的模糊样貌。</p>

虽然说。</p>

朱厚照并非五谷不分之辈。</p>

之前前往山西和江西的经历,也让他见识到了这个时代百姓的疾苦。</p>

他曾经以为,这就已经是看尽人生百态了。</p>

可是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还是有点草率了。</p>

现在他才知道。</p>

他去往山西以及北上的这一路,虽然是经过了西北贫瘠之地。</p>

但西北现在是什么样子,达延汗之前的长期犯边,早就已经让生活在这里的百姓十不存一。</p>

要么在达延汗一次次的犯边过程中惨死。</p>

要么是在一次次旱灾和天灾面前,成为了流民,继而天下沦落。</p>

要么就是那些边军的家眷,虽然不说衣食无忧,但最起码还是能保证不饿着肚子。</p>

而去江西平叛宁王那一次。</p>

期间所经过的地方,大多也都是在运河附近。</p>

即便江西稍显贫瘠,可他去的南昌也是在鄱阳湖的边上,也算是物产丰饶之所。</p>

就这些地方,虽然不说是整个大明百姓生活条件最好的所在,但也绝对在中等偏上的水准上,真正贫瘠的地方,他还是没有接触到。</p>

也就是在这批阅奏章的过程中,他看到了曾经没看到的种种。</p>

初始他还以为这都是地方官员故意摆烂,以求能得到免除税赋,也或者其他支援的说辞。</p>

可是在当他问了两位阁老和几位尚书大人后,甚至为此他还特意调派厂卫过去实地暗访了一番,最后得出的答案,让朱厚照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接受。</p>

他以为大明百姓富足。</p>

结果最后得出的答案仅仅只是他以为而已。</p>

民间的疾苦依旧存在。</p>

百姓衣不蔽体者天下还有。</p>

甚至那四处流转的难民,仍然还没有找到归处。</p>

天下的形象,瞬间在朱厚照的眼中变了模样。</p>

也正是因为知晓了这些,所以以往好动的他,才能静下心来老实的坐在皇宫之中,如当初的弘治皇上一般,仔仔细细的批阅着这一道道的奏章。</p>>

眨眼间。</p>

又是一封奏章看完。</p>

朱厚照看着手中这张来自湖南的奏章,一脸的沉重。</p>

长江,又决堤了!</p>

数以十万计的百姓无家可归,无数的难民正在等待着朝廷的救援。</p>

朱厚照眉头紧锁,在奏章的最后一页下达批复之后,冲着身后呼喝道:</p>

“萧敬!”</p>

“奴婢在!”</p>

“马上派人将这封奏章送到内阁,命两位阁老即刻调派救援事宜。”</p>

“同时相邻行省即刻调派人手和物资前去救援,谁若是在这件事情上办事不利,朕抄他的九族!”</p>

“奴婢遵旨!”</p>

萧敬听到朱厚照的呼喝。</p>

即便明白这话不是冲自己说的,但还是被吓得身体一颤,慌不迭接过奏章后,赶紧安排小太监前去。</p>

呼……</p>

朱厚照心情沉重至极。</p>

一时之间也没了继续翻阅下去的心思。</p>

整个人的思绪,已然全部飞到了湖南那遭受水灾的所在。</p>

心疼!</p>

难受!</p>

还有一丝丝的自责!</p>

自己应该是可以做些什么的,不能这般只是旁观下去。</p>

河堤决口!</p>

那自己修建河堤就是!</p>

大不了,自己也想办法修建出一座水库,用以缓冲水灾所带来的危害。</p>

不过。</p>

修建河堤还有可能。</p>

但是这后者,也就只能想想罢了。</p>

要知道。</p>

即便是在未来,那水库也是世所罕见的大工程。</p>

就凭自己现在这点三瓜两枣,想要成事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p>

不过。</p>

条件差有条件差的办法。</p>

自己既然不能修建大规模的水库,那就想办法将现有的河道修缮,让他更加宽阔!</p>

奶奶的!</p>

应该可行!</p>

这样一来,没准可以大大减轻现有河堤的压力。</p>

朱厚照想到这里,原本失落的瞳孔之中再次闪现除了光芒,当即传旨道:</p>

“来人,传工部尚书李鐩,另外再让他带一个善于治水之人过来!”</p>

“奴婢遵旨!”</p>

萧敬躬身接旨,快速将旨意传达出去。</p>

朱厚照看着小太监快步跑出大殿,眉头微皱之余,思虑另外一件事情。</p>

修河堤,那自是不能再如之前那般草草了事。</p>

既要快,又要结识。</p>

而这最好的办法,就是采用水泥。</p>

这东西,朱厚照倒是记得所需要的材料,唯一的困难,估计也就是在研磨和配比上了。</p>

朱厚照想到这里,当即再次出言呼喝道:</p>

“来人,去西山皇庄,将孙福给朕召来!”</p>

“奴婢遵旨!”</p>

萧敬躬身一礼,转头就朝着身后的小太监交代。</p>

可是他的话语还不待说完,一名小太监从殿门口快步跑进了殿中,轻轻跪倒在地的同时,拱手冲着朱厚照奏禀道:</p>

“启禀陛下,兵仗局孙福孙主事,在宫门外请求觐见。”&gt;</p>sxbiquge/read/9/95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