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崛起 第一千七百五十九章登基开始

>

围观的众人。</p>

在听到孙福的话语后,纷纷让开道路。</p>

而刘二在这渐渐出现的道路中,一脸激动的朝着孙福走去,临到近前躬身一礼,谄媚笑语道:</p>

“大人。”</p>

孙福颔首,皱眉问道:</p>

“我问你,你刚才在拽着马车的过程中,有没有感受到什么重量的变化。”</p>

“比如说,最开始的时候,就是那十来个人刚刚松手的时候,你会感觉很轻松,但是随着你一个人慢慢向前拽,这马车的重量也会一点点增加,有没有这种感觉?”</p>

嗯?</p>

众人闻言,齐齐侧目朝着刘二望去。</p>

说实话。</p>

众人也好奇,这一個人拉动如此巨大的马车,到底是什么感受。</p>

而就在众人的注视下,刘二皱眉回忆确认之后,方才对着孙福拱手一礼,回答道:新笔趣阁</p>

“禀告大人,小的在拉拽的过程中,并没有这种感觉,不知道是因为这轨道不够长的缘故,还是说小的感触不深的缘故,反正在刚才小的并未感觉到太大的差异。”</p>

“可以说自始至终这重量几乎都是一个样,没什么的太大的差别。”</p>

话音刚落。</p>

孙福已经重重呼出了一口浊气。</p>

差别有没有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差别可不可以察觉。</p>

若是这么短的距离,就能感受出明显重量变化的话,那后续即便是用马车拉动,那也要多多考虑马匹的耐受能力。</p>

而若是这差距没那么明显的话,那也就说明,在一定意义上,殿下这轨道马车的想法是可以成功的。</p>

旁的不言,眼下这半成品,其实就已经是个实例了。</p>

但。</p>

仅仅这样还不够。</p>

首先,马车因为制作匆忙,再加上之前没有过类似经验的缘故。</p>

其间好多地方,在制作完成之后,就已然察觉可以有优化的可能,所以,眼前这辆用来当做试验车可以,但若是就此定型,那还有些言之过早。</p>

其次,经过这次试验,既然基本确定了轨道马车的基本构成,轨道若是能满足接下来的诸般测试,那它就已然具备了大规模生产的可能,再加上这轨道马车又离不开铁轨的缘故,孙福已经打定主意,请旨将兵仗局所属转移到西山皇庄之中。</p>

在那里。</p>

地方足够他们施展不说,人力也算充沛。</p>

一旦真需要做点什么的话,只要去找一下谷大用,后面的诸般事情都可以解决。</p>

而且更为重要的一点是,届时在西山皇庄,马车可以直接在轨道上面施工,一旦建成之后可以直接顺着铁轨走出来,而不似眼前这辆一般,做是做出来了,但也仅仅只是在院落里面看看而已,想要出去的话,没有足够的轨道,那基本就是一个妄想。</p>

即便你可以让那铁轮子压着石板路出去,但出去了又能如何,铁轮子经过那么磨损之后,后续即便再走上铁轨,也会对铁轨造成损害。</p>

所以。</p>

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西山皇庄之中,直接一步到位。</p>

孙福想到此处,在交代完一众工匠,让他们确定是否还有继续优化的部位。</p>>

至于他自己,则是直奔乾清宫,跑去找太子殿下请旨去了。</p>

……</p>

两天后。</p>

天刚蒙蒙亮。</p>

皇城内外已经有无数道人影开始忙碌起来。</p>

最先行动的,是礼部及二十四衙门所属的诸处部门。</p>

司设监准备御座,陈至于奉天门,钦天监所属已经接连几日不断观察天象。</p>

另一边,尚宝司开始着手准备登基诸般仪式所需的设施设备,教坊司也已经做好了相关仪式和配乐的准备……</p>

为了这一天,无数的衙门和人力,从弘治皇上大丧之后就开始着手准备。</p>

二十七天的时间里,太子殿下在宫中守孝,而他们则是昼夜不息,抓紧的为这场登基大典做着诸般筹备工作,以期能在登基大典这天,将最好最完美的成果,展现给新登基的君王。</p>

宫门外。</p>

无数文武官员在寅时刚过之后,就已经陆续赶到。</p>

除了不想错过这盛大的典礼之外,更为主要的是,众人不想因为来的晚了,被人误解为是对新皇不满。</p>

所以,几乎所有的文武官员,在寅时刚刚过去一半的时候,就已经齐聚午门门前,所有人满面激动亢奋,看不出丝毫困倦的模样,目光更是不时朝着东方的天空望去,以期能早点见到黎明,好能掀开大明王朝新的一页。</p>

文武百官之中,若说谁最忙碌,那貌似除了礼部所属之外,就没有旁人了。</p>

登基大典是个盛大的节日,礼部的职责本来就是如此,所以这几日的他们,也是分外忙碌。</p>

不过。</p>

好在还有宫中的二十四衙门替他们分忧。</p>

宫中的诸般礼仪所需,除了一些事情需要和礼部官员商议如何安置外,剩下大多数的事情,内监那边自己就可以解决了。</p>

毕竟,即便是要举行登基大典,但是宫中的安全,依旧是所有行为不能逾越的存在。</p>

礼部官员可以进来指挥协调,但也是要在内监和禁军的掌控之下。</p>

想要呼啦一下子跑进来一堆的礼部官员吏目,那基本就是妄想。</p>

而现在。</p>

已经完成诸般事情布置的礼部众人。</p>

如今也和一众文武百官一起,静静的站在午门之外,等候着宫中的旨意。</p>

就在众人窃窃私语,对未来充满憧憬的时候,午门的掖门突然打开了一道小缝,紧接着一道身影从那缝隙之中钻了出来。快步跑到权臣面前后,高声召唤道:</p>

“殿下有旨,两位阁老和礼部尚书王华大人何在?”</p>

“微臣在!”</p>

“微臣在!”……</p>

被这小太监点到名字的刘健等人,纷纷从自己的轿子之中走了出来,对着小太监拱手一礼后,以示敬意。</p>

当然,区区一个小太监,并不值得几位大人如此。</p>

他们之所以如此放低身段,只是因为小太监最先说是的那句‘殿下有旨’而已。</p>

若是没有这句话语在那,你认为堂堂的大明阁老和尚书大人,会对一个卑微的小太监,如此谦卑客气吗?</p>sxbiquge/read/9/9531/ )